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谕连载】 第五章《愿你受赞颂》论爱惜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五章
探索和行动的方向
163. 到目前为止,我尝试打量眼前的境况,指 出我们身处的地球何处出现裂缝,以及造成环境 恶化的人性根源。单是默观现况,就足以显示有 需要改变方向和採取其他行动,但是现在我们会 尝试勾划出交谈的主要途径,为能逃出使我们下 沉的漩涡。
I. 在国际社会中的环境议题交谈
164. 自上世纪中叶,在克服不少困难后,我们 越来越相信,地球是我们的家乡,而人类是居于此共同家园的民族。一个互相依赖的世界不只令 我们更意识到某些生活方式、生产和消费模式, 对所有人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推动我们 确保建议的解决方案是全球性的,而非纯粹为保 障少数国家的利益。国际间的互相依赖催促我 们构想一个世界要有一共同计划。人的睿智虽然已带来极大的科技进步,但是仍不足以找到有效处理严峻的全球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单凭各个国家独自行动,无法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所以全球性的共识是必要的。例如,此一共识将 有助于订定可持续和多元的农业计划、发展可 再生和污染性较低的能源种类、鼓励更有效益 地使用能源、促进海洋和森林资源的良好管理,并确保所有人可取得饮用水。
165. 我们知道逐步取代依赖高污染性石化燃料的技术是刻不容缓的,特别是依赖煤炭,亦包括石油和较次要的天然气的技术。在发展可广泛供应的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前,权宜之计是择一损害较轻的替代方法或採用短期性措施。然而,国际社会对支付能源转换的成本责任归 属,仍未取得充分共识。在过去数十年,环境议 题已引起热烈的公开讨论和公众的多元慷慨回 应和承担。政商界的反应缓慢,与世界正面对的 挑战的迫切性不符。后工业时代可被视为历史上最不负责任的年代之一,虽然如比,但在二十一世纪伊始,仍然有理由希望人类的慷慨承担此艰巨责任,将名留青史。
166. 整体来说,保护生态运动已取得重大进步, 其中要感谢不少公民团体的努力。我无法在此一一列举或陈述他们的贡献。由于他们的努力, 环境问题出现在公众议程上的次数增加,也推 动更多具前瞻性的探讨。儘管如此,最近的世界高峰会议,在环境方面的讨论,表现令人大 失所望,归根究底,是欠缺政治意愿,因此在环 境问题上未能达成真正有意义和有效力的全球性协议。
167. 值得一提的是于 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高峰会议。它宣称「人类处在关注持续发展的中心。」为响应 1972 年的《斯德哥尔摩宣言》,在爱惜全球生态系统方面,它高度重视国际间的合作、污染者经济责任自负、就发展项目和工程进行环境评估的责任。为能逆转全 球暖化的趋势,它以限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为目标。另外,订定议程,包括具体行动计划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列明森林生态保护的原则。虽然会议可说是已向前迈进一步,并具先知性的 眼光,但是由于欠缺适当监管制度、定期评估和违规罚则的机制,使协调工作失效。要落实已宣布的原则,仍有待有效的及灵活的实际执行办法。
168. 有关此方面的积极经验,或许能以《巴塞尔公约》为例,它制订了有关处理危险废弃物的通报、标准和管控机制。另外,具约束力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公约,条文包含现 场视察的规定,以确保公约的有效执行。再者, 感谢制定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藉著《蒙特利尔议定书》而得以落实并修订了条款, 使解决臭氧层变薄的问题得见曙光。
169.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和有关土地沙漠化的问题,进展可说是乏善可陈。至于气候变迁方面,进展也相当有限。有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则需要人真诚、勇敢和负责任地面对问题,尤其是那些握有较大权力,而造成污染最严重的大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里约 + 20」(里约热内卢2012)颁布的文件内容广泛,却无实质效用。国际协商未能取得重大 进展,原由在于有些国家将本国利益置于全球共同利益之上。那些因我们的隐瞒实情而受害的人,将不会忘记我们的埋没良知和欠缺承担。即使在准备撰写本通谕之际,辩论日益剧烈。我们身为信徒,应向天主祈祷,祈求目前的讨论能有积极的成果,不会因我们不明智的躭搁 延误,而祸延子孙。
170. 减低污染气体排放的某些策略,要求各国分摊环保所需费用,然而,资源贫乏的国家与较工业化国家相比,负担将会加重。事实上,强制执行此类措施是变相惩罚最需要发展的国家, 是假环保之名行不义之实,最终变成穷人付费。再者,由于感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需要相当长时期,即使现在已採取紧急的应对手段,一些缺乏资源的国家的经济已饱受打击,需要得到援助去适应因气候变迁而产生的影响。在此前题下, 国际间需要订定普遍性的和特定性的责任归属。正如玻利维亚主教团所说:「那些不惜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既得利益的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应为 他们一手造成的问题,负起更大的责任及解决问题。」
171. 买卖「碳排放额度」的措施可导致新的投机方式,对减少全球的污染气体排放却无济于事。 美其名为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看似提供一个快捷简易的方法,却排除了目前环境中最需要彻 底改革,只是让一些国家和地区钻漏洞,继续过度地消费。
172. 对贫穷国家来说,优先要务是消除极度贫穷,促进人民的社会发展。同时,他们需要意 识到国内某些特权阶层可耻的消费程度,并更有效地打击贪腐。与此同时,贫穷国家需要发 展低污染的能源产品,但是此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那些不断污染地球,藉此令自己迅速发展的国家的援助。贫穷国家若要善用丰富的太阳能,需要建立机制和获得补贴,令其得到技术转移、技术协助和资金支援,同时,也要尊重各国的实际情况,因为「很多时候,各国『基础 建设』的设计,是否与其所需相符,未必有足够评估。」相较于气候变迁的风险,太阳能装置成本较低。无论如何,首要的还是伦理上的抉择,及基于所有人类之间的精诚团结。
173. 制订强制执行性的国际性协议是刻不容缓的,因为某些地方政府机关未必总能有效地介入及执行协议。国与国之间应尊重彼此的主权, 并达成具共识的协议,以防范可能会令所有人受 害的区域性灾难。我们需要全球性的管理规范来强加义务,以及防止不可接受的行为,例如: 势力庞大的公司倾倒污染废弃物,或设立污染性的产业于其他国家。
174. 我们也要提到海洋管理系统。虽然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公约确实存在,但是内容支离破碎, 而且缺乏严格机制的规章、管控及罚则,彻底削弱了公约的效用。处理日趋严重的海洋垃圾问题 和保护国际公共海域的安全,两者均极具挑战性。最后,我们需要达成共识,定一个协议来管理「全球的共同利益」的完整范围。
175. 阻碍订定根本解决方案来扭转全球暖化的心态,也同样妨碍消除贫穷。我们需要一个更负责任的全面性方法去应对这两个问题:减低污染 和发展较贫穷国家及地区。二十一世纪沿用过去流传下来的管理制度,但是已感受到国家的力量减弱,主要成因是跨国的经济及金融体系已凌驾政治之上。在此情况下,必须成立更有权威及有效率的国际性机构,其功能职位由各国政府协商公平委任,并获赋予制裁的权力。本笃十六世秉 承教会的社会训导,肯定:「为管理全球经济; 为振兴受危机打击的经济,以免它继续恶化,并 导致更严重的失衡;为及时实现全面裁军,保 障粮食与和平;为保证环境和移民管理;迫切 需要有一个真正的世界性政治权威,我的前任 真福若望二十三世已给它划出了一个轮廓。」外交工作方面亦重新重视发展国际性策略,以应对预期可见之影响全球的严重问题。
II. 为制订新的国家和本地政策进行交谈
176. 不只是国与国之间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就算是在较贫穷国家之内,也有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情况。因此有需要分辨其各自不同的责任。与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关的问题,再也不能单从国与国 之间不同的看法著手,更应关注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政策。
177. 鑑于人确实可能滥用其能力,各个国家再不可忽略在其境内的计划、协调、监督及执行的责任。社会如何能在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 计划和保障它的未来?法律是其中一个监管和 协调的权威源头,在以大众福祉为前提下,法律可明文规定可接受的行为。一个健全,成熟和独立自主的社会,必须作出一些与下列事项相关的规范:愿景与安全、建立制度、及时执法、消除贪污、有效回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副作用及适度介入以防止具潜在或不确定风险。对商业活动减少污染的法理依据,日渐增多。然而, 政治和组织架构存在的目的,不只是为防止不良 的行事手法,也是为促进良好的行事方式;激发创造力,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并鼓励个人或团体的创新。
178. 只关心即时成效的政府,在人口中的消费阶层的支持下,只会以增进短期成长为目标。为回应选民的诉求,政府极不愿意推行 可影响消费水平和造成外来投资风险的措 施,以免引起公众不满。具远见的环境议 题,本应涵盖在政府公共政策内,却因政权 的短视而拖延了。我们忘记了「时间阔于空间。」我们若执行政策,而不抓紧权位,将总是更具成效。在困难时刻,能高举崇高的原则,以大众的长远福祉为依归,真正的治国之道 始得以发挥。在建设国家时,政治掌权者要能承担这项职责,诚属不易。
179. 在某些地方,已成立合作社共同开发使用再生能源,除了确保地方的自给自足,甚至可出售剩馀能源,这简单的例子显示出:即使目前的世界秩序无力承担责任,本地的个人和团体却可有所作为。他们能激发更大的责任感、更强的团体感、更乐意保护他人、启迪创造的灵感和深爱这块土地。他们也关心未来会留下些什麽给后代子孙。这些价值观深深植根于原住民中。有时由于贪腐使执法不力,公众压力有助带来果断的政治行动。透过非政府组织和中介团体的协调, 社会必须向政府施压,要求制订更严格的规章、程序和监管措施。除非公民可管制政权──在国家、地区和市政方面,否则无法控制对环境的损害。若能与邻近地区达成协议,支持相同的环境 政策,本地立法则会更有效力。
180. 每个国家或区域各有其问题和局限,没有一套良方可适用各处。事实上,因应政治现实, 只要具约束力的承诺能同时逐渐成形,并被接纳,採用过渡性的措施和科技是无可厚非的。与此同时,在国家和地区方面,尚须多加努力, 例如推广节约能源的方法。这包括优先选择可将能源效益提升至最高和减少使用原材料的工业生产模式;从市场上除去能源效益较低或污染性较大的产品;改善运输系统;兴建和维修建筑物时,鼓励以减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水平为目标。 地区性的政治活动也可以改变消费习惯、发展 废弃物处理和回收的经济活动、保护特定物种、规划多元化农业和农作物交替种植。为改善较贫 穷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益,可藉投资农业基础建设、加强地区或国家市场的组织、设置灌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等等。为保障小生产商的利益和保护本地生态系统免受破坏, 可鼓励建立新形式的合作社和社区组织。的确, 可以做的真的很多!
181. 有关气候变迁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应随政权的转移而改变,所以政策的连贯性是必要的。达到政策目标需要时间和即时的经费,却未必能在一届的政府任期内得到可见的成效。这是为什麽,若没有民众和社会机构给予压力,政治当局常不愿意介入,何况尚有紧急的问题要解决。从政者若愿意承担这些责任及相关的支出, 将无可避免地与现今经济和政治以短期利益和成效为目标的心态相衝突。假若从政者勇敢而 有胆识,会为天主赋予他们的人的尊严作见证, 并留下一个忘己为人的模范。我们极需一个健 全的政治体制,有能力改革和协调不同的机构, 具有良好的办事方式,克服不正当的压力和官僚作风的懈怠。然而,若没有相称的目标和价值, 或没有真正又具深度的人文主义 ── 能巩固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气度恢弘的社会,即使是最完美的机制也会崩溃。
III. 交谈与决定的透明度
182. 若要评估商业投资和计划对环境造成的衝击,需要能自由交流意见及具透明度的政治协商过程。另一方面,若有利益输送,或隐瞒计划中 对环境的实质影响的贪腐行为,通常会提出似是 而非的协议书,无法提供完整报告,且让人不能深入研究讨论。
183. 环境影响的评估,应该优先于商业计划案, 或特殊的政策、计划或方案的制定。环境评估自 始就应是整个过程中的一部分,而评估的进行应是跨学科的、具透明度的和不受任何经济或 政治压力左右。评估应涉及到工作条件的研究, 须考量对人的身心、本地经济和大众安全的可能 影响。若能评估各种潜在可能的情况,及为纠 正不良影响所需的额外投资,经济回报的预测将 会更贴近现实。不同利益之相关者应总能达成 共识,并提出多种方案、解决办法和替代方案。 本地居民在参与评估中应佔一席特别位置,他们 关心自己和子女的将来,及考虑以超越即时经 济利益为更长远的目标。我们要停止以「介入」 的思考模式来保护生态,为要给予相关人士作政 策上之思考及辩论的空间。为使相关人士能积极 参与,他们必须完全知晓计划的内容、风险及可能性等资讯;参与者不只参与初步的决定,也参与包括所有后续的行动和持续的监测过程。在有关科学 和政治的讨论中,需要公开透明,不应只限于某项 特定计划在法律上是否容许的讨论。
184. 当我们面对极可能影响现代和未来人民福 祉的潜在环境风险时,订定决策必须是「需要衡量各种不同政策下可预见的利弊。」特别是当某项计划可能消 48 43598 48 21257 0 0 3714 0 0:00:11 0:00:05 0:00:06 4744耗更多天然资源、导致更高的气体或液体排放水平、增加废弃物;或严重改变地貌、改变受保护物种的栖息地或公共空间等等。某些未做通盘考量的计划,会因著不同因素,深远地影响该地区的生活质素,例如未预估到的因素:噪音的污染、视野的狭隘、文化价值的丧失、使用核能源的影响。以短期获利和个人利益为优先的消费主义文化,很容易使权力变成橡皮图章,或对大众隐瞒资讯。
185. 在商讨合作方案时,需要多多提出问题以分辨是否真正有利于整体的发展。成果是甚麽? 为什麽?何地?何时?如何?为谁而做?风险是什麽?成本是什麽?谁支付?如何支付?在分辨评估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更优先的。例如:我们知道水资源是珍贵和不可少的资源, 更是行使其他人权的先决条件中的基本权利。这不容争议的事实凌驾于任何地区的环境衝击的评估。
186. 1992 年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声明:「当有可造成严重或不可逆转的损害的威胁时,不可藉词缺乏全面的科学确定性,而延迟推行具成本效益的措施来阻止环境恶化。」此预防性原则可以保护最弱小者,及那些在捍卫自身权益和 搜集确切证据方面能力有限的人。即使缺少无可置疑的证据,若客观的资料显示可能会出现严重和不可逆转的损害,此一计划应予以停止或修 订。在这种情况下,应先举证说明,提出客观及具决定性的论证,证明所建议的活动,不会对环境或该处居民造成严重伤害。
187. 这不表示应该反对任何可改善生活质素的创新科技,而是指出利益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当有重大的新资料出现时,所有涉及利益者应参与重新评估,结果可能是终止现有的计划,修订 现有计划或考虑其他可行建议。
188. 有些环境议题是不容易取得广泛共识的。我想重申的是,教会不会解决科学上的问题或取代某些政策。但是我关心的是推动公开坦诚的讨论,使大众的福祉,不会因特殊利益或意识形态而受损。
IV. 政治和经济为人的成全而交谈
189. 政治不可受制于经济,经济也不可受制于追求效率的科技思维。今天,为了大众的福祉,政治和经济急需进行坦诚的交谈,以 服务生命,特别是为服务人类的生命。不惜任何花费救助银行,迫使大众付出代价,并放 弃承诺检讨和改革整个制度,如此一来,只是再次肯定金融系统的绝对权力 ── 一个没有未来的权力,只会在缓慢、昂贵和表面上的复原后,造成另一个新的危机。2007- 2008 年间出现的金融危机原本是个契机, 为建立更重视伦理原则的新经济系统,并发展 新方法去规范投机性金融手法和虚拟财富。然而,此次危机处理却未包括重新思考那已经过 时却仍规范这个世界的准则。因为生产未必是理性的,通常与经济变数环环相扣;而经济变数分配的产品价值,未必与其真实价值相等。这经常导致商品的生产过剩,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衝击,对地区经济也带来负面后果。金融泡沫化易于形成生产泡沫化。实体 经济的问题并没有被人以认真严格的态度来面 对,然而唯有实体经济才能使生产多元化、改善生产、帮助公司良好运作,令中小型企业能有所 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
190. 必须谨记,「统以金钱来衡量成本与效益根本不能确保环境受到保护。自然与人类环 境是属于那些不能凭市场力量来保障的公共资 产。」我重申,我们必须抛弃市场万能的观念 ── 认为只要增加公司或个人的利益,问题便能迎刃而解。然而,要那些沉溺于追求最大利润的人停下来,反思他们对环境的损害会祸延子孙,是否实际?当人们将利润视为唯一考量, 就不会考虑大自然的週期性和兴衰,或可能因人的干预而严重受损的複杂生态系统。况且,生物的多样性顶多被视是可以大肆取用的经济资源储备;人们没有严肃地思考万物的真正价值,及 其对人和文化的重要性,或穷人的忧虑和需要。
191. 每当提及这些问题时,总有些人的反应是指责他人非理性地试图阻碍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然而,我们应加强此信念,相信减缓生产和消费的步伐也可成就另一种形式的进步和发展。促进天然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不是浪费金钱,相反,它是在中期时段就能够带来其它经济效益的一种投资。假如我们更宏观地看整体情况, 将可发现,更多元化和更创新性的生产模式, 能降低对环境的衝击,确是非常有利可图。这意味著对众多的可能性保持开放态度,不会压抑人的创意和追求进步的理想,反而是将这股力量导入新的途径。
192. 举例来说,一条更具创意和方向正确的生产发展之路,可纠正目前存在于以下两者之间的差距 ── 科技投资过度集中于消费方面和缺乏投资于目前人类家庭应该解决的急迫性问题。 依循这生产发展之路,可衍生出明智有益的再使用、再翻修,及再回收的方法,另外也能改善城市的能源使用效率。生产的多元化充分地提供机会,造就人类展现创意及新发明,同时可保护环 境,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此创意是人类最尊贵的人性特质的有力表现,如此,我们就是在一个更广泛的生活质素概念之下,明智地、勇敢地、负责任地大力推动一个可持续和公平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若纯粹为得到新的消费产品和快速回报,不断寻求掠夺大自然的新途径,就人类而言,既缺乏价值和创意又更肤浅。
193. 无论如何,可持续发展在某些情况下会带来新的增长模式;而在另一些情况下,面对过去 几十年贪得无厌和毫不负责任的增长,我们应及时考虑订定合理限制,甚至将步伐倒退,以箝制增长。当某些人仍无法有尊严地生活时,那些不断消费的习惯和破坏性的行为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现在是时候要求世界的部分地方接受增长 减少,为提供资源予其他地方,使其可健康地增 长。本笃十六世曾说:「科技先进的社会必须准 备好,鼓励大家过较简朴的生活,透过减少能源的耗费,并改进能源的使用效率。」
194. 若要推动进步的新模式,先要改变「全球发展的模式」。这意味著,要负责任地思考「经济的意义和目的,并随时修正失调的运作和错误的运用。」中期性地达到保护大自然和经济利益之间,或维护环境和进步之间取得平衡,是不足够的。半途自画的措施只是拖延将无可避免的灾难。简单来说,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何 谓「进步」。科技和经济发展若不能带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及整体性的更高生活质素,便称不上是进步。事实上,在经济增长中,人的实际生活质素是下降的──由于环境的恶化、食物品质的低劣,或是资源的耗尽。在此前题下,谈论持 续增长通常成为转移注意力和提供藉口的技俩; 此举则将生态语言和价值,纳入财经和科技中心论的范畴内,经常使商业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沦为一连串的市场行销和形象改善的手段。
195.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经常罔顾了其他因素, 正反映出对经济概念的误解。认为只要增加生产,就毋须顾及是否牺牲了未来的资源或是否有 益于环境;只要砍伐树林能增加出产,就毋须 计算土地沙漠化带来的损失、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或者污染的增加。简而言之,商业机构的计算和支付,仅是整体成本的一部分,以藉此谋利。惟有在「取用公共环境资源时所涉及的经济 和社会成本,能让人清楚透悉,并全由用者自 付,而不是由别人或下一代承担」,那些行为才是符合伦理的。不论资源是由市场分配或是由国家中央规划,均应以逻辑推论作工具提供实 况的纯统计学分析,以符合目前的需要。
196. 政治方面又怎样呢?让我们谨记「辅助性 原则」 ── 给予社会每一阶层自由地发挥才能, 同时要求掌握大权者为了大众福祉而负起更大的责任。目前出现的情况是部分经济部门掌握比 国家本身更大的权力,未考虑到,没有政治的经 济并不具正当性,因为在面对当前危机的不同范 畴时,将无法优先考虑其他处理方法。这种毫不 关心环境的心态,与冷漠忽视社会裡弱势族群的 心态相同。「目前盛行的模式裡,只以成就和自 力为重,所投放的资源并不相似要帮助缓慢、弱 势或天资不高的人,使他们在生命中有上进的机缘。」
197. 我们所需要的政治运作应是具有广阔的愿景,具备崭新的、整合的及跨学科领域的能力来处理各项危机。很多时候,政治本身因为腐败和缺乏健全的公共政策而失去公信力。若在一个地区,国家没有履行应尽职责,某些商业集团会假捐助之名,掌权为实,自视身居超然 地位,毋须遵守某些法规,甚至容许各种有组 织罪行、贩卖人口、毒品交易和暴力行为,致使将难以根除此种种不法行为。若政治运作未能打破此谬误的逻辑,仍然卷入无关紧要 的讨论中,我们将继续逃避面对人类的最大 问题。以真正改变为目标的策略,需要重新全盘地思考整体的过程,因为只考虑几个表面的生态因素,而不质疑现今文化背后的逻辑基础,并不足够。健全的政治运作应能接受这挑战。
198. 谈到贫穷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时,政治和经济惯于互相指责。我们希望两者能承认自己的错误,为大众的福祉寻找互动的方法。当某些人只考虑经济利润,另一些人则只想紧握或扩 张权力时,留给我们的是衝突及虚假的协议, 而在其中双方最不在意的事,是有关爱惜环境或是保护最弱势族群。由此可见,「合一胜过衝突」是千真万确的。
V. 宗教与科学交谈
199. 没有证明指出实验性科学能完全地解释生 命、受造物及现实世界的相互影响,因为这种论 述会违反实验性科学自己方法论的限度。若我们 只局限在实验性科学方法论的范围内作出推论, 那就只能腾出少许空间留予美学、诗词歌赋,甚 至是对事物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的合理掌握。我想补充一点:「其实宗教经典在每一时代都有其 意义,并有持久的力量,打开新的视野,激发 思维......。只因为一些著作具有宗教信仰的背景 而加以驳斥,是合理和开明的做法吗?」若认为伦理原则纯粹是抽象而脱离现实环境的,这想法就过于简化了。即使伦理原则是以宗教语言来表述,这也无损其在公开讨论中的价值。既然能够以理性来理解这些伦理原则, 伦理原则也总会再以不同的样貌出现,又陈明 于多种语言中,那麽,宗教语言当然就包括在内了。
200. 如果人类迷失方向,忘记使人和平共处、乐于牺牲及善待他人的这些主要生存动机,任何声称来自科学的技术性解决方案,都会无法解决 世界现今的严峻问题。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呼吁 信徒们,好使他们在信仰上裡外相应,生活不与 信仰抵触;我们需要鼓励信徒们,向天主的恩宠 经常开放,从自己对仁爱、公义与和平的信念最 深处不断地汲取力量。倘若由于我们过去误解了 我们的原则,导致我们将摧残大自然合理化了, 以致对受造界蛮横霸道,参与战争、不义和暴力 的行为,我们信徒们必须承认我们未忠于我们应 该守护的智慧宝库,在不同的时代,文化上的 局限经常影响人对这些伦理和精神宝库的认知, 正是藉由不断追本溯源,不同的宗教人士才能回应今天的需要。
201. 大部分世人自认为是有宗教信仰。因而应有助于跨宗教的交谈,以为保护大自然、守护穷人,或是建立彼此尊重和友爱的网络关系等。不同领域的科学之间同样需要交谈,因为每一种 科学都可能趋于局限于自己的语言之内,而科学的专门化导致某种程度的孤立,并绝对化自己范畴内的知识,这一切都阻碍我们有效地应对环 境问题。不同的生态保护运动之间出现意识形态 上的衝突也非罕见,故亦需要有开放和彼此尊重 的交谈。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要求我们大家关注大 众的福祉,在交谈之路上,我们需要具备恒久忍耐、自我克制和慷慨大方的心态。永远谨记「现实比观念更重要。」
为我们大地祈祷的经文
全能的主,祢临在于宇宙万物,
以及最卑微的受造物中。
祢以祢的柔和温婉笼罩天地万物,
求祢倾注祢爱的力量,
使我们能够保护生命及美善。
求祢使我们满溢平安,
好让我们能够彼此以兄弟姐妹相待,
而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哦,弱小者的主,
请助我们拯救这世上被抛弃和被遗忘的人,
他们是祢的眼中瑰宝。
请癒合我们的生命,
好让我们能保护世界,而非从中掠夺,
好让我们能播种美善,而非污染破坏。
求祢打动那些只因贪图利益
就牺牲弱小者和大地的人的心。
求祢教导我们
发现万物的价值,
默观祢的化工时讚叹不已,
并承认在迈向祢永恒光辉的旅途上,我们与每一
个受造物都是紧密相连。
我们感谢祢天天与我们同在。
在我们为公义、仁爱及和平的奋斗中,
求祢支持我们。
海鸥传信致力于基督福音的传播,我们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所以平台会严格注明原作者或出处(实难确认作者的除外)。如文字或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告知小编,小编会在12小内撤下!如其他公共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来源: 愿你受赞颂
文字整理:海鸥传信
本文编辑:德兰之爱
-END-
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