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沧海桑田情不变,古今传唱鹊桥仙:七夕,为爱守候,为爱祝福

2016-08-09 梦蝶如蝶 云帆诗友会


七夕:浪漫温馨的中国情人节

        今夕何夕?时光荏苒,星河流转,又逢七月七。

        是的,我国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 即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它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被称为是“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坐看牛郎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如果可爱的天公作美,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晴朗的夏秋之夜,那会何其浪漫:繁星闪耀间,那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隔河相望,遥遥相对的两颗星,就是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牛郎和织女。皎洁的月光铺洒在银河之上,璀璨夺目,如梦如幻……莫非那就是美丽的“鹊桥”?

        传说中,每年的这个夜晚,织女与牛郎便在鹊桥上相会。静立瓜果架下,还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这正是: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爱满银河系,情浓一水间:七夕佳节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载体,表达了情侣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

七夕:穿针乞巧的美丽“女儿节”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是凡间的女子心目中崇拜的女神。在这个美好的晚上,少女们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或“女儿节” 。在古代,这是少女们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

        草木飘香,月华朗朗……少女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更娴熟,亦祈求爱情婚姻的巧配美满。

        七夕经典的活动是穿针乞巧。少女们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着明朗的月光,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眉目如画、秀外慧中、心灵手巧的中国女孩是何其美丽。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七夕,祝有情人终成眷属。七夕,美满姻缘请珍惜: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七夕:鹊桥搭建的多情诗词节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面对璀璨的夜空,令人不禁融入那美丽与哀愁中……古往今来,对爱的憧憬令人如痴如醉。多少诗家研情为墨,化梦为笔,沉吟相伴在月影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也许,你和爱人近在咫尺;也许,你们相隔万水千山。那么,请不要让距离冷落了或疏远了珍贵的情感,不要让时间冲淡了彼此的爱慕:一首真挚的诗,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暖暖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拥抱……让心融化,让爱永恒。

        沧海桑田情不变,古今传唱《鹊桥仙》。七夕佳节心相印,共赏牵牛织女星……


仙心仙韵之《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人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他的代表作品有《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诗话赏读:《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歌咏此神话。

以往的此类诗篇,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大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悲欢离合。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用墨经济,笔触轻盈。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以及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众多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成为歌颂七夕的经典诗篇,千古传唱。



超尘拔俗之《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诗人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诗话赏读:这首词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 

        上片借王子乔飘然仙去的神话故事,称颂一种超尘拔俗、不为柔情羁縻的飘逸旷放襟怀,以开解友人的离思别苦。发端三句,赞王子乔仙心超远,飘渺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一扬一抑,独出机杼,顿成翻案之笔。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这首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俗之外。正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显露了苏轼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豪气纵横 。


警世讽今之《鹊桥仙》

宋·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诗人简介: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高风亮节,人皆称许。


        诗话赏读:这首咏七夕的词作,全篇却没有谈什么伤别、恩爱,而是以天上、人间的对比,描绘了人间的不平,抒写出世路的艰险。这是有感于北宋王朝末期衰败的局势,而发出的感叹。

        上片写天上。在列举了天上美妙、令人神驰心往的景物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写道:“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挺拔高奇,为戛然独造之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是宫阙锦楼,一个是“清流”、“叠嶂”的“野人家”。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

        下片写人间。绕梁清唱,形容歌声的美妙。结句写道:“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河、何曾风浪。”直言不讳,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一语道破了作者写作的主题。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咏七夕的作品不少,而这首七夕词, 别是一番独特的立意和构思。它以天上宫阙和人间村荒户野的形象对比,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慨叹。“人间平地亦崎岖”——这振荡时代的强音,发自一个封建时代的词家之口,实是难能可贵,不愧为千古名句。



爱情至上之《鹊桥仙·七夕》

宋·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诗人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谥文穆,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出使金国有日记《揽辔录》。


        诗话赏读:词作的上片主要写牛郎织女相会而遭妒忌,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牛郎织女还能一年一度的相会一次,而那些“群仙”连只有孤独守在仙界。词人通过“群仙相妒”来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接着,词人通过对嫦娥和风姨神态和行为的描写,别有情趣地表现了群仙妒忌的程度。是的,即使牛郎织女一年才得一会,这也足够令那些个平日里高傲矜持的神仙们妒忌。可以想见,坚贞美好的爱情是多么珍贵,再多的物质享受也无法取而代之。

        下片中,词人没有描写牛郎织女相会相别时的情景,而是直接展示了这对情侣相见时的心态。其中,一个“搅”字足以“搅动”就中复杂的情绪,同时也搅乱了读者的心。词人最后说道:“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词作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它真切地表达出对人间真情的赞美,对有情人不能长相厮守的同情。诗人以嫦娥风姨之相妒的情节,反衬出牛郎织女相亲相爱的可贵可赞,词情营造,匠心独运。诗人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藻,将此种绚烂归融于平淡之中, 笔意隽永。


满腔悲愤之《鹊桥仙》

宋·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诗人简介: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淑真自幼“天资秀发,性灵钟慧”,诵书赋诗,通晓音律,是个难得的才女。 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诗话赏读:世人写七夕,大多颂扬牛郎织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讴歌他们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写得好的当推秦观《鹊桥仙》,少游在词中给牛郎织女的爱情赋予了永恒的意义。而朱淑真的《鹊桥仙》立意独特,遗世独立,似可算是咏七夕中仅次于秦观的作品。 

        秦观词中歌颂了爱情的永恒,似乎掩盖了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背后的故事,也让人渐渐懵懂了一个概念: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是爱情的喜剧呢,还是爱情的悲剧呢?或许世人已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是一个较好的结果了,这个结果还算令人满意。然而,众人皆醉我独醒:朱淑真就不予以认同。

        在这首作品中,词人对鹊桥相会提出了自己的质问,说明她根本不认同世人的认识,也不会认同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永恒爱情的颂扬。她把牛郎织女人格化了,褪去了他们身上神圣的光环,也赋予了他们凡夫俗子的感情。泪染诗笺,诗人笔下的他们已不再是神,只是两个可怜的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同情和眼泪的两个可怜的人。 

        通过满腔悲愤的质问,诠释了女词人心声:爱是长相厮守,爱是花前月下,爱更是永不分离。相反,牛郎织女岁岁年年的相思只能使爱变得沉重,日日夜夜的眼泪又会使爱变得灰暗。朱淑真是女人,细腻丰富的感情让她的爱变得简单,变得执着,变得现实。 

        这首词贵在表达了有别于秦观《鹊桥仙》的心境,渴望有情人长相守的情感,体现了朱淑真以真情入诗、婉转动人的作品风格。

七夕:云帆星语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历代文人反复吟咏的一个主题。他们从各种角度作文章,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仰望星空,不禁默默祈祷:那十万只花鹊定能如约飞出,用感动与爱怜搭成渡桥,牛郎织女定能再度团聚。

        爱是红尘里旖旎的风景,人间亮丽的风情,人生中动情的篇章,生命里神秘的力量。

        执笔流年,结缘感动:七夕之恋,穿越古今。振天使之翼,追寻梦想,勇敢飞翔。云帆载梦,真情为桨。真爱永恒,七夕,请珍惜身边的真感情。

您看此文用·转发需1秒呦~

欢迎各位诗友投稿  投稿邮箱:

caochuyang_@126.com

673126620@qq.com

408170812@qq.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