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不得不说的事儿(深度好文分享)
各位爸爸妈妈,关于即将开始或者已经开始的小学生活,我准备了一些话题,不知你对哪些更感兴趣?如有未列出的,也希望你能提出来。这样在下午有限的分享时间里,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
1.生活及学习环境(包括孩子房间的布置,孩子的节律,如何养成时间观念,两代同住怎么办等)
2.父母与孩子的界限(包书皮,收书包,带东西,削铅笔,穿衣系鞋带,忘带书等)
3.与孩子进行理念与态度的探讨(为何上学,为何写作业,为何考试等)
4.学前班要上吗(或者是否要自己提前学习拼音,算数)?兴趣班越多越好?什么是游戏?
5.家校关系,家长关系(与老师沟通,要给老师红包吗?与家长沟通,集体活动,孩子的小伙伴)
6.写作业时(由孩子决定还是由父母决定?陪还是不陪?如何陪?)
7.要给孩子零花钱吗?如何给?
8.孩子需要做家务吗?如何做?
9.亲子沟通如何通?(孩子说不喜欢某老师,不喜欢某同学,或受欺负等)
10.电视和电子产品是小学生的洪水猛兽吗?
除以上10个话题之外,也邀请大家先开始做一些热身的讨论,这个讨论主题,无论是小宝宝的父母,大孩子的父母,都可以一起说说你的看法。没有对错,只是探讨。
1.你所认为的“学习”是什么?
2.为什么要上学?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合心父母大学堂的每周二公益沙龙。
我家大米常说我唠叨,考虑到群里各位爸爸妈妈在成长阶梯上的位置不同,在今天的沙龙开始之前,我也就先唠叨几句。
经常有一些朋友给我打电话,诉说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烦恼与困惑,今天上午我跟一个朋友通电话时,9岁的大米在旁边幽幽的说:好像你是大师一样……咳咳,我瞬间从大师的感觉中扑通一声掉在地上,摔了个屁墩儿,虽然头脑上不认为自己在说教而是在分享,可是,我选择相信孩子的觉察力。
在个人成长和亲子教育的学习上,这世上没有大师可以给你一贴灵丹妙药,保管治好你的心头之痛。记得有一次在小巫的讲座上,有个妈妈问了个类似于我的孩子不吃饭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小巫直接回答:对不起,我不认识你家孩子。此回答听上去让人很不舒服,但真相,往往就是让人不愿面对。
今天,此时,在这里的你,也许肚子里有一堆的问题,希望能够找到答案。也许对某些问题,你也有着自己的经验和成功心得。但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先邀请大家先把自己的杯子放空,我会先以自己的分享为主。沙龙后面如有还有时间,很愿意与大家共同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
在我看来,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间,我们相遇,能够有某句话,甚至是某个空白,让你开始了一些不一样的思考,这就是本次沙龙的意义之所在。
话题很多,从哪里谈起呢?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家学童的情况。
我家大米今年9岁,开学上三年级。这熊孩子不算本阶段普世价值观下“优秀”的孩子,他从传统公办幼儿园一路上到传统公办小学,是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孩子。所以,如果你想来听听,如何培养一个优秀和成功的孩子,可以绕道,不用浪费时间了。
之所以我今天在这里分享,是因为看到身边太多的爸爸妈妈,孩子优秀也好,普通也好,都是焦虑烦恼的。
尤其是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更是焦虑比较集中的群体。
孩子上学的这两年,家里几位成员间都不拧巴,我也偶有焦虑,但不是主旋律。
首先明确一点,是谁要去上学?
问出这个问题,好像有点莫名其妙,这还用说吗?
可是我看到太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当孩子要去上学了,大人们更兴奋。
很多家庭,在开学前的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氛围已经有了变化。
有些老人在孩子调皮时,可能会说:等到了学校,看老师怎么收拾你!
或者稍微缓和些的,到了小学,可就没这么舒服啦!
现在的爸爸妈妈看过一些书,可能不会说这些话了,他们可能会说:小学很好的,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哦!
那么,即将步入人生一个全新阶段的孩子们,在身边大人的言语中,表情里,到底得到了关于小学的哪些信息呢?
这个围墙围起来的地方,神秘?好玩?有厉害的大人?
有人正面的跟孩子说过,上学,学校,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可能没有,因为我们那时也没人跟我们说,况且,全世界都是这样,到时候,就得上学了呀!
大部分国内的孩子,上学时都是在六周岁到七周岁的年龄,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你跟ta说:读书会给你答案,ta上了两天学,发现没有什么答案,就放弃你这个回答了。也就是说,ta还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或者大部分家长,到了无可奈何时都会说的这句话:我都是为了你好,以后你就知道了。
这个对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龄孩子来说,完全无感。
如果在孩子上学前,或者上学初期,可以跟孩子简单聊聊这个问题,可能会给ta种颗种子。这颗种子,会根据ta自己的体验,开花结果。
首先,什么是学习?这是我们这些做爸爸妈妈需要去学习和反思的问题。
我自己算是半个学霸,在一个教师家庭长大。从小到大,我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把学习学好,其他的都不用管。
所以,我上大学时才开始学洗衣服。成家后好几年都还不会做饭。
现在,不得不承认,这些看似不算事情的事情,还是给我的生活幸福感带来过一些困扰。
当然,前面欠下的,后面还是要补课。
所以,如果你还是把学习理解为“在学校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那么,你需要更新一下你的数据库了
如果,你再多些理解,类似于“德智体全方位发展,琴棋书画样样皆通”,那我也不是太赞同。
根据我这并不算太长的人生经历,和目前的认知来看,学习,除了书本上的知识,生活中太多的机会都是在学习。
就如大家说的,孩子随时随地都在学习。
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把手放进嘴巴里,是在学习。
一岁多的孩子,开始把桌上的东西都往地上扔,是在学习。
如何让自己安全,是在学习。
如何煎个蛋,是在学习。
怎么洗袜子,是在学习。
扫地怎么扫,是在学习。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此第一个话题,希望可以扩开各位学龄父母的视野,先把“学习”这二字的范围扩大。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上学?既是问自己的,也是问孩子的?
这个问题大到可以上升到哲学范畴,但也可以把它看得简单
大米上学没几天,我就问了他这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上学呢?
他当时根据自己几天的小学经历给了我一些似是而非的回答
如果这时你想的是,可是给了我这个家长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那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挫败。
我比较喜欢P.E.T.里那句“分享价值观”
我们每个人有着自己的价值观,虽然孩子是我们生的,但我们却无法把自己的价值观全套照搬到这个小家伙身上
所以,在这时,如果以分享价值观的心态,跟孩子聊几句,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龙应台的一段文字(《亲爱的安德烈》第28封信,建议读原文,而不是微信转发的各种断章取义)。相对于很多的言论,我个人更倾向于她所说的,因为我自己也是有着类似的体会。
太抽象孩子也听不懂,我当时简单说的大概就是:在妈妈看来,有了更多的知识,就会在长大后,要做什么工作的时候,多一些选择。
比如,从没上过学的人,也可以靠着努力去工作,比如做个搬运工。
学过数学的加减法,可能除了搬运工,就可以多一个选择,做收银员。
学得越多,选择就越多。
当然,这并不是标准答案,我也不建议大家拿着就用。
但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坦诚的与孩子,在气氛温馨的时刻,做一些简短的交流,不要冗长,简洁明了即可。(重点在于是你自身真实的体验和体会,由此而发的真诚交流。说的内容有很多可以选择,但是心态非常重要,最好是你切身的体会,分享给孩子,而不是说教。)好了,之所以在前面这两个问题上,耗费了比较长的时间,是我自己觉得,道与术,本就是相辅相成,如果有些道的东西,大家从未思考,只是到处去找些方法,可能既忙乱,又经常会不知所措。
接下来,我会在几个方面,更多的分享一些具体方法。中间穿插一些理念。
关于上学,不用过分渲染学校有多好,也不用随意说老师有多凶。正常就好。其实孩子之前如果经过学校,有看到过小学生们出操或玩耍,应该都会有些印象。我记得看到过好几个孩子,看到小学生的哥哥姐姐做作业,都很羡慕的样子。
孩子对于一件事物的判断,这时候是以体验为准,而不是别人说。
最理想的就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住在同一屋檐下。
老人同住,生活照顾上会好很多,但是亲子教育和共处方面,各种操作难度会提高。
孩子最好有独立的房间,房间里颜色不要过多(地板、墙纸、家具等),布置越简洁越好。独立书桌(桌上除了台灯,最好不要有乱七八糟的摆设)。
这阶段孩子的注意力本就集中时间很短,如果有很多小东西,也会增加孩子的难度。
这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你可以现在就观察一下,自己孩子睡到自然醒的时长。
有些孩子天生就少觉,有些孩子就是睡得多。
拿我家大米举例子,一年级最开始的时候,他的自然醒睡眠时间是11个小时。
他所在小学的上学时间要求为7点50到校,回推7点40出门,吃饭洗漱继续回推,7点需要起床。
所以,要保持11个小时的睡眠,他8点就要上床睡觉。
之所以,睡眠很重要。身体方面我就不说了。从情绪来讲,睡眠有保障的孩子,情绪会更稳定一些。从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来看,大部分小学的午睡基本没有了。
其实,与其说孩子做不到,更多的是爸爸妈妈们无法做到。
(有人问:11个小时包括午休吗?)答:我家的不包括。但我也见过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只需要6个小时的睡眠。个体差异
所以,在小学初期的这个时间里,与其说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不如说是整个家庭的作息时间需要作出一些调整。
不是要求爸爸妈妈一定要跟孩子一起睡下去。
至少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安心睡下去的环境,到了那个时间,至少整个家里是逐渐安静下来了
比如,让孩子在房间里睡下,外面电视哇啦哇啦,爸爸妈妈,或者还有其他人还在巴拉巴拉讲话,如果你是房间里的孩子,能安心睡着吗?
在我的经验里,孩子睡足了,情绪稳定,在学校较少犯困,自然对于听课,也会有所裨益.
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的时间观念太差。
不瞒大家,我在我家是时间观念最差的一位。
对于,孩子,在很多方面,你说得越多的,往往却是最没效的。
你们可以自己回想一下。
比如:快点快点。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样,每天说着很多重复的没用的话
你告诉孩子,你要有时间观念,你如果怎样怎样,就迟到了balabala之类的,全部都是白说。
因为这些都不是ta自己经验的
别人总结的东西,就是过耳云烟。
如果可以,不妨给上学的孩子配一块小巧轻便的手表。
上学后,几个大的时间给到孩子即可。(比如早上出门的时间,晚上睡觉的时间)
这两个时间之内,要给孩子一个自行安排和反复磨合的空间以及过程。
能给到多大的空间,这个与父母成长的程度直接相关。
孩子最开始肯定是乱七八糟一塌糊涂的.
这部分,会让你前难后易。否则,就会一直难)
开学之初先扔出几个问题:书皮谁包?书包谁整理?铅笔谁削?书包谁背?
开学之后又会陆续碰到更深入的问题:忘带书了怎么办?写作业时要不要看着?
亲子关系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界限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
很多妈妈都很能干,看到孩子慢吞吞的,也弄不清楚,索性还是自己来快些
孩子要上小学了,要背书包,里面要装一些东西(有书,笔盒,水杯,可能还有餐具等等等等)
这么多东西,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弄得好呢?
于是,从一开始,自己就上吧。岂不知,这一开始,就没有尽头。
暗自想着,等ta大些就会好了。
可是,现在很多上了大学的,都还没等到。
我前几天还看到个新闻,说大学毕业了,妈妈陪着去面试,回答面试官的问话。
(群友:不是新闻,昨天我这里刚来了一个面试带家长的)
(群友:可以和娃一起列个清单,第一天和ta一起整理书包,第二天让他自己来吧)
所以,当你不知道该做还是不该做的,先停一下,看看这是谁的事情。
我遇到过一些好玩的事情
大米最开始的时候,经常忘带某些物品
我也会在他睡着后,偷着去看看书包
然后有一次发现他忘了带餐具
作为一个亲妈,我就有些纠结了
这娃要是吃不上饭,那可是大事儿啊
晚上就跟老公念叨,你说,我要不要给他只放个勺子不放筷子,他明天用得不方便,以后也会记起吧
老公斩钉截铁,不放。
他会想到办法的。
果然,第二天放学回来,他自己说餐具没带,问同桌借着用的。至此之后,基本没再忘过。
还有一次,这熊孩子,忘了背书包,就兴高采烈的出门了。
然后我也高兴的跟他说再见。
不一会就跑回来了
类似于包书皮这种看上去的小事,其实很有玄机
从最开始,就无形中传递了,原来上学是妈妈的事情
其实大家都可以反思一下,有时,我们伸出“援助”的手,到底是孩子的需要?还是自己的需要?
爷爷奶奶辈的一看就知,照顾孙辈,是最能体现国产爷奶的价值之所在
对于老人我们无可厚非
那么我们自己呢?
(下面这张图片中的情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网友提问:@星那么跟老人同住如何平衡呢
答:的确有难度,尽力而为之,但最忌碎碎念。比如今天跟老人说,你这样做不对啦。明天又说,你那样不好了……首先自己要清楚明了最在意的几个大的点,跟老人一次性沟通清楚,偶尔做个适当提醒
(正如前面提到过,最佳的环境就是小家庭单独过,否则对于家里每个成员都最重要的关于孩子的问题,大家是都很难妥协的。如果你的能量还不够应付与老人之间的沟通,那就更不用谈夫妻、亲子等方方面面了)
关于写作业这件事
家有学龄儿童的爸爸妈妈们,可能是最头疼的
写作业,是谁的事情?也是要问自己的
当然,如上学一样,可以与孩子做些坦诚和简短的交流
为什么要写作业?
比如,验证一下白天老师讲的内容,是否掌握。。。。等等
关于作业,重要的是,最初就要传递给孩子,这是你的事情。
给孩子一个吃晚饭的时间,中间由孩子自行规划。
很多妈妈都会对孩子说:回来先把作业写掉,然后剩下的时间都是玩了,你看多好啊!
但对于孩子呢,管他,先玩了再说
所以,到底是先写后玩,还是先玩后写。这本身就该由孩子来决定。
当然,决定的过程,会比较折磨各位爸爸妈妈。
我再说一遍:对于孩子,自己去经验学到的,比你念几万遍,都来得有用。
比如有的孩子在自己试过先玩后写,和先写后玩,自己觉得还是先写了,玩的痛快。可有的就觉得,上了一天学,回来先玩了放松,之后再写才写的进。
所以,关于孩子的作业上,我都是以他为主体,最初还参与一下听写,最近又发现一个好招,给他个录音笔,现在连听写我也不用参与了。只负责签字。
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考试到底是个什么东东?这个概念是怎么植入到娃儿们的脑子里的?
快考试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问:复习了吗?都会了吗?考完了,继续问:考得怎么样?路上碰到个大爷大妈,七大姑八大姨的,也都问:考试考得好不好啊?
于是,娃儿们深深觉得,考试这东西,就是怪兽啊
我们口口声声说着,竞争不好,然后在考试来的时候,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大家可以试试看,对于孩子上学后的第一次考试,持淡定态度,不问不说
考好了,不问不提
如此几次,再看看你家娃,对于考试的态度
(群友问:考不好怎么办?
答:如果接着,考不好怎么办这个话题下去,直接掉到大坑里。今天时间肯定不够了。这是个父母成长范畴的话题)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孩子的学习,与家长的紧张与逼迫程度,到底是成正向还是成反向
我们不是走入另一个极端,比如有些家长说:我家孩子我从来不管的。那是真的不闻不问,这个也挺可怕。
关注孩子的状况,但如何去帮助和引导孩子,是有很多方法的。
不是只有拿着考试和作业说事儿,这么机械。
这个仍旧没有标准答案。众说纷纭。我自己的看法是,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最初的差异,并不代表什么。
如果从一开始,就紧张这一块,整个上学的基调就是紧的。
如果你实在焦虑过不去,最好也不要从学前班开始,自己家里可先学会几个拼音。
正如前面所述,学习不是狭义的上学学知识。学习无处不在。
家务这件事儿吧,如果家有老人,基本上就没什么操作空间了。
尤其是爸爸妈妈们自己也不做家务的,那也就别要求孩子了。
所以呢,如果你们是三口之家,那么有这个操作空间。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他必然要做一些与年龄相应的家务。(有很多资料可以参考,网上满天飞的外国孩子家务清单,可略为借鉴)
零花钱,这个看上去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呢,却成了困惑我身边的爸爸妈妈们的一个问题。
七八岁的孩子,年龄正符合开始需要钱,和管理钱的时期。
所以,建议爸爸妈妈们从一年级开始,可以每周给孩子7-10元的零花钱。
由孩子自由支配。
这件事看上去没啥,对孩子后面的影响,还是比较多的。
比如理财,比如自己支配,比如家长不用头疼孩子要买的东西是否要买。我家娃是有时要买碳酸饮料,或者是我不赞成的乱七八糟玩具,那是要动用他自己的钱的。那他可要仔细思量一番才是,不是花老子的钱那么随意呢。
(群友提问
提个问题,孩子对钱没感觉 不要怎么办
星回答:
孩子如果不要,就不用硬塞了吧。如果有些你并不赞同的物品,僵持不下,那么这时也可以跟他探讨一下零花钱的问题。)
另外,关于有群友提到的压岁钱,我是带着孩子去开了张银行卡,存进去。告诉他,这是支付大块的学费、书费等等之类。做这些是在保证孩子要有自己的零花钱前提下.
这是个基石性的问题
从幼儿期一直持续到成年
关于亲子沟通,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了。但是又实在太重要。
具体的大家可以回去看看两本书《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非暴力沟通》
我在这里简单提几句
比较常见的是,孩子回来受委屈了,说老师不好,或者某位同学不好
这种比较典型的是属于孩子处在情绪之中
而不是跟孩子讲一堆大道理,比如老师也是为你好,同学之间要宽容大度之类的
具体的沟通内容,我会在今后开专题沙龙讨论。
总结
今天讨论了8个问题
其实吧,今天乱七八糟讲了8点,都是蜻蜓点水
每个点都有着一些道的东西在后面作为支撑
而不是简单的就是一个方法
关于兴趣班和家校关系,今天没时间讲了。
下次沙龙,或者平时我有空的时候,再慢慢补哈。
还是那句话,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
自己内心清楚了,办法其实有很多
就怕一下子进入到小学的环境,老师的一条条短信,家长群里的一条条信息,瞬间把不清醒的自己带进沟里
很多群友提到的,家校关系这块很重要
我听到太多爸爸妈妈,抱怨体制。抱怨老师
在这种抱怨无用的情况下,我们能做些什么
就像与其抱怨街道太脏,不如弯下腰捡起一片纸片
所以这个话题,下次我们再来探讨一下
今天还是略显忙乱,东一榔头西一锄头
请大家在孩子上小学期,一定多多学习,与孩子如何沟通。
这是基石
有句话我很赞同:关系大于教育
如果你跟孩子的亲子关系不够,你讲的道理再对,也是无效
上小学,对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写在你的脸上,和不经意的言语中。而不是你跟孩子说了什么。
哎呦,今天时间太长了
看起来这部分应该分为两次沙龙来做。
咱们来日方长,且行且珍惜哈!
大家共勉!
601 尹建莉: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602 如何清除家中异味?妈咪学会做能手!
603 把娃拍得萌萌的,单反相机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小秘密!
604 菜鸟也能在野外生火,烤食物!(假期带孩子们玩起来)
605【恺摩讨论帖】怀孕期间,到底能不能养狗?!
606 巧手妈咪,这样清洁小鬼的脏衣服!
607 幼儿园毕业照,我们可以这样拍!
608 这些年,爸爸带我看的电影!(父亲节专辑,关于父子情的电影)
609 我是这样找到五星月嫂的(内附百位妈妈亲身经历)
610 除了熊孩子,我们还有TA,教你如何挑选女人的鞋柜里少的那双鞋子
611【小鬼看世界】小鬼真正喜欢的儿童床
612 科学备孕小知识-基础体温测试排卵期
613 小长假出游,我们和安全座椅不得不说的事儿
614【技能帖】冀连梅:如何合理选择退烧药
615【收藏贴】各年龄段体检的重点和建议!!!
616【小鬼看世界】那些让我们流口水的国外儿童房创意
617【收藏贴】中医教我们这么吃水果!你吃对了嘛?
618【资源分享】和孩子一起看的学钢琴的经典电影
619【小女孩的头发】脑洞大开,小女孩的发型72变
620【男宝妈妈必看】如何收纳家里到处都是的小汽车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