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沿黄公路建设纪实之二

2017-06-21 老虎团

众志成城 攻坚克难

沿黄项目部自2015年10月正式进场以来,于2016年元月份完成便道和工区临建,2016年3月中旬开始进入全年无休的大战态势。管段内37座大中桥386个钻孔桩,569片预制梁,因地形限制和运输等原因,箱梁和板梁采用集中预制,50米T梁采用桥头预制的方式设置。钻孔桩是灌柱桩基础,全部采用人工开挖。

桥梁中施工难度较大的有张家沟大桥、那沟大桥和老吉坡二号桥,这三座大桥桥长不大,但都在陡峭的山体上,四面都是绝壁,三座大桥墩柱都是薄壁空心墩,墩高69.5米和62米之间,而且紧贴悬崖,现场没有工作平面。建设者在路基标高面上修环形便道,对于机械设备的工作面,他们采取以点到面再到线的形式来开设工作平台。对于钢筋笼吊装,每节钢筋笼重4吨,因长度和地形限制,却要用50吨吊车来进行吊装。

整个施工现场地无三寸平,为节省占地,一工区把两个梁场优化为一个,同时设置了一个存梁区,制、架设梁板117片;二工区要完成116片梁和35片T梁的制、提、运、架任务;三工区设置梁场一个,制、架设梁板336片。

如紧邻张家沟大桥的制梁场只有长260米,跨度为12米,坡度为0.4米,而每片T梁宽1米、高2.8米、长50米、重220吨,这样一个迷你场所,除了放置制梁设备、制梁材料和制梁,其他什么也放不下,更无法存梁,每打完一片梁就得赶紧运走,架到桥上去。而要使这片T梁运到330米远的大桥上去,就得用吊车和龙门吊来回倒多次,花上2-3个小时才能到达桥上,而制梁拆下来的模板又将开始重新“搬家”,设备都是“大材小用”,无法完全利用。一个看似极其平常、可以一气呵成的动作在这儿都要分拆成N个更细更小的动作来完成,就像一个汉子拿着一根棒针去绣花一样,有力使不出。



目部自2016年3月进行全面施工以来,各项工作都步入正轨,施工也扛起了顺风旗,然而7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持续大暴雨却打乱了项目部所有计划,含辛茹苦建起来的便道和栈桥大面积被水冲毁,最让项目经理赵建平揪心的是二、三工区受灾严重,特别是二工区所有进出工区的道路都被阻,生活物资运不进去,大水把工区饮用水全部污染,二工区职工+8个施工队近300余人面临断水断粮的绝境,一场紧急救援行动在项目部接力展开了。

向右滑动查看图片

项目部用小车将30桶纯净水、50袋米、50袋面、10桶油紧急送往二工区,但是到凉泉沟后发现积水很深,便道受损严重,小车根本过不去,情况紧急,时间就是生命,他们必须和时间赛跑。救援继续由一工区接力进行,挖掘机在前开路,装载机扬起翻斗装满“粮草”继续向前,在离二工区还有100余米的便道全部被大水冲毁,洪水凶猛,装载机无法继续向前。接力只能继续,此时二工区出动吊车,把吊车大臂伸平探过洪水区,由人行走在大臂梁上进行食物运送,再由人背着回工区,在项目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粮草”顺利平安地送达二工区。职工和合同工从这次救援中看到了企业的实力,项目班子的魄力,更加坚定了自己跟随这个队伍干的决心。

沿黄公路地势凶险,条件恶劣,在这种条件下每个建设者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要高度配合才能确保完成任务,同时也能保护自己和他人。


对于从事测量工作的技术员来说,他们是荒山野岭的拓荒者,为了布桩和精测定位,他们背着二十多斤重的测量仪器和GPS,手上拿着斧头、柴刀砍伐杂草为自己和同伴开辟道路,一边还要用长棍驱赶蛇虫,山势陡峭,他们还要手脚并行进行攀爬,一天下来要翻越几个山头,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山里的气候如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刮风下雨,一会儿又掉冰雹,一旦遇上这样忽变的天气,危险度就更大。

1994年出生,去年毕业于甘肃九泉职业技校的测量工李光耀是一个能吃苦、爱学习、上手快、能力很强的小孩,去年8月15日,他和其他三个工友两两一组分两个点去放线测量,忽遇大冰雹,3分钟后又下起了大雨,山上路很滑,他和一个工友背着5公斤重的GPS,徒步从悬岸爬过去放线做定位测量,大雨来临之际,他赶紧把GPS仪器上的电池取下保存好,以免电路进水而烧坏仪器。雨越下越大,路滑再加上灌木茂盛,他和另一工友迷路了,来回走了多次花了几个小时才找到准确位置,此时他们自己已经很疲惫,但是为了其他两位工友,他们站在原定的地段等,后发现二工区一名测量人员因脱水倒下,他们及时求助于附近的施工队,找人用摩托车将病人带回工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16ccn5mv&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未完待续)

龙艳、徐辉、赵月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