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中产陷阱,有多少是因育儿而起?
枣妈和您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长
“中产陷阱” 这件事,我原来是不怎么有感觉的。最近,却因为《小别离》有了一些观察。
这个词原来是指国家或者家庭在中等收入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重新下行的危险。由于我们国民的焦虑敏感体质,基本可以理解为“中产是个坑”,掉进里面你就只有不断挣扎的份了,越挣扎还可能越往下掉。
而中产加上育儿,就更加是一个大坑,是一个陷阱,而不是馅饼。
中产这个词一直很诡异。看似恭维人,但却没几个人愿意坦然接受。社会统计学家们则热衷于扩大中产的计算范围,其实身处中产的人一般自己都会有点感觉,就像《小别离》里面黄磊和海清组成的家庭,有套房,有辆车,工作上是个小领导,然后就该操心孩子前途了。也就是传统意义的一拨“三明治”们。
这种标准配置在过去二三十年是一种被歌颂赞扬的,看起来健康安全的社会中坚模式。但现在,情况起了些变化。中国的中产式育儿正在承受其系统性带来的焦虑和挑战,并可能使其自身走向瓦解和转型。
为什么?原因很多,我认为最主要有下面两个。
原因之一,众所周知,中国式育儿耗资巨大,教育成本不断上升。但中国中产阶层的财富焦虑却不断抬头。经常出现家庭年纯收入50万根本不够花的新闻,细算下来其实亦然。
事实上,传统意义的中产稳定收入的格局正在瓦解。整个社会的大趋势是,财富分配正在向手艺人和创意创新行业倾斜。之前美国式的由制造业带来的大批白领稳定分配财富收入的模式正在破产。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正进一步夺走白领的工作,城市里的白领的去“密集型”甚至比产业工人还来得更凶猛,或者被迫迁移到成本更低的下几线城市。
最近银行和外企的裁员潮凶猛。我朋友老公所在的欧洲某汽车公司在上海的办公室,直接就要求把财务、营销等部门迁往某二线城市。理由是,做财务,为什么非要在上海?还要在市中心租高档写字楼?二三线城市同样有专业的财务人员。甚至他们准备把采购也迁过去,原因是供货商应该自己跑上门来,去上海和去成都武汉,对他们来说都一样。不愿去二线城市就业的白领,就等于自动失业了。
除了工作环境不景气,中产阶级对财富的焦虑感更大来源于横向比较。辞职创业的朋友太多了,融资的数字一个比一个惊人,媒体上朋友圈里都是捷报频传,谁谁又ABC轮了。人人都只愿对外展现光鲜一面,实际情况不得而知。但这些捷报已经把中产们挠得心猿意马。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细水长流的赚钱方式,和这些创业者的财富增长根本不是一个象限的比较,自己是冷兵器,一棍一刀,人家是热兵器,或者是核武器爆炸。虽然看起来操作很危险,但是威力无强,拿在手里腰杆也硬,话语权也强。
与此同时,中产阶层的理财和投资产品也显得不尽人意。房子也是中产的一个大坑。为了换更好的房子,为了买学区房,甚至只是为了保值,每个人不断在中国已经高涨的房地产不断身不由己地追涨,在一个已然非理性的市场中越陷越深。
现在,毕业去500强大公司,早不是名校优秀学生的主流选择了。他们用脚投票,直接否决了这种看得见上升阶梯的爬楼式中产,选择更酷更快速的事情去做。从源头失去优秀人才,传统中产的质量和社会话语权恐怕越来越弱。
在整个社会对子女教育投入过热之后,供应不足的优质教育会越来越成为富裕阶级而不是中产阶级的消费品。中产父母将不得不痛苦地面临重新定位,调低期望的过程。
原因之二,传统中产的出路和愿景过分寄托在子女身上,并为之倾上所有身家和精力,并限制了他们自己的发展格局,回报几何,却很难预测。
中国人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望子成龙的民族。其社会心理根源为何,好像没有太多人探讨过。但我觉得是因为传统的中国科举制,基本上还是给了中国社会底层一个上升通道,所有人还基本可以是平等地从秀才贡生奋斗起,而且科举制也狭窄地定义了唯一的成功模式。一代代人依葫芦画瓢不断奋斗之。
这种传统模式给今天的中产父母带来了惯性和错觉,以为在今天,仍然能把孩子送上一条新式科举之路,一劳永逸。十数年前的”科举“顶点是清华北大,现在是哈佛剑桥。所以千万个家庭人头攒动在备考路上黑压压地使劲。
事实上,今天的社会早已证明了“名校文凭“不是什么一劳永逸之事,成功也有很多种模式。当年是优等生的中产家长费尽心思想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和自己相似的“升级版”道路——无非是北大变成哈佛,清华变成MIT,复兴门金融街变成华尔街,人民银行变成美联储。但他们却甚少关心,孩子们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未来。
在这样的新式科举进程中,中产父母所付出的精力和金钱,可以说靡费无数,在《小别离》剧中已一一展示。现在,几乎每一个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全职或者半职的妈妈。她们为了孩子已经无心工作,学校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也越来越多,对家长要求也越来越高。
很多中产父母因为育儿需要改变了自己的事业轨迹,甚至有“不为自己而活”之感,事实上,他们普遍处于三四十岁的壮年,人生的路还长,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而当孩子出国留学之后,他们油然而生出“空巢老人”、"可以提前退休“之感,已经不习惯为自己而活,生活失去目标和焦点。
对于这些少年时出类拔萃,从各地考入国内一线高校的优秀大脑来说,不啻为一种悲剧。
《小别离》剧中,黄磊和海清的事业最后都乏善可陈,家庭的强心剂是女儿方朵朵写奇幻小说,戏剧化获得400万稿费来救赎。这确实就是电视剧了...
对于95后、00后的孩子而言,他们也不见得对父母这种呕心沥血有多领情。最大的冲突就是路径设定的冲突,什么事都是觉得自己见多识广的父母给做了主。这一代人根本不愿意去沿袭父辈那种”因科举而中产”的模式,他们有更大的世界等着自己去探索,尽管未见得在世俗意义上有多成功。
现在,育儿最焦虑投入最巨大的70后乃至80后中产一代,他们的孩子还未到成年或毕业,其“社会意义成功”与父母的大投入高期望之间的矛盾还未展露。但我几乎可以预见这以后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
说到底,中国的中产式育儿瓦解其实是一件好事。
因为经济收入模式上的变化,中产阶级也将面临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他们会找到自己,也从而会更理解他们的孩子的自由选择。
其次,在寻找优质教育并感受到其价格高昂的时候,其中一部分各具才能的中产家长或全职或业余地开始投身对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这客观上以及改变了传统家长一味依赖学校教育,自顾赚钱养家的模式。也对中国的教育水平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教育业将成为中国技术性和用户体验要求最高的服务业之一,如同医疗一样。粗放式的跑马圈地的教育巨头,将面临越来越多懂行的家长挑剔的眼光。也给市场上新兴的认真的教育者以更多的机会。
接下来,在市场社会层面,中国社会将会如同西方一样进入一个由创意和技能两大阶层把持的局面。要么你有创意大脑、手艺,能够获得一份独立不错的收入,甚至实现创业创富或者投资创富。要么你有基础技能,像保姆、水电工,包括蓝领技工,能提供富裕阶层必不可少的服务,收入也不低。中间那些行政的、管理的、务虚的白领阶层,将面临萎缩和慢慢瓦解。
而他们自身最该瓦解的,是对每个孩子在标准化道路上出人头地的不切实际的热望。
我自己觉得在现阶段,中产育儿不掉入《小别离》那样的功利陷阱,可能有以下几点要做到:
让自己孩子选择自己从事的职业,鼓励他们拥有一门以上的手艺
不要以英美名校为唯一目标,只要感觉孩子在情商和学识上都不错,就要相信孩子最终会去到不错的大学。
由于孩子对家庭资源倾注在自己身上容易形成错觉,觉得自己家庭富裕,要正确培养他的金钱观。知道父母的财富不等于自己的财富。
孩子有孩子的路,自己有自己的路。自己的事情,也不能亏待和含糊。
本文经故事花园cnmediaorg,李梓新老师授权。
欢迎大家留言谈谈你们的看法。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
请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吧~
枣妈朋友圈分享更多育儿资讯,感兴趣请添加枣妈个人微信 julycheng,或者扫以下二维码添加
枣妈推荐相关阅读
Hi,大家好,我是枣枣,是一个刚上小学的大孩子了,家里住着一只聪明可爱的小狗狗叫Floopy,是我的好朋友。
我也是钢琴、画画、手工圈里低调的小达人。只不过我还没有微信,大家可以加我妈妈(枣妈:Julycheng),围观我跟Floopy的幸福生活。lovekids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