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鸥*福音分享】5月7日 复活期第四主日(国际圣召祈祷日/善牧主日)

2017-05-07 海鸥传信
戳上面的“海鸥传信”关注我们哦!




1

 福音

恭读圣若望福音 10:1-10


  那时候,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不由门进入羊栈,而由别处爬进去的,便是贼,是强盗。由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给他开门,羊听从他的声音;他按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并引领他们出来。当他把羊放出来以后,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随他,因为羊认得他的声音。羊决不跟随陌生人,反而逃避陌生人,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耶稣给他们讲了这个比喻。他们却不明白他所讲的是什么。于是,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我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前来的,都是贼和强盗;羊没有听从他们。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到草场。贼来,无非是为偷窃、杀害、毁灭;我来,却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



2

释义

今天的福音是著名的「善牧言论」的前半段。「牧者」是以色列民族非常熟习的概念:在旧约中天主常自称或被称为牧者(创四八15;四九24),默西亚也被称为牧者(咏七八70-72),梅瑟和达味也都曾被称为牧者(则三四23;依六三11),福音中耶稣也屡次采用羊群和牧者的比喻(谷六34;玛九36)。这段经文描述真牧人与羊群之间亲密的关系:他认识他的羊,知道每只羊的名字,按着他们的名字呼唤他们,羊也认得他的声音,他走在羊的前面,羊群安心信赖地跟随他。

耶稣说自己是羊的门,说明了二件事:(一)谁若愿意到羊栈内牧养羊,应该经过耶稣,也就是说,是耶稣授与管理羊群的权炳(耶稣曾对伯多禄说:「你喂养我的羊群」(若二一15-23))。(二)羊若不经过耶稣,也不能找到草场,这「草场」是指天主的国,也是耶稣所立的圣教会,羊在这里才可获得安全,获得天主儿女的自由。

「可以进,可以出」是一句希伯来民间的成语(户二七17,申二八6,撒上二九6,咏一二一8,则三四13等),表示信友在天父的家里,过的是儿女的生活,而不是奴仆的生活,与耶稣的生活一样,就是保禄所说的:「梅瑟在天主的全家中的确忠信,不过他只是臣仆,为给那当要宣布的事作证;但基督却是儿子,管理自己的家;衪的家就是我们」(希三5-6



3

经文分析

教会的弥撒经书把复活期第四主日的福音,按着时序编排如下:甲年为若十1-10;乙年为若十11-18;丙年为若十27-30。三段福音的内容都围绕着「善牧」的主题,人们也习于称复活期第四主日为「善牧主日」。

就诠释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安排并不利于对经文的了解,因为现有的分段方式并不是以经文意义为基础:若十1-18原是前后相连的经文,却被按照长度平均分成两段,分配在甲年和乙年诵读,而丙年的经文原本就是在另外的脉络之中。就经文的文学形式和内含意义而言,若十1-6是一个「牧人和羊」的比谕,而7-18节则是上述比谕的寓义式的诠释。本来最理想的方式是118节一起诵念,如果为了避免明年重复这段经文,而一定要分成两部分,笔者建议在甲年只读「牧人与羊」的比谕(1-6),至于比谕的寓义式的诠释(7-18)则保留到乙年诵读。笔者根据这个理由,在此仅针对若十1-6略做阐释。(当然,这个建议纯粹是基于释经学的观点,欢迎礼仪或信理神学专家或任何人提供不同之观点,彼此讨论。)


4

比喻和具体的生活情境关系密切

「比谕」是福音以及犹太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类型,特色是直接由生活经验取材,藉助生动的图像传达一些特定的意义。由于比谕中的材料是取自于讲者和听者共同熟习的生活环境,因此当时的听者对于比谕的含意自能心领神会,无需画蛇添足地加上任何解释。但是,由于我们和耶稣生活的时代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时空差异,因此我们必须先对比谕本身略做说明。


5

善牧比喻的生活背景

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多以游牧为生,牧人和羊的关系就是他们每日的生活情况。牧人寻找水草丰美的旷野处牧放羊群,并就近围起羊栏。每天入夜时,许多小羊群被牧人赶入羊栏,由守卫在羊栏门口看守,牧人则另外睡在帐棚内。我们的经文似乎暗示,许多牧羊人共有一个畜栏。天亮时,牧人经过门进入羊栏走向羊群,呼唤「自己」的羊,把牠们领出来牧放。这是比谕的核心部分,也是正常的情况(若十2-4)。


6

牧人和窃贼的对比

若望福音的作者给这个比谕安放了一个阴暗消极的叙述「框架」:在第1节和第5节中说到,在牧人之外还可能会有贼和强盗,他们会在夜里潜入羊栈,企图窃取羊只。因此形成了一个牧人和窃贼的对比:牧人由门进入羊栈,看门的守卫给他开门;窃贼则不是由门进入,而是由某处爬入羊栈。牧人按着名字呼喊他的羊,羊认识他的声音,牧人把羊领出羊栈,并且走在前面,不时发出亲切的呼唤声,羊群则跟随着牧人来到草场;盗贼的声音,羊却不认识,因此不但不跟随他,反而因害怕而四处逃窜。


7

善牧比喻在犹太传统中的背景

这个比谕对犹太人而言是浅显易懂的,因为在犹太传统中,类似的比喻不可胜数。旧约圣经不仅一再地用牧人和羊来表达君王和人民的关系(撒下五2),更用来描述天主和人民的关系(咏二三)。若望福音中这个「牧人与羊」比谕,也是在这个传统背景之下,讲述耶稣基督和若望团体(教会)的关系。


8

若望团体的自我意识

若望团体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羊群,常常面临各种危险迫害,但是他们却自称是天主的儿女(若一12;十二52;若壹三1),有最好的牧人  耶稣基督。这个牧人是「唯一的」,除他以外都是贼或强盗。他们和牧人的关系就如同耶稣和天父的关系一般:耶稣是「父怀里的独生者」(若一18),耶稣也是天主儿女的唯一牧人。他们是已经得到救援的团体,只认识一个牧人,这个牧人认识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把他们由世界中呼唤出来、聚集在一起,成为「属于他的人」(若十三1)。他们跟随牧人耶稣走上救恩之路,跟随他回到父家,他走在前面「给他们预备地方」(若十四2)。



10

综合:比喻的根本教导

这个比谕的最后一句话,是一个未来式的时态,若按字面翻译应该是:「羊『将』不跟随陌生人,反而『将』逃避他,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这个时态使比谕得到一个超越时空的幅度:救援的实现在于召叫与听从,也就是经由宣讲和接受天主圣言。任何时代的信仰团体都面临若望团体曾经面临的危险,任何时代都有假先知(参阅:若壹四1-6)。信仰团体要认真的宣讲和聆听天主圣言,同时也要谨慎的分辨真实的和虚假的宣讲者,方能确保得到真正的救恩。


10

分享

1、靠着山穴堆起的石头作矮围墙,以能够开关的栏栅作“门”,便是羊栈。晚上牧人把羊群赶入羊栈后,派一个人去看守;看守者整夜挡着门口,作了门的一部分。新约中有类似的象征,如门、看门者、钥匙、道路。它们的共通处是:可进可出、开启、关闭或终止来往的道路。其延伸意义是释放人或囚禁人。按照耶稣的意愿,这些是好的象征,因为羊群得到善牧的保护,便感到平安;相反,那些受罪恶影响的心灵,只感到被囚禁,等待天主释放他们。

    2、与牧羊人相处久了,接触多了,连羊也会渐渐地熟悉牧羊人,听出他的声音,甚至辨别他的脚步声。耶稣是我们的善牧,身为基督徒的我们,也应该长时间地与他共处,密切地与他交往,专心地聆听他,潜心与他交谈,慢慢达到心有灵犀的奇妙境界,如此,我们才能够熟悉并辨认出耶稣的声音,并能在生活中感受他的临在。今天问问自己,我是否能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噪音中辨别出耶稣的声音?我是否会随便跟着“陌生人”的声音到处跑?








更多阅读

  1. 【每日福音】(内含音频)5月6日复活期第三周 星期六

  2. 【每日福音】(含音频)5.5 复活期第三周 星期五

  3. 【每日福音】(内含音频)5月4日复活期第三周 星期四

  4. 【海鸥*福音分享】(内含音频)5月3日复活期第三周 圣斐理伯与圣雅各伯宗徒庆日

  5. 【海鸥*福音分享】(内含音频)5月2日复活期第三周 圣亚大纳修(主教、圣师)(纪念)



    本文来源:天主教耶稣爱你网

     本文整理:德兰之爱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使更多的人关注!


嗯,好的,点击下方“二维码” 即刻关注!!


“海鸥传信”致力于基督福音的传播,我们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在此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因此平台会严格注明原作者或出处(实难确认作者的除外)。如文字或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告知小编,小编会在12小内撤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