冯友兰的愤懑与张继的沉寂
点击 “文化影响力”可以关注哦
冯友兰“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
冯友兰的愤懑与张继的沉寂
文|李青友
曾有一段时间,人们谈“专家”色变, 似乎某个事物一经专家之口,就变得非常复杂——而就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专家”很容易撇开大众视角、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把搞错结论,愚弄受众。而受众呢,也不全都是傻子,他要反其道而行之——把复杂问题再次简单化,用常规思维对所谓的“专家”结论进行必要的“矫枉过正”。这一来一去是耗时的,但这些情况却是周期性地出现的,可谓是社会顽疾。于学而言,笔者不揣浅薄,谈谈冯友兰的愤懑与张继的沉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到云南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两年后,应校方要求,冯友兰先生为“西南联大”写了一首校歌——《满江红》: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本是无争议的事情,却在1980年被人公开发文置疑。愤懑的冯友兰为了澄清事实,便求助于当年的同事和校友。结果很明确:一是,朱自清日记中说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是冯友兰。冯友兰和朱自清都是校歌制定委员会的成员,况且成员仅有五人,日记该不会出错;二是,原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王力和原联大哲学系教授沈有鼎也分别出函证明联大校歌的词作者是冯友兰。话已至此,问题很简单,证据很清楚,本该戛然而止,但实际上对冯友兰为校歌作者的否定持续了二十年。在这期间,有人甚至拿出1950年代人物写的文章来推翻最初的证据,完全抛弃核心材料,追求边缘材料。直到2001年,一位叫翟志成的青年学者,才更加充分地证明了冯友兰才是西南联大校歌的真正词作者。从此,一个曾经的简单问题,在极尽复杂之后才回归了简单。
无独有偶,再谈一个唐代诗人张继的籍贯问题。
人们都熟知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但未必熟知张继的籍贯,这是个沉寂了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张继身处安史之乱的乱世,记载不多,宦游不显;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个资料文献认知问题。
关于张继的籍贯,确实有不同记载。《新唐书·艺文志》集部别集类著“录张继诗一卷”下注其为“襄州人”。以此为据,之后的《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全唐诗》等,都沿袭了此观点。如果没有其他材料,那张继的“襄州”籍贯是成立的。但偏偏有独孤及《唐故扬州庆云寺律师一公塔铭并序》(《毗陵集》卷九)以及《宋高僧传》卷十五《唐馀杭宜丰寺灵一传》,这两篇文章中都称“南阳张继”。而襄州与南阳虽为近邻,但实属两地,互不牵扯。独孤及与张继为同时代人,并且张继与皇甫冉交契至深,而独孤及则曾应皇甫冉之弟皇甫曾之请,为皇甫冉的文集作序( 见《毗陵集》卷十三《 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独孤及对张继当有所了解。因此傅璇琮先生认为,应该依据独孤及文与《宋高僧传》,张继的籍贯当为南阳。
张继的籍贯为南阳,这是张继同时代的“熟人”记录下的,比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等记载要早得多,可信度要高得多。但有的学者却从刘长卿吊张继的诗“故园荒岘曲,旅榇寄天涯”中找出有理由,认为“岘曲”就是襄州的“岘山之曲”,“故园”就是家乡。“岘山之曲”这在语法上是讲不通的,只有河曲之说,并未有山曲之说。另外,在姑苏城西南的古吴兴县也有岘山,这个岘山的得名早于张继半个世纪。“枫桥夜泊”的张继是否在吴兴县岘山一带的庄园曾有所寓居虽语焉不详,但故园确实有“园囿”的义项也是应该慎重考虑的。
冯友兰的校歌著作权和张继的籍贯问题都是相对简单的,本来无关异议,只要抓住核心材料,摒弃边缘材料,就能离真实越来越近,而不能用“专家式”的思维,搞得太复杂。
参考文献
翟志成.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考辨,2001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
杨府.历代南阳作家作品选.香港讯通出版社,1993
湖州府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文化影响力 传播文化的力量
长按二维码3秒,识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