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栽种新春绿,收获四季花

组织宣传处 吉林警察学院 2024-04-01

点击上方“吉林警察学院”可以订阅

植树节 植树去

一把铲,一株苗,一捧土

种一棵树,植一片林,

增加一片绿,造福一方人。

面对被钢筋混凝土重重包围的城市,

珍爱和保护是我们的答案。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沐浴着春风如约而至。

1

植树节的由来

我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而最初植树节时间的确定则是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2

中国植树发展

1956

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

1979

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

1981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1984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2020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其中第十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滑动查看中国植树发展

3

植树节节徽

01

植树节节徽是具有重要寓意的标志。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02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03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4

播种生命的意义

一棵树每年可贮存一辆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一亩森林一年可吸收粉尘20~60吨,1万亩林地的蓄水能力,则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树木的重要意义

   一棵树1天可以蒸发400千克水;可制作大约200千克纸浆,并产出750卷卫生纸……

   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可供65人呼吸一辈子,一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千克,并释放49千克氧气。

   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

   防风固沙,涵养水土。不仅能改善水质,还能在丰水期滞洪蓄洪,枯水期调节水源。

   减少噪音污染。一条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

5

植树节与孙中山先生的渊源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也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超过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1883年,年仅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戳下方图片

一起点亮小树

点亮图片丨淡出动画

让我们行动起来,

植树护树,保护环境,

共建美好家园!

往期精彩回顾:

疫情防控 || 爱不隔离,温暖相伴

疫情防控 || 对付奥密克戎,为何需要做多轮核酸检测?

聚焦两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吉林警察学院新媒体中心-


采编|卢心悦 刘嘉熙

视讯|母展豪

审核 | 组织宣传处

资料来源于网络

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校园传播平台

助手微信号:jljcxy1949

投稿邮箱:2162535193@qq.com

报国荣警   察己修身

微信号:jljcxy-1949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您的留言、分享、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