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视频】岩石可以开花——西儒利玛窦

2018-04-13 海鸥传信

文章来源“科学松鼠会 重新编辑/海鸥传信




纪录片:传奇神父利玛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29a4l5tm&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来源 | 网络

重新编辑 | 海鸥传信

利玛窦(意大利语: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原名中文直译为马泰奥·里奇,利玛窦是他的汉名,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国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1610年5月11日,因病卒于北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皇帝允许了一个外国人在中国领土安葬。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西方传教士的身影,他们不远万里,怀着异象和梦想来到中国,传扬上帝的福音。利玛窦可谓是传教事业的先驱。他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是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1610年5月11日,大明万历三十八年,一位身穿中式儒服,留着长须的西洋人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五十八岁。他死后,由万历皇帝御准,赐葬于平则门外二里沟,葬礼由徐光启主持。这个人就是被称为“泰西儒士”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

利玛窦在华居住长达27年,为中国带来了欧洲先进的数学、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同时他学习汉语,以学问同中国士人结交,研究并翻译中国典籍,第一次向西方世界介绍东方还存在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国,从而使中国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日本研究者平川佑弘称他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巨人”。

▲马丁路德与《95条论纲》

宗教改革之风

利玛窦,原名马提欧·利奇(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城(Macerata),利奇家族是城中名门贵族。今天的马切拉塔城有新城和旧城之分。旧城位于两条河流中间的山丘上,保留有许多中世纪的建筑,城中第一所大学建立于公元1290年。

利玛窦出生时的意大利依然是文艺复兴的重镇,天才辈出,但已经接近辉煌的尾声,拉斐尔已经在三十二年前辞世,米开朗琪罗虽然还在雕刻大理石,但已经是惧怕死神、烦恼日多的八十老者,文艺复兴的精神已经不复存在,就连人们的信仰也处在危机之中。

当时的意大利在政治上由西班牙控制,但在宗教上教皇仍然是最高权威。教皇国已经存在了近千年,鼎盛时期的教皇曾统治了欧洲,连各国君主登基也需要经过教皇的认可。此时的《圣经》是用拉丁文书写的,只有受过教育的教士才能阅读和解释,教会由此掌握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教会的富有和腐败、赎罪券和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引起各国的强烈不满。

1517年德国的神学博士马丁·路德在维滕堡大学的教堂门上贴出了自己的质疑,主张“因信称义”,每个人都能因为真诚的信仰获得灵魂的救赎,从引起了“雪崩”反应,北方国家纷纷成立“新教”,拒绝承认教皇的权威。

▲利玛窦与徐光启

耶稣会的创立

作为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因应,在天主教国家也兴起了“反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领袖们组织各种修会探讨改革教会事务,其中最为精锐的一派,就是依纳齐奥·罗耀拉(Ignacio de Loyola)组织的“耶稣会”。罗耀拉创立耶稣会的目的,不仅在于成员自身的心灵修养,而且还包括他人的灵性塑造。耶稣会致力于通过传教和从事教育工作“弘扬上帝荣光”,会员的选择标准,除了具有神学学位之外,还必须获得一门人文或科学课程大学文凭。因此耶稣会以宗教和人文教育闻名欧洲和海外,创办许多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因而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耶稣会的成立对利玛窦和他的家乡也产生了影响。马切拉塔市有一位名叫奔切别尼的德高望重的老师,他于1559年辞去学校职务加入耶稣会,学生家长们苦苦挽留,最后和耶稣会罗马总部达成协议,市民们筹资在马切拉塔市开办一所耶稣会学校,而教会将指派奔切别尼去该校执教。这所学校于1561年开办,培养了许多著名的耶稣会士,他们“雄飞五洲”,其中不少人奔赴印度、澳门、中国大陆和日本等地传教,体现了耶稣会“世界主义”的远大理念。

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带到东方

利玛窦青少年时代就在耶稣会学校读书,16岁时来到罗马学习,1571年加入耶稣会,1572-1577年受业于罗马学院。和众多的耶稣会士一样,利玛窦在罗马受到了文艺复兴以来新兴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主义的熏陶(当时的意大利在欧洲是最负盛名的),对于传统的“七艺”( 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也毫不懈怠,这让他得以在北京向宫廷乐师传授西洋琴的弹奏技巧和宗教乐曲。除了拉丁语,利玛窦还学习了希腊语,并到西班牙、葡萄牙旅行时和当地人交往,掌握了这两国语言。学习语言的天分对于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事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利玛窦在罗马学院授业恩师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格里高利历(即现行公历)的制定者克拉维乌斯(Christopher Clavius,1538—1612)。

克拉维乌斯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1555年加入耶稣会,1565年开始终身执教于罗马学院。虽然他是哥白尼天文学说的坚定反对者(这也是教会一度“政治正确”的官方态度),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凯撒于公元前46年颁布的儒略历进行改进,并一直沿用至今。

克拉维乌斯是天文观测家第谷的挚友,比他小8岁的伽利略也对他非常尊敬,和他讨论过望远镜中的新发现。利玛窦启程前往东方传教士,就随身携带着克拉维乌斯注解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罗马学院所传授的天文、历算知识,使利玛窦及后来的汤若望、南怀仁等耶稣会士受到明清两代朝廷的重用,虽然他们在西方称不上是科学家,却把最新的科学知识带到了东方。

1577年,25岁的利玛窦和东方传教团的同伴一起告别了罗马,在出发前他们接受了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的祝福。在离开这个被他称为“母巢”的城市时,利玛窦感觉他将永别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了。行色匆匆的他甚至没有返回家乡看望父母,自那以后,世界成为他的家。

文章来源“科学松鼠会”,原文标题:《智慧树的果子——写在参观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纪念展后》

如需转载请注明



扩展阅读


【历史真相】中国人用的农历来之哪里?央视这样说

【海鸥*历史真相】利玛窦与天主和上帝之名的翻译

【海鸥*历史真相】央视视频:汤若望用一架钢琴让皇帝皈依天主教

【中梵】中梵这项最重要文化交流获梵蒂冈重要人物力挺!

【海鸥*历史真相】第一位把钢琴带入中国的竟然是他

【历史真相】中国人用的农历来之哪里?央视这样说

【海鸥*历史真相】利玛窦与天主和上帝之名的翻译

历史的真相—哥白尼

海鸥传信致力于基督福音的传播,我们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所以平台会注明原作者或出处(实难确认作者的除外)。如文字或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告知小编,小编会在12小内撤下!如其他公共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