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帆讲堂】晚风·《晚风随笔》连载之十三(61--65)

2016-07-02 晚风 云帆诗友会

云帆

讲堂

作者简介

        杨逸明,1948年8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当过工人、教师、干部。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诗词》主编。已出版诗集《飞瀑集》、《新风集·杨逸明卷》、《古韵新风·杨逸明作品集》、《路石集·杨逸明卷》等。

61

杨逸明《晚风随笔》连载·第13辑

        曾经问一个中文系教授,如果让你赏析一首写得不错的七律,但不知创作年代和作者,你能讲解上刻把钟吗?他说不能。他必须知道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后人评价。教师要有学来的二手知识,更要有创新的一手知识。如果只知贩卖二手知识,那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二流教师。当个批发商很容易,网上相关资料应有尽有,下载,打印,照本宣科就是。几十年来,教诗词的老师不会创作诗词,却都在教学生鉴赏诗词,总是不得要领,难以说到实处和搔到痒处。

62

杨逸明《晚风随笔》连载·第13辑

       写四句诗,句句有缺点当然不好,上一个档次是四句都没有缺点也没有优点,再上一个档次是三句有点缺点但一句有优点,因为这一句有优点人家就记住你了,甚至胜过那没有优点没有缺点的诗,当然最好是有优点没有缺点。满足于用熟练的套路写诗,往往写出了沒有缺点也没有优点的诗,这为某些诗人的创作生涯划上了句号。花拳绣腿好看,却不是真功夫。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63

杨逸明《晚风随笔》连载·第13辑

        有个丫鬟喜欢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去请教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可是读黛玉宝钗等人的七律,如:“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宝钗)“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黛玉)“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史湘云)等等,这些句子何尝不带有陆游的影子,哪来陶渊明王维的味道?红楼梦中咏菊咏梅咏白海棠的七律,包括号称不能学陆游的林黛玉在內,对仗似乎大多脱胎于放翁的句法和意蕴。陶王李杜当然要学,可陆游的诗也没有如此糟糕,不至于学了以后就不会作诗了,林妹妹说得有点言过其实,而且言行还不一致。诗词的风格和技巧是多样化的,都可以学,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64

杨逸明《晚风随笔》连载·第13辑

       有人写旧体诗词出律就以“不能以辞害意”来作借口。这就象踢足球手球犯规了还说不能妨碍进球必须用手帮一下忙一样可笑。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不能自己说改就改。你打麻将老是妄糊诈糊还想要赢别人钱,谁还会跟你坐在一个桌子上玩。旧体诗词的格律严也好宽也好,都有规则,必须下功夫熟练掌握。格律诗词有正格也有变格,还有许多拗救的方法,这都为写诗提供了很多自由的空间。古人有大量“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名篇名作在,我们却老是逾了矩还写不出好诗来。学习中医有句话叫“继承不拟古,创新不离宗。”学诗也如此。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65

杨逸明《晚风随笔》连载·第13辑

        过去农村一块打谷场的水泥地,干净得没有泥泞,是大家聚会的天堂。如今城巿是水泥的荒漠,于是一块原生态的泥土和草地,又成了人们散步的好去处。过去没有什么吃,穷人吃着野菜想吃肉,现在肉不稀罕了,富人对着山珍海味想吃野菜。这有点像诗坛:过去都是古典诗词,大家感到时髦现代的新诗有魅力吸引人。如今现代化的玩意多了,于是大家又在寻找和回归古典诗词的乐园。这图形的变化有点象道家的八卦图形呢!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自信诗笺非落叶,掷江成石不随波。”杨老师一位特别接地气的诗人,创作上主张传承创新,有时代感,情感之真挚质朴满溢字里行间。杨老师不仅潜心诗作,更是一位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善于培养青年,奖掖后学的诗词教育家。


您看此文用·转发需1秒呦~

欢迎各位诗友投稿

投稿邮箱:

caochuyang_@126.com

或:673126620@qq.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