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视频改变世界:2016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洞察报告
9月10日,合一集团在北京召开主题为“为合而来”的开放生态大会。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于现场发布了《2016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洞察》(以下简称《报告》),通过2016年上半年对于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的观察,有以下重要发现。
(第一财经新媒体公司总经理黄磊在现场进行报告解读)
视频已成为文化娱乐的核心载体
随着“互联网+”的进程不断深化,BAT在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的布局愈发全面,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已逐渐形成“内容-渠道-变现”三个层次的完整商业生态闭环。CBNData《报告》显示,互联网视频连接多元内容形态以及包括VR在内的新技术将为中国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的规模化收入增长带来新机。
在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五种中国国民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应用中,《报告》显示网络视频是增长最快的应用类型。这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展密不可分,移动端使用碎片化的趋势明显,也与视频较图片和文字能更直观地提供信息内容相关,人们越来越偏好立体化地接受信息方式。包括时下最为流行的短视频、VR、网红、直播都赖以视频作为核心介质而走红。能连接整个互联网泛娱乐生态的视频,正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载体。
2016年是视频创业爆发年
2016年作为视频创业的井喷期,整个在线视频行业显现出以下三大趋势:移动化,社交化与生活化。
CBNData《报告》显示,移动技术的不断革新,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也让人们摆脱网络与环境的限制观看视频。弹幕功能的出现和巨大吸引力,让人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能有更多的交互以及社交场景,逐渐成为了人们看视频的习惯。而且,视频的分享以及粉丝之间的活跃互动也增加了粘性,同时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构建了良性而有效的圈群互动,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社交入口。短视频、直播的爆发让人们可以方便随时记录与分享生活片段,让视频更为生活化,并且其商业化潜力也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红人、企业尝试通过直播完美链接娱乐以及电视购物。
视频可挖掘的各种机遇,也让更多的创业及创作者加入进来。同时,文娱产业受到政策层面的重视和支持,资本不断涌入。CBNData《报告》显示,根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文创行业共有196家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其中影视类占比30%,视频直播类占比21%,动漫类企业占比16%,以上67%的创业企业均为视频相关创业者。2016年成为视频创业爆发年。
这些视频创业者创造的大多是网生内容。PGC的内容播放量占比在快速扩张,更多专业视频创业者正在加入网生内容的制作中来。
网生内容提供视频多元化变现途径
广告收入仍是在线视频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自2014年以来,广告收入在总体收入中的占比持续下滑,而增长最明显的是视频增值服务,说明消费者为内容付费的意识逐渐成熟;同时电商,衍生收入等其他的变现途径也在逐渐成长中,可以预见广告以外的收入将成为未来视频变现的主要途径。
Papi酱你肯定还记得,自制网生内容爆红的她已经开始通过视频卖衣服了;红人张大奕通过视频推荐自己的淘宝店铺已经很长时间;日日煮你或许也知道,是一家通过视频为载体,教观众如何制作美食的自媒体,他们开始对接大型电商平台做食材导购了……
电商或电商结合其他模式将是未来主流的变现模式,可能成为下一个垂直领域创业者的风口。利用圈群效应,通过视频吸引粉丝到电商平台购买视频相关商品是典型的电商导购。目前,众多的红人直播正在利用此途径进行变现。而CBNData《报告》显示,近三成消费者表示观看视频会促进他们的购买,这个市场正在慢慢扩大。
为优质内容付费,也是视频变现的趋势。用户目前更愿为电影和电视剧付费,其中,为自制剧付费的比例也随着内容质量的不断提升而不断提高。
视频成VR内容最受关注领域
CBNData《报告》显示2015年通过各种方式接触过或体验过虚拟现实设备的VR浅度用户在15岁至39岁,总体人群占比达到4.1%,约为1700万人;其中,购买过各种虚拟现实设备的用户约为96万人。VR已被众多行家看作下一个技术革命的重要风口,能为视频行业带来革命,带来全新的内容生产模式。这使得国内巨头纷纷开始对VR内容进行布局,而且将会对整个文娱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更方便大家了解这份改变世界的报告,小编特意做了下面这张长图,带你探索2016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的五大发现!
看完整版报告,请猛戳文末的“阅读原文”
作为国内消费大数据研究的领军者,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长期关注互联网文化娱乐消费发展。同时CBNData也是集数据可视化新闻、商业分析报告、数据自动化终端于一体的战略数据平台,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已陆续发布《中国消费趋势报告2015》、《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2016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2016春节生活方式消费数据报告》、《2016中国美妆消费趋势报告》、《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6进口食品消费趋势报告》、《2016中国智能物流大数据报告》、《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2016上半年中国在线票务平台大数据报告》等100余份年度大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