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5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中梵关系」意味着什么?中国教会如何面对未来?

2018-05-02 海鸥传信

来源 天主教在线  重新编辑/海鸥传信


「中梵关系」意味着什么?中国教会如何面对未来?请首先在真相中落地!

 作者:银色地平线

政治运用,是国际外交的主体方式。教会的目的不是政治,但是在牧养天国子民方面,必须面对各种作为政治体的国家,所以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到政治运用。多数情况下,政治运用的直接目的,为实现经济利益和巩固权力的完整,不必然考虑自身是否有利于人类道德以及生命的最后目的——基督内的永福。所以,规避道德和良知的省察,成为政治运用当中最为突出的可能缺陷,因为它已经事实的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危机!

 

当然也必须承认:有时,特别成熟的政治体,会注意到,维系良好的道德秩序,会间接的有利于实现各政治体共同的目的。这突出体现在由美国的政治外交,及其主导的经济秩序给世界人类,特别是曾经落后的亚洲国家,日本、韩国、台湾所带来的真正福祉上!近日听闻曾经暴戾的朝鲜也开始「脱亚入美」融入美国秩序,接受教化,可喜可贺。普世人类,只要是舍得注视压迫中的痛苦,舍得为遭受摧残的良知发言的人,都必须承认:对于美国来说,政治目的不只是利益,也包括道德及相关的人权和良知;也都必须承认和感谢美国在利益之外,为解救世界各国死寂角落里的奴役,为揭露那里的真相所付出的不懈努力!美国真正践行了《教会社会训导》的这句话:「政治是最高形式的爱德,因为它为公益服务」。教宗方济各,2013年9月16日在聖玛尔大之家讲道时引用了这句话,并强调:「一个好天主教徒应该参与政治,我们不能洗手不干」。

 

好了言归正传,既然美国作为一个世俗政治主体,其政治外交和经济运作,都没有回避基督徒之为基督徒的道德使命和揭露真相的使命。那么梵蒂冈,作为基督的奥体——聖而公教会所在地,也作为人类道德的中心,及非政治性主体,是否更应该考虑到最基本的道德与真相有关的问题?

 

我是梵蒂冈广播电台的听众,虽然不算是太忠实的听众,作为一名平信徒,却也深得电台《人格与信仰成长》以及《活的信德》等栏目的栽培。可是,最近梵蒂冈中文电台的一系列报道,却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用中文,谈欧洲人权问题,围绕小阿尔菲一个家庭的危机大费周章;谈叙利亚局势问题,也是围绕已经有国际文明给予积极干预的事情大费周章;唯独对于中国河南、福建两地真实发生的教难,禁止未满18岁公民进教堂事件,没有舍得说一句话!甚至连一个模糊针对的祈祷号召也没有。

 

我当然不是说小阿尔菲事件不是问题,我也不是说叙利亚苦难不是问题,问题是:「发生在中国教会的苦难,也该是一个问题」!难道说只有欧洲的人权是人权,叙利亚的苦难是苦难,印度的贫穷是贫穷,南美的弱势是弱势……唯独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即使把这些灾难都加在一起,那也是「某种模式」或者「某种政策」下必须回避的问题?中国人,究竟是人,还是「某种政策」下寄予理想的试验对象?中国教会究竟是「耶稣的羊栈」还是「传教的市场」?很显然,梵蒂冈中文电台里针对中国教会的今天,所有的只是:分享,见证,喜乐!然而,必须知道:真正能反应今天中国教会实际情况的声音,更应该是训道篇第2章的那句话「我称欢笑为『疯狂』,我对喜乐说:『这有何用?』」。我就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喜乐」;我就不想提那些流于多愁善感和偶然见解,毫无建树的个人见证了;我就更不想提在平凡生活中绝望以后与4个亲子一起自刎的弱女子扬改岚(改为同音字,为避免和谐请谅解)了。难道真的如此确信:真相属于那些夹着公文包,胸怀「东方政策」的「汉学家观察员」?;难道真的如此断言:真相不属于以厄里亚精神的真诚和勇气,守望着中国教会,和这里仅存的、将熄灭的良知的陈日君枢机?!

 

应该知道:真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该被回避,尤其是有关真理和道德的事情。彰明真相都是不轻易的,但却是作为基督徒必须去担负的!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把真相视为真理的基础,他在罗马聖轮法院说过一句话:「无论正义还是爱德都要求在真理中有爱,并且都以寻求真相为基本行为」。他进一步指出「没有真理,爱德便陷入多愁善感之中。爱就成了一个需要任意填满的空壳。爱在没有真理的文化中是个致命的危险,成为情绪和偶然见解的牺牲品,一个被滥用和被歪曲的字眼,以至到后来它的意思刚好相反」,请主内兄弟姐妹们注意:「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没有说爱在没有真理的文化里是一个积极的补充,而是:一个致命的危险」!

 

再来谈谈台湾的问题,事实上,上世纪72年开始梵蒂冈与台湾就不存在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见陈方中、江国雄著《中梵外交关系史》343-347页)。以与台湾「断交」来换取协议之说基本上无从谈起。如果这个「断交」意味着必须从教会结构的幅度抛弃台湾教会,那么这就无异于把台湾教会——这个孩子,挂上十字架!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明摆的事实!是的,台湾教会面临不少危机,教友家庭的民间崇拜最为突出,但是别忘了:台湾教会也有为教会的真正脊梁——隐修会的大力发展!台湾,一个弹丸之地,仅仅加尔默罗会女修会(ROC,非OCD),1980年至今(1954年来台,但是起初不在穹林),已经从穹林到深坑,再到今天嘉义修院的破土动工,即将有三座完善的隐修院!今天中国教会可以找到的最为可靠的关于默观祈祷的加尔默罗会著作,就是穹林隐修院的修女们翻译的!隐修会为什么堪当教会的真正脊梁?那就得回顾一下早在10世纪之前,天主教会落入世俗泥潭的局面时,真正唤醒教会超性生命和先知性勇气的不是什么平信徒运动,不是什么家庭关怀,而是波澜壮阔的「克吕尼隐修运动」!尽管克吕尼运动在当时被称作「改革」,可这是突出的「复古主义」改革,注意:是革除人性对于自由和俗世的贪恋,恢复原始的严苛隐修规则!从价值取向上来说,这与16世纪西班牙加尔默罗会聖女大德兰的「传统主义」改革,完全相同!对于克吕尼隐修运动,欧迈安在《天主教灵修学史》里赞叹到「那是不可思议的、大规模的隐修王国,它在一连数个有聖德、稳重、谨慎、管理才能的院长领导之下,维持了两个世纪以上。所推行的,是有纪律的、有成果的隐修生活,形成教会内最强大的改革力量」,克吕尼隐修运动不仅挽救了天主教会,她的价值甚至一直延伸到世俗社会的审美和文学艺术!针对今天的台湾教会,《天主教教理》1753条的话最为合适:「不能为了拯救一个民族,而把处罚一个无辜的人视别为合法的方法」,所以,无论从对于教会自身的价值,还是从基本的道义上来说,牺牲台湾,都是万万不可的尝试!

 

天主教会从13世纪的孟高维诺,到16世纪耶稣会士利玛窦来中国,在各种「处境化」、「本位化」的尝试里已经用尽了方法。时至今天,我们应该充分理解为什么天主会命令梅瑟带领犹太人出离埃及,而不是试图劝说本身敬畏神明的埃及法郎信天主,何况古聖若瑟曾经为埃及做出卓著贡献,更何况中国主体体制还不如埃及,连神明都不敬畏!在今天必须承认:「利玛窦模式」应该告一段落了,它并没有成功!用科技和其它世俗技术不可能换来真正的信德!事实上,在当时,中国基督徒有一定数量上的皈依,反而在更多情况下,应该归功于那些跟随传教士的欧洲政治体来华以后,进行的社会基础改造和建立的新秩序!在今天,对于「利玛窦模式」至少应该留有的一份反思是:那导致「是就说是、非就说非」(玛窦福音5章37节),仿效保禄在格林多高举十字架的「方济模式」和「道明模式」遭到轻率的否定!其实,方济各会绝无不尊重中国文化的意图,他们保护穷人的利益,抨击沉溺声色、唯利是图的士大夫,他们敢为穷人的尊严发言:人本无需向他人下跪。结果,他们捍卫真理和道德的勇气触怒了官员阶级,才被恶意栽赃,落了个所谓「不尊重文化」的千古骂名!

 

今天,针对中国教会局势的思考,不该是继续「利玛窦模式」,甚至不该试图用有形可见的事务性手段来继续行动!我固然不否认行动的价值,但是更该知道:「行动所不能的终点,是真正彰显祈祷的价值,以待天主超越性工作的开始」!永远应该铭记默观祈祷的主保聖十字若望的劝导:「那些极其活跃,自认为能以宣道和外在的事工赢得世界的人,请他们在这里留意一下,少许纯洁的祈祷,对于天主和灵魂都是更为宝贵的,且更有益于聖教会,即使看来好似人无所事事,实则远胜于其他所有工作的总和」(《灵歌》29诗节引言)。今天中国教会的天主教徒,更应该在祈祷中找到超越世俗权力,奠基于基督内的,完整的「独立人格」;在祈祷中建树超越狭隘民族性,广及人类和永恒的道德视野。在祈祷中充分瞭解基督信仰,「绝不是要人做自己」,而是首先走出小我的精神壁垒,去成为基督的奥体,及在其中找到为真理和整体实际担负的真使命!这即是:心灵深处的出埃及!好明白聖保禄宗徒的话:「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一同受苦,若是一个肢体蒙受尊荣,所有的肢体都一同欢乐」(格林多前书12章26节)。

 

好了,作为一名平信徒,我对于「中梵关系」及中国教会的问题只说这么多,我不想展开宏大叙事以说明更多细节上的问题,因为我不想僭越。

 

大哉!天神聖师多玛斯,大哉!聖十字若望,请为中国教会祈求!


 教廷国务卿谈梵中谈判的进展状况

来源 天主教在线

日前,教廷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在一个研讨会上,做了题为“1978年的三位教宗”(即保禄六世、若望-保禄一世、若望-保禄二世)的演讲,之后也回答了提问,内容包括朝鲜半岛的和平希望、梵蒂冈和中国的谈判进程、叙利亚危机、小男孩阿尔菲-伊娃兹(Alfie Evans)事件等。如下是关于梵中谈判进程的问答录:

 

问:圣座和中国政府的谈判到了什么地步?

答:对话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需要许多耐心,有不少成功和失败。有人说这就像“圣维托舞”,向前两步,后退一步。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在往前。

 

问:有人问为什么梵蒂冈要和干涉宗教信仰自由的共产党政府谈判……

答:如果政府不是共产党也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那就没必要谈判了,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想要的。

 

问:教会进行谈判的目的何在?

答:我们的目的不是政治的。他们指控我们说只想为了外交关系而寻求某些成功,但对圣座而言,正如教宗经常说的那样,感兴趣的并非什么外交方面的成功。我们的兴趣在于教会能获得自由,好能正常地生活并同教宗保持共融。这一生活的共融对我们的信仰至关重要。

 

问:协议想实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答:关键在于教会是合一的,也就是说在政府掌控下的官方团体和今天仍然在各走各路的地下团体能够合一。教宗本笃十六在他写给中国天主教徒的牧函中已经说了,所有为中国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两个团体的共融,以及与普世教会和教宗的共融。我们希望能够达成一种协议,尤其在主教任命方面。我们也希望该协议能够得到尊重。我们有意愿这样做,也希望中国政府有同样的意愿。 







                        

扩展阅读


  1. 主人与狗

  2. 请为这位老年教友点赞!(当教难来临时...)

  3. 古罗马打压基督徒三百年,后来。。。历史是一面镜子

  4. 远东第一圣殿--上海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

  5. 【警世】火山灰下发现了一座骄奢淫逸的欲望都市,彻底震惊了世界!


小提示:文末广告是腾讯配送广告,内容与本号无关,但您的每次点击(无需反复点)都会给平台带来几毛收益。海鸥传信虽无赞赏收入以维持事工,但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海鸥传信前行的动力。

“海鸥传信”致力于基督福音的传播,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平台会严格注明原作者或出处(实难确认作者的除外)。如文字或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告知小编,小编会在12小内撤下!



河NAN天主教会教难来临!请祈祷!

2018-04-21 

主内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当我们看到这些受苦的地方教会的状况时,让我们默默地为他们献上诚挚的祈祷


昨天我发了 呼吁祈祷的文章 存活了短短四五个小时,就被河蟹了,真的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什么要创造虚假的和谐?又为何要生活在谎言的世界?


主内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当我们看到这些受苦的地方教会的状况时,让我们默默地为他们献上诚挚的祈祷


【海鸥*图集】走!找耶稣去!



再看看下面接二连三的通知和规范要求,严重相反 未成年人保护法 和国家宪法,是地方政府对法律的公然践踏。(相关法律条文见后)



让我们也特别为青少年祈祷,他们是教会的未来也是社会的未来,如今却被剥夺了进教堂的权力,当我看到一个孩子淳朴的心声时:(哥哥 ,咱们一起祈祷吧,给耶稣说,赶快让我们成年吧,过来18岁我们就可以进教堂了。。。),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内心的感受


鉴于目前的状况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祈祷 ,千万不要认为那是他们的事 我们这里还没事,整个教会都是基督奥体的肢体,一个肢体受苦 其他肢体一定有感觉,除非是一个已经坏掉的肢体 麻木的肢体,那就没感觉了。行动起来 拿起玫瑰念珠,或发起九日敬礼 同心合意的祈祷

【海鸥*图集】走!找耶稣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籍法》规定,人一出生,只要符合条件,即取得我国国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条之规定: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3、《宪法》第5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4、我国国家有关发言人刘建超、秦刚等在众多场合多次向中外记者和人权机构发言:中国法律没有规定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信教。

我国有关政策规定:“不得强迫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庙学经。”

5、中国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王作安表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就是,每个公民从他出生到去世都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不存在年龄限制。” 


6、《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自主管理,其合法权益和该场所内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预。侵犯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宗教活动也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7、《国务院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对未成年人信仰问题答问》 


英国ABC:您能不能向我解释一下,中国是不是对18岁以下的青年进行礼拜或从事信仰的活动进行限制?据西方一些基督教组织报道,在中国18岁以下的青年是不允许信教的。 


叶:中国政府一贯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按照这些规定,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在各个方面切实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因此不存在什么对l8岁以下的青年进行礼拜或从事信仰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众所周知,第十一世班禅现在也才只有9岁,这就很说明问题。……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注意对少年儿童权利包括信仰自由权利的保护。这与有关国际文书和公约在这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中梵关系或有实质进展 台梵70年来艰辛历程回顾


图片版权EPA
Image caption意大利媒体再度报导,指称中梵极可能在三月就"主教任命"达成共识,台湾当局表示"此事不涉及政治"。


刚进入农历新年不久,台湾位于欧洲唯一的邦交国梵蒂冈,就再度传出3月将与中国签署有关“主教任命”协议文件。

台湾中央社引用意大利媒体《米兰晚邮报》指出,中梵两国已就签署主教协议一事达成共识。报导甚至说,梵蒂冈有意未来将中华民国(台湾)大使馆迁往意大利中部的马耳他骑士团,或新成立台湾“文化对口机构”。一切可望在3月全国人大会议后定案。

  • 建交在望?北京与梵蒂冈关系的微妙转变

  • 中梵关系:圣诞节再传建交在即 台湾称持续密切关注

消息传回台湾,台湾外交部19日晚间发表声明重申,梵蒂冈与中国的议题仅止于“教务”而非“政治”层面。外交部并说,梵蒂冈始终是台湾在人道慈善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每隔一段时间,中梵建交就宛如“狼来了”般让台湾外交微现波澜。现任天主教台湾地区主教团主席、台北区总主教洪山川,日前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认为,梵中双方虽就"主教任命"达成共识,但尚不构成所谓“外交缔结条件”。


图片版权BISHOP JOHN HUNG
Image caption天主教台湾地区主教团主席洪山川认为,梵蒂冈的外交是种“价值观”的邦交,要有正义、和平与人权。


“从以前开始,梵蒂冈的外交就不是金钱价值构成,而是种‘包裹式’理念”。洪山川解释,这个“包裹”是内涵正义、和平与人权价值,而这些“大陆都没有”。他无奈说,“中梵恐建交”这话题不是讲一两年,而是讲70多年了。

梵蒂冈与共产国家的建交,常因为价值观不同有所冲突。洪山川就举例越南,虽然梵方与越南达成主教任命的共识,但是两边终究没有缔结邦交。

“教宗如果未来可以访问中国大陆,在几十万人前演讲,他一定会阐述民主、自由与民权价值。但这些大陆会允许吗?”对于中梵真正建交,洪山川评估目前尚无客观条件。


图片版权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位于台北市区内的教廷大使馆。从1971年起,梵方改为代办来台办理事务。


中华民国(台湾)与梵蒂冈两国建交70余年,最早可追溯至1942年中华民国还在大陆时期。1945年后,共产党与国民党陷入内战。屡屡出现共产党迫害天主教会事件,不少中国神父转向寻求国际支持。1949年共产党成立新中国,大批天主教人士撤离大陆。

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中心研究员陈聪铭表示,中华民国与梵蒂冈的邦交曾面临多个艰困期,1949年中共建政即首当其冲:“当年梵蒂冈驻华公使总主教黎培理,在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后,依旧待在南京。一度希望能与毛泽东政府对话”。

已迁台的国民政府也担忧黎培理会想与共,产党合作,不断写信请他迁台。然而就在随后韩战爆发,共产党大打抗美援朝旗帜,大陆神职人员与教友们纷纷遭到迫害。最终,黎培理于1951年被中共驱逐、经香港撤来到台湾。

虽然根据文献记载,台湾早在17世纪西班牙统治时期即有天主教传入,1859年起正式在台开始传教,在台传教士与教友仍不多。但是1949年,因共产党迫害而随国民党来台的中国与外国籍神父,却也提供二战后天主教传播相当大的力量。

  • 台湾称将正面看待中梵改善关系发展前景

  • 马英九将亲自出席新教皇就职典礼

洪山川依旧清楚记得小时候,在街上常常可见许多外籍神父在街上传教。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大陆“沦陷”时,随着国民党撤退来台的神职人员。

纵使跟随着国民政府来台,但洪山川说,天主教神职人员本来就是到处都可为家。换了场所后,依旧相当恪守本分传教义。洪山川正是在1962年就读高雄海事工专时,跟着同学潜移默化下,听了一年弥撒后正式受洗。


图片版权BISHOP JOHN HUNG
Image caption2008年,洪山川前往梵蒂冈与时任教宗本笃十六世会面


1959年时,蒋介石单方面将中华民国驻教廷的公使馆升成大使馆。陈聪铭说:“当时梵蒂冈已经顾虑到中共政权反应,并没有即刻跟进。后来的梵蒂冈驻台湾大使高理耀,与中华民国政府关系良好,梵方1966年12月24日正式将公使升格大使馆”。

1971年,中华民国正式退出联合国,从此梵蒂冈大使被调回罗马。陈聪铭分析,中华民国与梵蒂冈两边邦交真正对等的时期,大致上就分1946-1949年、1952至1959年公使馆期,与1966年至1971年双方互派大使时期。

“1971年退出联合国后梵蒂冈就召回大使,由一个馆务人员主持馆物。直到1972年8月起,才真正派了一个代办来台”。陈聪铭认为,虽然两国有几段不对等时期,但梵蒂冈对台湾教会依旧相当关心,双方至今互动依旧很好。


图片版权CNA
Image caption1975年蒋介石过世,台梵一度因为梵方未帕特使参与国葬问题引发台湾主教抗议


然而,台梵两边70年代中期一度再有紧张。当1975年蒋介石过世,面对“民族伟人”逝世,教廷当初却只有在国葬后派代办致意,一度引发台籍主教抗议。

陈聪铭说:“蒋介石一生对天主教都很宽容,当梵蒂冈未派人参加国葬时,很多主教确实不满梵蒂冈的处理方式”。多位主教联署抗议下,最后梵蒂冈派了一位特使前来台湾解释并向蒋介石谒陵,台湾主教们的不满才得以抚平。

  • 台湾讲古:"总统蒋公"去世的那一天

  • 大陆与台湾2018年面临什么挑战?

之后的40多年,台梵双方并无太大波澜,然而天主教近年在台的能见度,确实较过往略低:“台湾教徒人数从30万衰退到22万左右。加上台湾天主教的人才变少,台湾整体经济发展愈不好,国力与地位,这对梵蒂冈外交比重都有影响”。

言下之意,大陆近几年经济发展与国际政治影响力,让梵蒂冈在比重上有所斟酌。“就好像是跷跷板,一边高一边就会低。大陆教会发展比较抢眼,教徒渐多,神职人员较年轻,优秀人才辈出,自然就拿走目光”。陈聪铭评估一但中梵建交,梵蒂冈现阶段先派“宗座代表”是有其可能,但一切都是很难说,仍须视局势变化而定。

洪山川认为,梵蒂冈不是跟大陆谈贸易,价值观是不会妥协的。台湾的天主教未来,只要持续专注在奉献、助人、偏乡服务与医疗即可,“传教士是看别人利益,必要时命都可以不要,是不分族群帮忙的,这是我们的工作”,洪山川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