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帆品读】虎岩三少·赏析沈保玲《踏莎行·赤壁》

2016-12-05 虎岩三少 云帆诗友会

虎岩三少·赏析沈保玲《踏莎行·赤壁》

踏莎行·赤壁

沈保玲


        百万旌旗,千秋绝壁,春深铜雀成追忆。惊涛拍岸月明时,东风再起无人识。       

        剩酒残诗,断云冷戟。豪情埋在青青穸。周郎倚剑笑谈中,英雄儿女皆倾国。 

        这是一首怀古词,全词在对古事古人的追忆中,委婉而含蓄的表达了自我的丰富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赤壁之战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慷慨激昂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上片以“百万旌旗,千秋绝壁”,的点睛之笔,简略地写出了赤壁之战环境的险峻和气势的雄壮,把一个千军万马的古战场画面铺开在读者的面前。紧接着笔调一转,“春深铜雀成追忆”,然而就是这样一场为三国鼎立拉开了序幕的战斗,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历史尘封,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赤壁诗中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意为当年若东风不给周瑜便利的话,那么大小乔就将深陷在曹操行欢作乐的铜雀台了。从这种间接的想象性的描述中,我们不难领会赤壁之战在促成三国鼎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惊涛拍岸月明时,东风再起无人识。”而当今,在明朗的月光下,面对着拍岸惊涛,乱雪激空,人们已经不知道那一阵啸起的大风的历史性意味了。在这里,作者以看似平淡的笔调,表现了一种现代人对历史的麻木。


        “剩酒残诗,断云冷戟。豪情埋在青青穸。”下片这三句算是对上片结句“东风再起无人识”的一种解答。由“现象”到“原因”,从这里可以看出词两片间过渡的有机性。“周郎倚剑笑谈中”一句,当是从苏东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词句化典而来。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羽扇纶巾”指诸葛亮或者周瑜的问题争论较大。从东坡词前面的“遥想公瑾当年”一句看,当是一气呵成写一个人,那就是周瑜。作者借用在这里明显指的周瑜,也还是比较合理的。作者在以轻松的笔调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渲染后,以“英雄儿女皆倾国”作结,表达了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从容风雅,谈笑自若,运筹帷幄,一举就挫败了敌人的赞颂和敬仰,其实也就是对雄姿英发的英难的赞颂和敬仰。


        鲁迅先生说:发思古之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在。当前,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可谓是鼠窜狼跳,不时在疆域挑起争端;而美国不仅巡逻南海,还合谋别国联合巡逻。有文章称中国“2016面临的军事局势更加严峻,或是建国后最为严峻的”。而在此种形势下,国人仍然以“阿Q精神”陶醉自我,呈现一种高度麻木!因此,我们必须唤醒当代中国的忧患意识,不应当让英雄的精神、壮志、豪情长眠,而应当继承、发扬,以应对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疆域形势。从这一点上讲,词的立意及作者的担当意识,是值得肯定和欣赏的。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作者简介

        虎岩三少,本名冯恩泽,男,1980年生,湖南省汩罗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子曰诗社、云梦诗社社员。   

作者更多精彩作品,参看如下链接:

【云帆品读】虎岩三少·当代词家周燕婷《秋日纪怀》 赏析

【云帆品读】虎岩三少·赏析枫叶江桥《临江仙》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长按上面二维码,精彩诗词讲座等着您。





本期编辑:晓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