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在忧患中永远立于不惑的孔子

2016-09-28 宛如 云帆诗友会

2016年

9月28日

孔子诞辰2567周年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永远的纪念

        今天是孔子诞辰2567周年纪念日。弘扬真知,传承经典,我国各地都进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古人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以说,孔子的诞生不啻一道闪电划过夜空,从此,古老中国有了自己代表性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关于孔子生年具体日期的争议,两千年来未有定论。关于孔子诞辰的早期记载,见于《公羊传》、《谷梁传》和《史记》。

        《公羊传》记载:“(鲁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谷梁传》有载:“(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史记·孔子世家》有言“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我国自魏晋以来即有专祀孔子之礼。以后历代加增,每年的祭孔活动大小有50多次。但以春秋两次大祭为主,尤以秋祭为重。将每年的大祭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据说是出自出自孔氏家谱。

        民国期间,政府曾据此定农历8月27日作为教师节,后又把它换算为西元9月28日。时光流转,人们在这一天纪念伟大的先贤,逐渐已成传统习惯,普遍已成定格。

述而不作,思无邪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孔子曾经说自己一生是“述而不作”:仅仅是传承往圣先贤的思想与文章,并没有自我的创作。虽然如此,但是对先王旧典的整理,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是系统化、体系化的编撰,也是对其精神内涵的发掘与彰显。

        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邵雍指出:“孔子赞《易》自羲、轩而下,序《书》自尧、舜而下,删《诗》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轩而下,祖三皇也;自尧、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孙五伯也”,盛赞孔子整理“六经”,对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来文化的进行综合,可谓集大成也。没有孔子的述而不作,我们就很难看到历经数千年传承积累而来的华夏文化,即使看到了,也会因为模糊不清而不得其要领。


圣人与诗,谱写传奇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人人都知道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集大成者,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学派——儒学。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孔子对中国诗歌所作的伟大贡献。如果称其为中国诗歌理论的鼻祖,应该也不为过。

        孔子为《诗经》正过乐。在春秋时代,国与国交往中要赋诗唱和,贵族社交活动也离不开引诗、赋诗。“诗”在春秋时代的社会作用,不只是艺术的,更重要的是政治的,实用的。


        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代流传下来的诗原有三千多篇,后来孔子选取可以配合礼仪教化的部分,共305篇,编成现在的《诗经》。孔子非常重视诗的地位和功能,《诗经》是孔子给弟子授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论语》中提及《诗经》的内容共有十多处。《论语》中的《诗》味智慧而感性。


        其一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不是很丰富。《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其二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

        多,亦奚以为?”

         注释

        1、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2、专对:独立对答。

        3、以:用。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其三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注释

        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

        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评析

        确实,在中国古代,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在孔子时代,士大夫见面的时候,经常借吟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晋国的孙林父出访鲁国时,表现得非常无礼,鲁国的大臣叔孙豹就用“相鼠有皮,人而无仪”来讽刺他;楚国的申包胥到秦国搬救兵,在秦庭哭到吐血,秦孝公受感动,为他吟诵《无衣》,表示愿意答应发兵救楚……

        在春秋时代,很多外交活动,都是通过吟诗来交流的,诗在春秋时代具有“契约”的意义。诗是交往和沟通的工具,也是个人融入社会的技能。孔子要求孔鲤学诗,目的在于使孔鲤能够成为一个社会人。同时,他认为礼是普遍原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人人都要遵守。他要求孔鲤学礼,就是要求孔鲤遵守和尊重社会规则,建立一种完整和独立的社会人格。


        其四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音ěr,近。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评析

        “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歌功能的深刻概括,兴,指感发情志,即诗歌艺术的激发感染作用,启迪陶冶人们的情操。观,指诗歌内容的认识功用,古人称为观俗,考察政治得失,我们现在则说认识生活。群,指交流情意,密切人际关系,加强了解和团结。怨,指对黑暗政治和丑恶现象进行讽喻和批评,即我们现在仍然说的,把诗歌作为改造社会的武器。兴、观、群、怨这四种功用,现在对优秀诗歌仍然有效。

        孔子所说的“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并非泛泛的实用主义,当是指学诗不仅能使人增长博物知识,还可以使人温和敦厚,思想无邪,与山木鸟兽自然亲近,心与思想同化,至情至性,乐山乐水。


        其五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注释

        1、《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

        2、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评析

        《周南》与《召南》,是《诗经》开头两篇,《周南》共有十一首诗歌,《召南》共有十四首诗歌。这些诗歌,有的歌颂爱情,有的歌颂勤劳,有的揭露战争带来的灾难,有的描写人生规律,还有的述说等级制度。一首诗一幅人生画面,一首诗给人一个启迪,一首诗给人提供了一根指针,人生路上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如若不读,就像孔子所说:“面对墙壁而立”,寸步难行,无法扮演社会人的角色。

 

        其六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

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孔子于此处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诗人本色,如影随形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教育家、思想家,读《论语》,我们还会发现,孔子也是一个诗人。

        《孔子家语》里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孔子到剡这个地方去,路上碰见一个姓程的人,两人在路上整整聊了一天,越谈越亲热。孔子对便对学生子路说:“快拿些绸缎给这位程先生吧。”子路一听很不高兴,说:“我听说读书人没经人介绍就与生人见面,就像没经过媒人就嫁人一样,这是不合礼仪的。”

        这时,孔子便引用了一段《诗经》上的话:“有美一人,清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说程先生是天下贤士,以后也许一辈子都见不上他了。快拿些绸缎给他吧!(这些绸缎是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备用的盘缠)

        孔子所引用的这首诗,出自《郑风·野有蔓草》,原诗的内容主要表达的是一个男子对女子的钟爱之情,孔子在这里却引以用为遇到贤士。这种“断章取义”法,当时普遍使用。

诚然!综观《论语》,优美而感性的句子洋溢其间,摇曳生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

        如果不懂诗,不懂诗人的情怀,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不被诗歌中的情怀和意境感动和触动,又怎么能有此种动人的语言。

        老子是理性的,理性到波澜不起,哀乐不生,心如古井。

        孟子激情四溢,豪情万丈,浩然之气,充塞天地,至强至刚。

        比起老子孟子,孔子多了一些诗意。于是,他的世界,就多了一个维度,他本人,就多了一副眼光,一种胸襟,一种委婉,一种回旋……于是,他的人生,就有了山重水复时的柳暗花明,无路可走时的周行不殆。

        圣人气象,诗意孔子!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