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诸葛亮和偶像管仲,都有一段南阳经历

文化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 2022-03-29


作者/风行卧龙

首发/文化影响力


年轻时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经常“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和乐毅都是青年诸葛亮的偶像。


在诸葛亮时代看历史,管仲和乐毅确实是比较厉害的角儿。管仲,辅佐齐桓公,使其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首;乐毅,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齐国70余城,战功赫赫,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管乐并称,诸葛仰慕。特别是管仲,他的历史功绩不一般。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正是因为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才捍卫了华夏文明。


和诸葛亮一样,管仲也有着南阳经历。不过,有别于诸葛亮的“躬耕”,管仲在南阳是经商的。


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管仲与鲍叔牙曾一起在南阳经商。这两个人合伙做生意,赚的少赔得多。两人分利润时,管仲总是多拿多占,鲍叔却原谅他,认为他是家里穷,多分点无所谓。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可能就干不了小生意,管仲与鲍叔牙的南阳小买卖最终做不下去了。


管仲担任齐相之后,他的商人思维还是非常明显的。他在富国强兵、改革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筹取财用,不择手段。比如,管仲开办“女闾”。女闾就是妓院,管仲以国家名义开办妓院,筹取财用,这是被历代所诟病的。


和管仲相比,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的经济政策值得特书。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自己的亲身体会,使他有着深刻的农本思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这是诸葛亮农桑观念的体现,不管官职如何高,重农思想不能忘。


农业是根本,纵观诸葛亮的从政经历,他从来不忘农业之本。诸葛亮总揽蜀国军政事务后,他首先提出“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劝分务穑,以阜民财”的政治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在南中平定后,他在该地区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命人教打牛以代刀耕”,使西南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北伐时,他多次提出并实行“休士劝农”,“分兵屯田”的政策。史载,诸葛亮“曾派5000人到汉中屯田。诸葛亮还重视都江堰水利设施,特设堰官,派1200多人常年驻扎堰区,精心维护管理。


诸葛亮晚于管仲900多年,却都有一段南阳经历。


一个在此经商,一个在此躬耕;一个成为齐相,一个成为蜀相;一个襄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一个鼎力刘皇叔建立蜀汉政权。他们都经历了卑微到尊贵,享受了庙宇香火,得到了后人的肯定。他们在南阳的不同经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执政作为,也让我们看到社会发展中务本重实和经济至上理念的本质区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