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70岁了,他不敢老,他想完成两个女儿的遗愿!/星星之火,绚丽温暖!

千叶树 千叶树 2023-08-07

第410片树叶儿

1

现在是4月16日的凌晨两点十分,我还是不能安稳的睡着。

我是愧疚和不安的,为着昨晚延迟到11点半钟的采访。

我的问询一次次地逼迫着老人,再一次回到那些他不敢不忍不愿不想回忆的,惨烈悲恸的漩涡深处,他无法抑制住的老泪纵横流淌。

老伴默默地起身,默默地递给他面巾纸,小声地安慰他不要难过,转过身还没在破旧的沙发上坐稳,她自己也哭了。

我知道此时此刻,在宝应县城北郊铁桥路50支巷1号楼201室的那一间简陋的老房子里,70岁的老人万立德和他68岁的老伴芮祥桂,一定也辗转反侧无心睡眠;

隔壁局促的小房间里,他们15岁的小外孙一定沉浸在香甜的睡梦里。

2

这个失聪的清秀的少年,也许再一次梦见了自己的妈妈,梦见幼小的自己靠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冲着爷爷奶奶做出胜利的手语。

前一阵亲戚长辈舍不得他,送了他一个旧手机,教他学会了微信,他想也没想就给自己起了个昵称“我好想妈妈”,抽空翻拍了好多妈妈的照片存在手机里。

这个有着阳光般笑容的孩子,也是腼腆的,我前后三次过来时,他都主动微微地羞涩了笑着喊我叔叔好,懂事地站在边上,征得我们的允许后回到自己的小屋。

中间我们不断地唤他出来一下,每一次他都是安静地过来,侧着耳朵竭力听清我们的问话。只有一次他是红着脸插嘴小声地纠正老人的话,是爷爷,不要叫外公。

老人说孩子一直就叫他们爷爷奶奶,而不是外公外婆。

这套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三小间的家,几乎完整地保留着90年代的布置和家具,像样些的三件电器是前些年几位亲戚执意给他们添置的。

当时老俩口反复婉谢了,说用不上啊,别看家里值钱的东西很少,我们的孙子可是无价之宝!

这个小小的居室里,还有一份珍贵的宝贝,就是几个小铁盒子里存着的,他们能找来的两个女儿生前所有的照片。

对女儿们痛彻心扉的思念,连同珍藏在老人心底的,关于往日贫困但是温馨的美好回忆,成为这一家人继续活下去的最大动力。

3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70岁的老人应该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三代或者四代同堂,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当然还可以跟老友聊聊天,去广场上扭一扭,参加老年大学,偶尔外出旅游,如此这般惬意又悠然地老去。

可是70岁万立德却说,我不能老,也不敢老啊!

事实上从60岁正式退休的那一年开始直到今天,跌跌撞撞坎坎坷坷走过了大半生的万立德,做梦都没想到更大的灾难猝不及防接踵而至。

不要说老实胆小的老伴怎么也想不通了,就连他自己当时也产生过深深的迷惑。勤恳耿直,友善待人,为什么老天爷要这么折磨他们?

原来那么多年遭受的苦难,竟然像是捶打他的心智和意志,好让他一次次地扛起后面的近乎要了他老命的打击!

4

这是一组平常的数字,可是老人连一秒钟都不会停顿,一次次地脱口而出。

每提及一次,就仿佛一把旁人看不见的锋利的刀,重重地扎在他的心上,他还要忍住不喊疼,忍住把血咽下去。

这种痛,只有老伴最能懂了吧。

2009年9月30日,34岁的二女儿万菁不幸遭遇车祸,永别了心爱的才8岁的儿子。

2011年12月3日,37岁的大女儿万燕在忍受了一年的病痛折磨后,带着深深的不舍与不甘,丢下了日益衰老的二老和天真可爱的8岁的儿子。

这个家的第二代彻底没了,天塌了,房梁坍塌了,两个人想死的心都有啊,老俩口成日成夜合不上眼睛,一闭上就是两个女儿在哀哭在喊疼啊!

万立德擦干了眼泪,说服自己努力振作起来,他跟自己也跟老伴说,我们不能死,这个家不能散,因为两个孩子的心愿没了啊!两个小外孙都没了妈妈,怎么能再没有了我们?!

5

老人说,直到我咽气前我都会记得女儿交待我的话。

万立德原先的家在宝应县城西街9号,芮祥桂住在县南街北首,才20岁上下的两个老三届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先后于1968年10月18号和11月26号,前后脚插队到本县山阳公社的徐庄大队,一个当起了民办教师,一个成了电影放映员。

随后的10多年里两个人相识相知相爱,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大女儿送回城里请老人帮忙照看,小女儿他们自己带在身边,因为常常城里乡下的跑,孩子体弱,动不动就伤风感冒,结果链霉素中毒造成了耳聋。

这是他们一直感到愧对了小女儿的地方。

再后来他们终于返回县城,一起进了造纸厂,之后他被长期顶岗借用在轻纺工业局,一直干到退休。

6

其间的2002年3月5日,外孙顺利出生了,病床上的二女儿打着手语焦急地看着他,他懂女儿的心思。

一家人心拎在手上,期盼着孩子早一天开口。第12天的夜里,他无意中咳嗽了几声,发现襁褓中的外孙跟着有了反应,惊喜万分。

可是直到3岁半了,孩子还是只会说几个简单的词语。

他们慌了,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结论是感应性听神经耳聋,医生建议赶紧送去聋儿康复中心接受训练,不然孩子就不能正常讲话了。

女儿急得哭,焦虑不安茶饭不香,他望着心疼,就打着手语跟她说,闺女,爸爸向你保证,肯定教孩子正常说话学习!不怕,有爸爸在呐!

并不富裕的一家人咬牙决定再难都要去,老两口在南京的聋儿康复中心附近,租房陪了孩子整整三年,顺利完成了相关的艰难的训练。

2008年7月12号转回了县城桃园小学就读,这才松了一口气,可刚刚缓过神来,一年后的9月30号突然接到了女婿家打来的电话,女儿出意外车祸走了,对方的家里也是一贫如洗拿不出任何赔偿。

二女婿是金湖人,当年跟在扬州聋哑学校就读的小女儿是校友,都是聋哑人,家里也艰难,外孙满月后按照旧风俗要回娘家晾尿斑,住下来就一直带在二老身边照顾了。

他们夫妇四处找些零活干,女儿的去世对女婿的打击很大,一度精神消沉,跟他们的联系也几乎没有了。

小女儿走时,什么话都没来得及留下,可老人认定小女儿最后的心愿,一定就是当初她最害怕的事,那也是他以一位父亲的名义,跟她保证过的啊!

7

忠厚老实的大女儿一直很优秀,从扬州师范学院三年大专毕业后,辗转在几家商场工作,顺利地结婚生子。

两家人相处融洽,她爱人的亲友们也一直支持她照顾娘家,特别是舍不得残疾的妹妹和侄子,直到2011年1月13号那天不幸查出乳腺癌。

化疗中的大女儿临走前搬回来住过一阵,那些天里两位老人分工,奶奶负责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爷爷24小时不离步的陪着她。

父女俩每天都会去门口往北再向东,直到宝胜的一段偏僻的小路上走走,打打岔分分心,也好减少疼痛。老父亲总是抱着小板凳,等女儿走累了劝她坐下来歇会。

女儿不停地回忆起小时候的种种情形,担心将来她走了他们老的老残的残,怎么办啊?

老人家强撑出微笑,跟她说说从前生活里的开心事,说我们一家不是熬过很多困难了嘛,这一次也肯定没事的。

晚上回来老人屏住呼吸,确认女儿睡着了,再把白天女儿说过的话,一句一句重复给老伴听,两个人忍住不哭出声来,互相安慰了鼓劲了。

大女儿去世的前四天,已经无法发声说话了,她忽然无声地哭着,拿出一张纸艰难地写下几句话:

爸爸,我对不起你!妹妹没了,我现在又要走了,把你们丢下了,你们以后怎么活?

老人家瞬间模糊了视线,小心地轻轻地握住女儿的手,泣不成声,他说爸爸没有办法救你了,是爸爸对不起你,让你受这么多罪,孩子你不要恨我们啊!

大女儿最后关照的是,二老再难也要保重好身子,一定要把妹妹的孩子养大成人,至于我的儿子有他爸爸爷爷奶奶姑姑呢,不用担心的。

8

大女儿走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老人家不敢经过北边的那一条路,只要一踏上去就会想起当时陪她走着的场景,老是恍恍惚惚地觉得大女儿还在,她只是累了,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歇着等他的。

有几次夜里想女儿了实在合不上眼,就一个人轻手轻脚爬起来,摸黑跑到这段路上转转,仿佛跟女儿靠的近些了,心里也就踏实一些了。

那一次大女儿忽然说起,记得她小学的时候腿总是疼,医生建议她要加强锻炼,多冷的冬天啊,他每天早起陪着她跑到老体育场跑步做操,下雨天就躲在主席台子上来回跑,整整跑了一个冬天,一天没空。

她说爸爸你对我真好,可惜我不争气,也不是不用心念书,就是一到晚上了就会打瞌睡,不然我的成绩会更好呢。

夜心里的北河路上空无一人,他难过的想,闺女啊你怎么就不再回家了?你那儿冷不冷啊?

半辈子下来了,以前的老人几乎从不锻炼的,两个女儿不幸都走了以后,他开始每天坚持锻炼了。

他说,不是我怕死,是我不能死,不敢死。

9

这些年里除了抚育孙子,尽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好最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氛围,老人还紧跟孙子的学习进度,硬是重新拾起了汉语拼音数学语文地理历史英语等各门课程,悉心辅导孙子。年轻的时候他有过学霸的美誉,工作后还一鼓作气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考到了南大颁发的自修大法律专科文凭。

这么些年了,他们老两口子没买过一件新衣服,但是孙子没有一年不添新衣新鞋的。他教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带他去游乐场逛新华书店,给他买喜欢的玩具,别的孩子有的课外书他也一本都不少,买不到的老人就去借来自己慢慢地抄……

他教两个孩子要正直善良,要像他们的妈妈那样好心对人,他叮嘱两个孙子一定要记住,没有亲友邻居社区和政府的关心照顾,我们这个家早就没有了,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是维持不下来的。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俩口还主动义务肩负起社区里的一些工作,奶奶是网格长,负责联系270多户人家,爷爷连续4年被社区评为优秀党员。

他们看不得邻居家遇上了难题,甚至还挤出钱来,参加每年的慈善一日捐;社区同志劝他们还是不用捐了,他们说多少要尽一点心意。

可是现在,这一家人遇到了天大的难题。

一直自尊要强的老人还是忍住不肯说,奶奶先是瞒着他找了社区的干部,社区的干部主动找他谈了心,一起商议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10

孙子现在在城北初中念二年级,之前成绩稳定在中上游,最近开始下滑了,因为几年前县残联等单位的关心帮助,免费安装的耳蜗已经到了使用年限,主要零件常常出故障,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听课和学习。

说起来也是个奇迹,2012年1月27号,孩子终于在南京鼓楼医院手术装上了现在的这副耳蜗。

此前孩子的听力忽然骤降,他带孩子在南京的几家医院里求诊,最后得知必须佩戴耳蜗,但是18万的价格让他顿时站到了冰水里;

懂事的孩子也安慰他,爷爷不要难过,算了啊,反正我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以后就在家里您教我吧。

沮丧的爷孙俩出了省中医院的大门,孩子说当年的聋儿康复中心就在附近,他想去母校看看老师们。

他忍着心酸鼓励了孩子想的对,就是要一辈子都记住教过你的老师。

意外的是康复中心的教导主任韩燕老师,嘱咐他们赶紧回去,找残联的叔叔阿姨帮忙,申报正在全省开展的一个免费为各地聋儿安装耳蜗的公益行动。

以前的小故障都是老人自己找来资料请教专家琢磨着修理了,这回是主机要更换了。

而换一个主机至少需要8万6千块,这个数字对两位只拿微薄的退休养老金,还要承担孩子大额的常年康复医疗等费用的迟暮老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问题在于,根据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老人拿定主意等孙子初三顺利毕业后,送他去读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好好掌握一门技术;

这样将来就算他们都不在了,至少孩子还可以自食其力正常生活,不至成为社会的负担,更让他们九泉之下再见到两个女儿时,多少能够没有遗憾。

11

而假如现在不再更换新的耳蜗主机,那就意味着孩子很快就要坠入无声的世界,这个可怜的可爱的孩子就会承受更多成人也无法忍受的痛苦。

那样的话也就意味着这一对老人,呕心沥血饱受煎熬苦苦支撑了这么多年,希望能让小孙子阳光健康地成长,这样的一个看似平常的小小心愿,化为乌有。

老人最痛苦的其实正是这个。

他们已经想了很多的办法,家里的房子卖不了,当年苦于拿不出1万9的房改房买断房款,每年还要支付千余元的房租。

亲戚朋友们这些年已经给予很多帮助,还欠着他们2万多点的债务,实在没脸再去开口了。朋友呢?他觉得一个70岁的老人找朋友借钱,本身就是对朋友的冒犯和勉强啊。

可是这笔钱又能从哪里筹到啊?

老人说要是有人愿意有可能帮帮他们,只要能做到的他们一定去做,因为还有什么比让这个孤苦的孩子,能拥有一个起码的正常的未来更值得努力?

还有什么比众人宽容温良的善意和真诚,更叫人感激?

老人说我老了,也许我不能给大家什么像样的有价值的回报了,我只能在心里念着大家的好,感谢你们,永生永世。

 

2017/4/16

几句话,说给你听

亲爱的朋友:

昨夜结束采访后,我特意去老人告诉我的,他们父女俩当时走过的那条小路上走了一圈。

四周空无一人,远月渺渺,近灯昏昏,夜色如水沉寂,多少悲欣沉潜,我是感动的,也是忐忑的。

我不知道我是否清晰地向您描述出,这一家人遭遇的令人揪心的故事。

这位坚强的老人,面对不幸始终尽可能地创造维护着,依然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怨恨消极甚至冷漠仇视,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几次交谈中,我留意到老人特别在意自己的仪表和状态,就像一株铁树,日夜保持着坚韧和硬朗的本质。

几次落泪了,孙子忽然开门出来,他会赶紧擦拭掉泪花,努力装作平静地和孙子说话,我甚至能看到他眼中闪烁的笑意。

我想为这个家庭做些什么,我写了今天的《千叶树》。

我知道以我的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这个心愿的,或许《千叶树》也做不到,但是我想啊,还有你,还有他,还有那么多我们相识或者陌生的朋友,我们一起加把劲,也许就实现了呢?

所以今天如果您不反感的话,恳请您转发一下,也许会帮孩子遇上更多如您一样好心的人。

我也知道,或许有人照例要质疑《千叶树》是在炒作,但是如果真的因此会帮助老人家圆满实现了他最后的心愿,那么就让我们心怀坦荡理直气壮地来炒作吧!

愿孩子歌唱,老人欢笑,明天美好。

期待星星之火,绚丽温暖。谢谢大家。

本文打赏悉数转赠孩子,如有愿意帮助他们的,请在本文下方留言或者联系《千叶树》私信我。

您也可以直接联系万立德老人,他的手机号码:138 5252 1992。

谢谢您,相识或陌生的朋友们。

老人家,您两位女儿没了,您的两个孙子还在,老伴儿也在;

您的家还在,和孩子走过的路以及那些美好的回忆都在;

还有,还有就是我们这些人也在啊!

让我们一起加油!

 

 千叶树

2017年4月16日清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