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沧州医院、社区门诊人满为患!医护人员取消休假!家长抱着孩子在走廊输液!

2017-12-11 掌控沧州

入冬以来,我市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秋季腹泻患者呈现“井喷式”增长。昨天,记者从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二医院三家医院了解到,儿科接诊量剧增,住院病房一床难求。

家长抱着孩子在走廊里输液

“学校里出现了流感,孩子也被传染了。”12月8日上午,在市中心医院,正陪孩子看病的唐女士说,孩子前一天夜里烧到了39度多,所以赶紧来医院检查。没想到看病的孩子这么多,挂号、看病、检查、拿药,样样都得排长队。“去拿药时,听说药都快卖没了!”


在颐和妇产医院儿童门诊,走廊里、输液室里挤满了输液的孩子。因为座位有限,很多家长只能手举液袋,抱着孩子在走廊输液。



儿科医生取消休假全部在岗

市二医院一名医生告诉记者,目前,由于患儿增多,医院儿科医生取消休假全部在岗,护理人员也是加班加点,下班时间由晚6点延长到晚10点。目前二医院儿科病房,超负荷运转。十一月中旬开始,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秋季腹泻呈现“井喷式”增长。医院医护全员上岗,轮轴转。


记者在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部了解到,不但病房里的床位已满员,就连走廊里的加床也都占满了。儿内三科主任赵玉岐告诉记者,从11月中下旬开始,儿科患儿明显增多。目前,门诊量和住院人数是平时的近两倍,达到了近两年的最高值。


市区几大医院如此

市区各个社区门诊也是人满为患

医生护士同样是应接不暇,连续加班。

12月10日上午,在沧州市区浮阳大道一家社区门诊,小编看到,所有输液床位已经满员,不少小朋友们坐在凳子上打吊瓶。

社区门诊的小窗口挤满了排队就诊的市民,医生疲于奔命。病号中有新患病的,有的反复发烧不退,有在家吃药没见明显好转,又来医院就诊的......

甚至有一些老年人早起就赶到门诊给孩子占输液的床位,生怕来晚了孩子没处躺没处坐。

据孩子家长们议论,从11月中旬开始来,这一波病毒来势汹汹,市区很多小学的孩子们成片病倒,旷课现场严重,甚至有的班座位空了一半儿。

专家提醒:

冬季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是儿童流感、肺炎的高发季节,有些家长在看护孩子的时候,总是怕孩子上火,尽量让孩子少穿衣服,其实幼儿调节体温的能力差,一味的“冻着点”,容易让孩子着凉,抵抗力下降,从而患上流感甚至肺炎。两岁以内的孩子以喘憋型毛细血管支气管肺炎为主,主要的特点就是痰堵,呼吸困难,爱哭闹。大点的患儿以支原体肺炎为主,主要症状就是高烧咳嗽。

秋季腹泻也是这段时间患儿的高发疾病,好发于6个月至2岁免疫功能尚不成熟的宝宝,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伴有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打喷嚏、流鼻涕,也可能会出现发烧和呕吐,1至3天后会出现腹泻,而且腹泻次数非常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17sxcgar&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几天,华北地区气温骤降。天气变冷,流感病毒疾病的高发季节也随之来临,各医院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据北京市疾控中心统计,2017年第48周(11月27日-12月3日)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1.65%,略高于前一周(1.46%)和去年同期水平(1.35%)。

北京市疾控中心指出,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预计未来流感病毒活动强度将会继续上升,由流感病毒导致的集中发热疫情将进一步增多。且不排除在儿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等流感高危人群中出现由流感所导致的重症、危重和死亡病例的可能。

那么,对于免疫力相对较差的儿童和老人来说,寒冷的气候极易引发诸如感冒、病毒性感冒等冬季易发疾病。面对这些疾病,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儿童在出现发烧症状时,家长如何正确判断?在下面这张图中,你会找到答案↓↓

  家长们除了要注意孩子饮食合理,饮水充足,温度及湿度调节。还能怎样帮助孩子呢?


睡前泡脚

  热水泡脚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易诱发多种疾病。中医认为五脏六腑自足三阴经(脾、肝、肾)始,踝部以下有66个穴位。在中医看来,热水泡脚如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一样,有推动血运、温煦脏腑、促进代谢、健身防病的功效。人脚的温度保持在28到33℃时感到最舒服。

睡前推拿

1、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100—300次

2、补脾

位置:脾经穴位于拇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尖推向指根。

作用: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次数:300次

3、顺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作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次数:100—300次

4、清肝平肺

位置:食指、无名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

作用:降肝火,清肺化痰。

次数:100-300次

5、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100-200次

6、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次数:5次


来源:沧州晚报、写意狮城企鹅号、央视新闻、腾讯视频

阵风8级+断崖式降温!然而沧州首场雪…还有几个好消息和坏消息也都来了!


20分钟孩子眼珠被溶化!这东西很多家庭都有,太可怕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