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纷乱的三国里,诸葛亮却是节俭的典范

文化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 2022-03-29


作者/李青友

首发/文化影响力


三国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是一个“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往往呈现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铺张场面,因为明天和死亡不知道哪个来得更早。


但是,三国的大佬们却都很注重节俭。


先说曹操。曹魏政权占据着相对富庶的北方,有条件奢侈,但事实却相反。据记载,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薄取温,无有缘饰”。曹操不仅在个人生活方面提倡节俭,他的衣服十余年也不换新的。在曹操的影响下,曹魏政权上上下下以节俭为时尚,形成风气。


东吴的孙权也是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据记载, 孙权“笃尚朴素,服不纯丽,官无高台,物不雕饰”,他的这些厉行节俭的做法影响很大,和曹操有一拼。


也许,史家之笔有为尊者扬抑的嫌疑,但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节俭的典范,却是被广泛认同的。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开篇即说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他强调生活节俭是培养美德的重要途径,这是箴言更是真传。他深切地知道,如果不以节俭来淡泊欲望就难以坚定志向,毕竟“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立德立人,要从“俭”做起,可见“俭”在诸葛亮立身中的地位。


作为蜀汉政权重要的掌权者,诸葛亮得到的赏赐和俸禄是相当惊人的。《三国志》记载,刘备攻取益州后,在成都封赏功臣,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都得到了最高一等。这四个人得到的封赏是“金各五百斤、银千斤,五铢钱五千万,锦千匹”。有人估算了一下,每人的封赏大概是7000万元人民币。


与这种巨额收入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诸葛亮和他的家人厉行节俭,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诸葛亮临死前,在写给蜀后主刘禅的奏章中,公开了自己的财产——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除此之外,别无余财。这些貌似很多的生产资料,于开府办公、维系众多开支的诸葛亮而言,还是杯水车薪。


诸葛亮曾向刘禅剖白心迹,说:“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后来诸葛亮谢世,“及卒,如其所言”。


作为蜀汉政权的灵魂人物,诸葛亮的家人到连一身多余的衣服都没有;诸葛亮临死,仍不忘节俭之道,嘱托薄葬,曾留下遗言:殓以时服,无葬金银。


在诸葛亮的提倡下,蜀汉政权上下以节俭为荣,形成了一种良好风气。蜀汉名将姜维,身居要职,位在群臣之右,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尚书费袆, “家不积财”;出使东吴的邓芝,为将二十余年,不治产业,妻子儿女也不免受饥寒之苦, “死之日家无余财”。可见,蜀汉政权的节俭之风已深入人心。



诸葛亮的厉行节俭的观念,固然有时代物质匮乏的因素,固然会源于他“躬耕南阳”的艰辛体验,但又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东汉中后期,统治者生活日益骄奢淫逸,挥霍无度,造成官吏贪污成风,朝廷卖官鬻爵,最终导致了社会动荡、国家覆亡。诸葛亮时常为后汉的倾颓而“痛恨桓、灵也”。作为延续汉朝国祚的蜀汉政权,厉行节俭自然是从东汉的教训中总结出来并践行的。


成由勤俭破由奢。“俭”是诸葛亮修身的重要发轫。从“俭”出发,靠着儒家的光晕,一轮一轮外延,诸葛亮达到了“修、齐、治、平”的水准,几近完人,备受崇拜。


厉行节俭,是诸葛亮留给世人重要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李青友,河南南阳人,南阳诸葛亮研究会理事、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等。作品散见于《中华文化画报》(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文化与产业》《法律与生活》《消费日报》《老人春秋》《十堰作家》《躬耕》《河南经济报》《郑州晚报》《南阳日报》等。部分社科论文被全国联会论文集收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