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谁在创造货币?又说谁在推高地价房价?你真的知道吗?

2017-01-13 qijunjie82 齐俊杰看财经

作者:齐俊杰看财经(ID qijunjie82)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65mhynq8&width=500&height=375&auto=0

昨天,央行公布了12月的金融数据,M1和M2双降,M2是11.3%,M1为21.4%,剪刀差缩小。这表明金融去杠杆的效果已经显现。未来随着地产销售的降温,估计今年央行的整体货币政策将继续偏紧。


不同于以往的去杠杆,这次去杠杆有了新的想法,之前我们一提去杠杆就是要让企业少贷款,让把欠银行的钱该还就都给还了。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我们发现杠杆的问题就是银行本身,于是我们这次去杠杆的对象瞄准了银行这些金融机构,让他们站在主动的基础上,少贷款!从而减少实体经济间的货币创造,避免金融风险。

之所以要这么干,是因为在前几年,由于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银行们为了业绩不缩水,所以普遍用了一招叫做以量补价。拼命的膨胀扩张,以保住业绩。我们现在每年社会融资大约在12-13%,这是一个实体经济应该有的量,但银行们为了业绩,他们每年的资产增速在16%,甚至中小银行能到25%-30%,所以相比于以往的实体生产过剩,我们今天面临的新局面就是金融过剩。2016年底的钱荒,以及债券市场大跌,主要就是要收缩的标志。

另外,针对银行资产扩张的渠道,我们去年底还出台了监管银行表外资产的规定,这就是说以后银行的理财资金也不能瞎用了,必须要在监管下进行。所以这大概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信号。你别小看这个规定,这将改变整个银行的思路,有些年份银行表外委托,信托这些业务甚至增速能达到50%,这是个不得了的数字,也就是说大家一直诟病的货币超发,很多都是从这些渠道留了出来,因为这样的渠道本身就是一个货币创造的过程。他不计算存贷比,也不受任何监管,只要有项目,他就发一笔理财,然后拿着老百姓的钱期限错配,风险错配,直接拿出去投资了,而更多的钱流入了房地产,流入了民间金融,流入了固定资产建设以及地方债,本来应该躺在银行里的钱,流向了社会,推高了社会价格,然后呢?反过来创造了更多的高价抵押物,进而再用高价抵押融资,借的贷款,再去投资。一轮一轮的抵押融资,推高价格再抵押融资,这种创造货币的方式是非常快的。而且银行也乐的这么干,因为很简单,确实有收益,有利润。还有抵押物在手,风险也不高。而这就摆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其实推高房价、地价的人,恰恰是那些买不起房,天天喊房价高,但拿钱去买理财买信托的普通老百姓自己。

2017年,央行的主要工作就是金融部门去杠杆,要控制这部分资金创造的渠道,规定理财资金不能流向房地产,流向开发商,信托资金也不行。开发商拿地要用自己的钱,甚至要求不上市的开发商不能再发债。然后还很是不放心,对银行说,你把委外业务也并表给我看,加了一层监督。所以这些规定就是红线摆在那,金融部门在2017年将被彻底锁死,而实体经济部分来看,现在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毕竟M1很高,企业账上还有很多钱,关键是还不知道怎么去投资。2017年房贷必然降温,理财也不会有很多项目可做,所以银行的出路只有实体,只有把钱贷给企业这一条路可走。而没有了那些诱惑,我们货币政策保持偏紧的中性,应该钱也是够用的。关键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民营企业赚钱的机会,否则干什么赔什么,银行有再多钱,民企不来贷款也是白搭。都说理论结合实践,两手抓才能两手硬,光看财经分析怎么成,要有自己的判断才能在投资市场利于不败之地。所以快来加入齐俊杰的财经阅读圈,多读书,读有用的书,学点真本事,增值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

长按下方二维码 快点加入我们


   齐俊杰看财经的音频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