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子评诗】第28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一)

张金英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英子评诗第28辑

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

        近来读了刘道平先生的一些诗词作品,第一感觉是轻松,第二感觉是有趣,第三感觉是提神。他的作品题材广泛,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他的写作对象,并能以平白如话的语言将这些小事一一道来,就像拉家常一般,毫不做作。在朴实的叙事和生动的描述中,常常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准则,让人抿嘴轻笑之余不禁思考起当下的种种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本质内容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与厚度。他的作品,不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有许多奇思妙想。这些巧思,是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真实的感悟,总有让人意想不到之处,足见刘道平先生的世事洞察力。现在选取他的部分生活杂感诗感受其鲜活的语言、跳动的思维与深刻的哲思。

打吊针(孤雁入群格)


怀疴卧望吊瓶悬,滴滴相连落九天。

玉液无非身外物,缘何最易入心间?


英子侃诗

        说起打吊针,人人感受有,可是下笔难。刘道平先生总能选取常见的题材,生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理趣来。其诙谐的语言让人忘却了打吊针的难捱时光。你看,他眼望着高高的吊瓶,吊瓶里的滴液一滴一滴地落下来。病中的他,竟然还能想到李白的“落九天”呢,其夸张风趣的语言比吊针的药效还好吧!要不他怎么会称这“滴液”为“玉液”呢?可是,这“玉液”到底是身外之物,怎么就偏偏这么容易入心了呢?试想想,我们何曾不是这样呢?常常把一些身外之物看成最重要的东西记在心间,而且不停地去追求。心里容纳了这么多的身外之物,怎能不得病呢?作者转结的一问,问出了我们心中的疑惑,很容易引起我们的思考,亦有矛盾的统一性蕴含其间:“玉液”既是身外之物,又是治病的药水,是这种身外之物导致生病,却还得靠它来治疗。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悖论吧!

鼠啃书(词韵)


慵斋白日影踪无,夜发摸爬乱啃书。

未见耽思文字碎,磨牙枉自费功夫。


英子侃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啃书,滋味如何?这狡猾的老鼠在白日里慵懒得很,不见其踪影,可是到了夜间,它就出来活动了,一阵摸打滚爬之后,这貌似聪明的老鼠将目标锁定在“上层建筑物”的身上了——它竟然“读”起书来了!它“读书”可是够用功的,不是随意地翻过纸,而是“啃”字。唉,如此地“咬文嚼字”,可是不得法啊,终究是一番“乱啃”啊!看看我们身边,这种“乱啃书”的现象似乎挺多的。他们从不思考,只是一味地啃书,将文字都“嚼碎”了又有何益呢?这或许就是“死读书”吧!这种读书方式花的功夫不少,可收效甚微,正是“磨牙枉自费功夫”啊!大教育家孔子不是教育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吗?他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啊!切记切记!书本是客观的事物,里面的文字是富含思想情感的客观存在,只有边读边思考,才能读活书本的内容,或借鉴,或批判,或综合,不仅要真正地读进去,还要懂得走出来,而这“一进一出”,靠的就是思考。只有思考,才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从而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此诗的外延范围极其广泛,除了上述所讲的“死读书”要不得之外,我们不妨联系当下,像“鼠啃书”的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呈现在我们眼前,即使我们一目十行甚而一目千行,恐怕也来不及阅读。所以,我们往往是大致浏览膨胀得无处安放的信息。如此一来,常常是未及思考,更谈不上去消化这些阅读内容。没有冷静的思考,对信息的辨识往往会良莠不分,更是无从筛选有益的信息。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老鼠啃书,作者认为有三大特点:一是“乱”;二是不耽思;三是囫囵吞枣。乱在不加选择、毫无方法地读书;不思考则难辨良莠;囫囵吞枣则无法消化阅读内容。这种“鼠啃书”的读书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磨牙枉自费功夫”,实要不得。


        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作者观察细致,思考深入,且以浅显的语言道出实实在在的哲理,给我们以启迪。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晨洗漱(新韵)


轻揩尘面振衣衫,更刮银髭已再三。

明镜无声相与笑,一身干净向人前。


英子侃诗

        我们每日晨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漱,为何?因为我们要面对新的一天。如何清洗昨日留下的“尘埃”呢?一阵“轻揩尘面振衣衫”之后,“更刮银髭已再三”,洗得干净,理得整齐,刮得溜光,好不精神啊!如此这番,再好好地对镜一笑,自我打量一番,看看还有哪里“对不起”观众的?这明镜应是作者的知音,他无声地欣赏着爱清洁的好友,相视一笑。是啊!我们总是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看,也只有干干净净的,才会在人前坦荡自如,光明磊落。而且,我们留给别人的,也应该是干净清爽的形象。每个人当是如此,为官者更应该洁身自爱,一身干净,清廉自守,才无愧于站在人前。所以,每日晨起时的对镜梳理、打量自己,实是一种自我反思,看看自己是否也如明镜一般全身干净而明澈。此结语浅意深,极具现实意义。全诗叙事寓理浑然一体,显得自然真切。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作者简介

        刘道平,男,汉族,1956年1月生,四川省平昌县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乡长、团县委书记、区委书记,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地(州)委副书记、书记,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兼州委书记等职,现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诗词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华诗词》《星星诗刊》《秘书工作》《岷峨诗稿》《廉政了望》《四川经济日报》《诗词四川》《人民权力报》等报刊杂志。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岷峨诗稿》社社长。作品入选“看四川—诗书创作工程”、“清廉四川文艺创作工程”,获第六届华夏诗词优秀奖。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校报副主编。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获国内诗词赛一二等奖若干,著有各种评论四百余篇。

关于投稿


        1)格律诗、词、散曲、歌词、对联,不超过20首(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到数篇不等;新诗,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

        2 )  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并注明所投稿的栏目,如【云帆诗会】、【云帆诗家】、【云帆诗友】【云帆清音】等。

        3)书法绘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4)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5)投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408170812@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参看:

【云帆诗家】刘道平·回首夕阳天尽处,余霞尚有几分留

【诗词人物】张金英·过路东风偏不认,那时明月瘦三分

【云帆清音】张金英·林梳光影梦,风动一湖心

【云帆】南国英子·芳辰存念专辑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本期编辑:英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