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丨平顺县西赛村:​山村民宿美 特色醉游人/长子县山西一田农业:​育苗大棚春光好

长治日报 2022-10-08

山村民宿美特色醉游人











2月19日中午,平顺县青羊镇西赛村民宿“倦客归”的掌柜王波正辗转于前台与后厨间,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忙着做拿手菜。“客人来了咱就得让大家吃好、玩好、休息好,来我这儿的好多都是回头客,还有的是朋友介绍慕名而来。”王波高兴地说,这几天天气晴好,有不少客人预定他们的民宿。

王丽约好友们从市区驱车前往,用了40分钟到达西赛村。山里清新的空气和王掌柜精心打造的小院让他们啧啧称赞。

近年来,平顺县把发展民宿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以“发展精品民宿,助推乡村振兴”为主旨,诚邀投资者走进平顺、选择平顺,打造平顺特色,叫响平顺品牌,为乡村振兴赋能。西赛村是山西省3A级旅游示范村,空气清新,风景优美。这里有古朴的梨园文化广场、宽敞的人民舞台、别具特色的景观墙、年代感十足的人民食堂……依托这些优势,王波走进西赛村,租下了这座带窑洞的院子,一方面尽最大努力保留民宅旧貌,另一方面配套采暖管线、卫生间等设施,富有年代感和地域特色的民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

远处是美丽清秀的山乡景色,近处是质朴整洁的农家小院。大门上“倦客归”几个大字让人找到家的感觉,院中的大红灯笼散发着喜庆的气息,随风转动的红色风车让人仿佛回到童年。主人精心培育的白色粉色腊梅开得正旺,仙客来、长寿花、蟹爪兰,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花争奇斗艳,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饱满可爱。院东一汪池水里,金鱼看见客人一点也不害羞,排着队游过来。几组假山和屏风造型别致、美观大方,餐厅、卧室、K歌区、下棋区一应俱全。

“这里环境好,还是天然氧吧,王掌柜的服务和饭菜都不错,我们每隔一两周就要组织朋友来这里过周末。”王丽边打球边告诉记者。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民宿发展,日益发展起来的民宿产业也带动了村里环境的提升,村民的很多土特产都有了销路。许多来休闲的客人临走时都会带些本地特产回去,王波将周边农户种植的连翘、小米、红辣椒等介绍给他们。

“开饭喽……”王波一边端着菜,一边招呼客人落座。酸菜鱼、烧土鸡、土豆黄金饼、红烧茄子……美味上桌,客人们在这里尽享美食,尽情玩乐,将烦恼抛到脑后,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与惬意。

文/长治日报记者 陈艳华

图/安欣


育苗大棚春光好











“刚给客户把种苗装上车,现在正在做育苗试验,这两天有点忙。”

2月21日,在长子县山西一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门口,“育苗小伙”许书林搓搓鞋上的泥土,边擦汗边和记者打招呼。

跟着许书林走进育苗大棚,只见一棵棵嫩苗破土而出,生机勃勃。棚内的铁丝上挂着许多外套,十几名村民正在大棚里为种苗掐尖,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播种春的希望。

“小许是‘90后’博士生,选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他都耐心指导我们。现在有博士教咱育苗,以后产量肯定会更高!”园区工人李大爷笑呵呵地说。

许书林是安徽人,也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去年12月,他同农大教授一起来到长子县,在对蔬菜育苗产业、蔬菜种植产业等进行调研后,选择留在山西一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

“山西一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长治市唯一一家集各种蔬菜种苗嫁接、反季节培育、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农资配套、技术跟踪、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业高科技综合企业。对于我来说,在这里搞研究最合适。”许书林说。

把菜苗培育好,是一年收获的关键,也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一环。许书林介绍,目前他从事三方面工作:制作农用酵素和生物有机肥,为春季农业生产做好准备;为有机育苗和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开展有机农业的技术培训和对接,让苗农学习中国农大的技术,为后续有机生产打下基础。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像许书林这样的人才,在长子县还有很多。近年来,长子县立足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优化供需对接路径,依托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富集等优势,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全域有机农业建设项目,建立县、乡、村三级农田转化有机肥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点,推进全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开花结果。同时,该县聚焦高校毕业生、乡土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量身定制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他们在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各显其能,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小许这样的技术人才开展科学实验,对于种苗的生产、发展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山西一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守波说,“技术人才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指导农户科学育苗,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为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先进农业技能的农民。”

育苗促增收,致富新希望。当下,山西一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棚内,育苗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接受许书林技术指导的村民李斌说:“在大棚里育苗,一天可以挣200元左右,既补贴了家用,又增加了收入。”

“新的一年,我们将结合一田种苗已具备的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当地废弃物资源,通过秸秆和粪便发酵研发优质育苗基质,收集废弃果蔬进行农用酵素生产和技术推广,建立技术集成与标准研发基地,推动长子县有机农业高质量发展。”许书林朴实的话语,回荡在春意盎然的育苗棚里。

文/图 长治日报记者 李盼



  • 编辑:常思齐

  • 监制:张力云 张宏琰



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事先取得长治日报社的书面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目前3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