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诗论】刘征VS李树喜·谈诗录连载之五(13--15)

2016-07-13 刘征VS李树喜 云帆诗友会

名家

诗论

诗人简介

        刘征,生于1926年,原名刘国正,北京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历任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编审。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名誉主编,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顾问。著名教育家、作家、诗人、书法家。获2015“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之“杰出贡献”大奖。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小引(刘征)

        李树喜君同我相交已近四十年。先是文字往来,后来相识,交往更多。笔口所及,总离不开诗。

        不过,谈一时之感,尽一时之兴,信马游缰,口无遮拦,相视而笑,过则忘之。李君是有心人,把我们的谈话,摘录或记录下来,集腋成裘,至今竟有两万字之多。拟以付梓,李君要我写几句话。

        东坡题画诗道:“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这堆文字中,虽然未必有什么真知卓见,却保留着诗人的“无人之态”。(读者)游目之余,如能引出一、二关于诗的思考。我们会感到望外之喜。

                    二〇一四年夏 刘征 书于潮白河畔 时年八十有八

诗人简介

        李树喜,河北安平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原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已出版个人专著诗集20余种,其诗句"欲知百姓事,请下一层楼"和“华夏正须凛冽气,秋风切莫像春风”等,广为流传。对诗词理论深入探讨,提出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的理念。最早赴美专程讲座诗词,广受赞誉。2015年获“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称号。 李先生是一位传播学家,更是一位眼光高远、胸怀宽广、诗词充满灵性与豪气的诗坛前辈,在他的全心支持与帮助下,一大批青年诗人茁壮成长,脱颖而出。

刘征VS李树喜·谈诗录之 5

13

诗词古老而年轻

刘征

        诗词虽然是古老的,当代诗词却是年轻的,其领域,还是开发很少的一方处女地。诗词属于过去,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眼光远大、才华横溢的诗人,特别是中青年诗人,扬起你的吟鞭,催马前进吧!

14

说创新

李树喜

人人都说创新。您怎样看?

刘征

        我以为,“新”有两层意思:一是写当代人新的思想感情、当代的种种事物富有时代色彩。二是道前贤今人之所未道,创出新意象,新意境,新构思,新韵味。两者往往互相结合的。

        当代诗词的发展需要许多条件,其中求新是关系荣悴存亡的一个重要条件。求新不易,以深厚的功力和风骚底蕴,创铸时代的新诗更难。终生致力于斯也只能为诗之大厦添一砖瓦。我虽已老迈而诗兴未减。愿和你们共勉。

15

不搞假古董

刘征

        诗界有一种倾向,主张全盘复古、回到唐宋去。主张语言、情绪、内容、思想复古,这怎么可能呢!说写的东西要放在古诗堆里看不出来。这种境界实际是制造假古董,制造当代唐三彩,非新非古,不伦不类。

        如果一定要唐诗宋词的“原汁原味”,那么读古诗就够了,何劳今人去制作假古董!我们提倡诗词创作要与时俱进。继承传统、遵守格律,不等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更不应也不可能回到过去。


李树喜

        我和人家说,我姓李,要是回到唐朝,李家当皇帝,出国不考外语,老婆不用减肥。挺好;京战姓赵,宋朝是他们赵家当皇帝,他想回到宋朝能回得去吗!就像鲁迅说的,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面一样。

        云帆,诗歌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您看此文用·转发需1秒呦~

欢迎各位诗友投稿

投稿邮箱:

caochuyang_@126.com

或:673126620@qq.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