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海拾贝】红楼梦诗词赏析(连载六)

2016-03-18 云帆诗友会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名家点评:

       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

       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张生还可跳过粉墙去同莺莺幽会,杜丽娘还可在梦里同柳梦梅结成夫妻,宝玉和黛玉最终连这点幸运也没有。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黛玉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风刀霜剑”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冤,最终还是一场虚幻,“命运”把他们大大地捉弄了一场。这出和着血泪的恋爱悲剧,不仅使作者为之“泪尽”,二百年后的今天仍是人们谈论不尽的话题。


恨无常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名家点评:

       这首曲唱的是元春。

      《恨无常》表示了一种痛苦深沉的遗憾。无常,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概念,说世上一切事物都一无例外地由存在到毁灭,没有永恒存在的东西,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后来又编造出勾取人的魂魄的鬼,叫无常。

 元春当了皇帝的妃子,贾家成了皇亲国戚,这是封建社会人们做梦都不敢希冀的荣耀。可是在作者看来,这也丝毫没有意义。正当你享受荣华的兴头上,突然“死”降临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把生前贪恋的一切全都抛掉。“无常”一到,“哪怕你铜墙铁壁,哪怕你皇亲国戚”(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全都不留情面,一概玩完。元春到死才明白,

富贵和权势是靠不住的,在梦里劝告父母及早从强争苦夺的名利场里抽身,免得登高跌重,将来后悔。也就是智通寺对联说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的反意,别忘缩手。

        从这首曲子的内容看,元纪死时可能要给其父母托梦,但现在高鹗的续书无此情节。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死时托梦给凤姐说:“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并嘱咐“将祖茎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将家塾亦设于此”。因为这些东西即使犯罪抄家,也不没收入官。

        “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如果元春托梦,可能也就是这类内容。


分骨肉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名家点评:

       这首曲是唱探春的。

      骨肉指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分骨肉》,是说儿女与父母永远分离。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其一是“爱别离”,就是不得不与亲爱的人们别离。探春在众姊妹中结局不是最坏的,她遭遇的是与亲人不能再见的苦痛。以探春的品貌和才干,尽管是“庶出”,如果在家族的盛世,也不会让她远嫁到天边去的。她的远嫁,一定是在家世没落时出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与高鹗续书有别)。探春本人对她的远嫁倒也不那么特别沉痛。从本曲临行前告别致意的话来看,想得开,看得开,很豁达。这同她的性格有关。她为人处事刚强决断,颇具男人之风。同时,她对贾家这个腐败下去的家族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在七十五回里,她说:“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时,她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看得够明白了。这是探春的悲愤,也是作者的悲愤。
        乐中悲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儿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名家点评:

       这首曲是唱湘云的。

        《乐中悲》,是说荣华富贵中潜伏着危机,欢乐中潜藏着悲哀。

        湘云是大观园女孩儿个性格最活泼的一个。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无小儿女那种扭怩之态。第二十一回写她睡觉:“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睡觉也带有男孩儿之态。宝钗过生日唱戏,凤姐说一个小旦活像某个人。宝钗已看出来,一笑,不说;宝玉也猜着了,但不敢说;湘云脱口而出: “倒像林姐姐的模样!”不经心地得罪了黛玉,引起一场有趣的小口角。芦雪庵赏雪联句时,她和宝玉等人烤鹿肉吃,黛玉笑他们是“一群花子”,她则说:“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土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腋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看她言谈举止多么潇洒豪放!至于喝醉酒,躺在芍药花丛里睡大觉,更是美谈。诗词作得也好,才华不在薛、林之下。

        湘云和黛玉都自幼失去父母,寄人篱下,遭遇有相类之处,但个性却截然不同。黛玉多愁多病,整天哭哭啼啼。湘云却健康活泼,爱说爱笑,偏又有点咬舌,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让黛玉取笑。她也许不像黛玉那样早夭,但等待她的也决不是美好生活。


世难容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唆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名家点评:

       这首曲是唱妙玉的。
       《世难容》,是说不被社会所容。
       妙玉是个出众的才女,诗书琴棋样样皆通。“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湘云和黛玉赏月作诗,都要恭而敬之地向妙玉请教。黛玉还称妙玉是“诗仙”,要知道黛玉是不轻易恭维哪一位的。她爱洁成癖,刘姥姥站过的地方她要用水冲刷,还不许送水的小肠跨进庵门一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了。可是从她的出身、境遇考虑,这种性格就可以理解了。她出身宦门,聪慧无比,又自幼就与世隔绝,谁能理解她的苦闷?她又偏偏住进大观园里,同她年龄仿佛的贵族小姐们就在她周围过着花团锦簇的繁华生活,可她却凄凄楚楚地守着青灯古佛,敲着木鱼念经,木乃伊般地打坐。要知道她仅仅是十几岁的女孩子呀,“命运”是多么残酷!如果
说贾家的千金们日后还有一段甜蜜的生活可以回忆,妙玉可就连这么一点慰藉也没有,一苦到底。最后一句里的“王孙公子”,有人理解是宝玉,因妙玉对宝玉有一种微妙的感情,宝玉也很尊重她。但从曲子行文看,还是作泛称来理解为好。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小尼姑,自然是那些统绔子弟艳羡的对象。


喜冤家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

       窥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

       作践的,公府干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 一载荡悠悠。 

   名家点评:

       这首曲是唱迎春的。

     《喜冤家》,意思由于错误的婚配遇上了冤家对头。

 迎春的悲剧是其父贾赦一手造成的。按孙绍祖的说法,是贾政花了孙家五千银子,拿迎春抵了债。作者一再用“中山狼”称呼孙绍祖,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棍。“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这就是他“骄奢淫荡贪欢婿”的注脚。迎春劝两次,他就骂迎春是“酯汁老婆拧出来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完全是一副流氓嘴脸。迎春这位公府千金哪里经过这个?回到家里啼哭诉苦,王夫人也只能说说“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之类既像安慰又像劝导的话。迎春只提出一点可怜的要求:“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几天后,孙家来人接,她“只得勉强忍情作辞”,回到“狼窟”里去。曹雪芹写了八十回的《红楼梦》就在这个地方绝笔,使我们看不到作者怎样写迎春“一载赴黄粱”的惨状了。高鹗续写的“还孽债迎女返真元”的情节,虽然基本体现了原作者的意图,但嫌太草草了。


虚花悟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天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

       则看那,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婆,上结着长生果。

  名家点评:

这首曲是唱惜春的。

 《虚花悟》彻底明白了荣华富贵都使虚幻无据之意。

 这首曲子同前面的《好了歌解注》一样,极力铺张渲染,说荣华富贵瞬息即逝,不要以“假”当“真”,不要执迷不悟。惜春就“悟”了。第七回里写周瑞家的给她去送宫花,惜春笑着说:“我这里正和智能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那么小的年纪,还没受什么挫折,就一心想出家,有些不合情理。作者出于否定贾家腐朽生活的需要,在十二钗中安排这样一个人物,而且同全书格调一致,读者也就承认了。第七十四回写她和嫂子尤氏的一场口角,惜春气愤地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她要与宁府的肮脏生活“划清界限”。尤氏讥讽她:“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反唇相讥:“古人也曾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尤氏被刺到痛处,便不敢再说下去。这些描写说明惜春出家是对恶浊的现实所能采取的惟一的抗议形式。她将来要“绍衣乞食”,和叫花子差不多,“长生果”肯定是吃不到的。


聪明累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 人亡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一场辛苦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名家点评:

       这首曲是唱王熙凤的。

      《聪明误》,是知进不知退,聪明反被聪明误之意。  

       凤姐是作者着力刻画、塑造的人物,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典型。她是荣府内实际上的第一号当权人物,各类人物都围绕着她活动着。对于她,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作者对她的看法。第六十五回里,贾琏的心腹小肠兴儿对着尤二姐议论凤姐说:“若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她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她。皆因她一时看的人都不及她,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她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有人敢拦她。又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她会过日子。殊不知苦了下人,她讨好儿。估着有好事,她就不等别人去说?她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她自己错了,她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她还在旁边拨火儿。”这些话是通过兴儿的嘴说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作者的看法。她是封建阶级中最有才干,也是最贪得无磨的一个。在“弄权铁槛寺”一回里,她对老尼静虚说:“你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为了三千银子,她略施一点小手段,就害死了张金哥和长安守备的儿子。此外还有贾瑞、鲍二家的、尤二姐等人都先后死在她手里。兴儿还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她是贾家这座大厦的顶梁柱,同时又是这座大厦的蛀虫;她照管着贾家6“长明灯”,又恨不得一口喝干灯里的油。、连她自己都承认“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实际上她一步也没退,当忽喇喇大厦倾倒时,第一个就要把她压死。脂砚斋批语透露,在贾家败落后,她要被关押在“狱神庙”,有一番“身微运蹇”、“回首惨痛”的经历,最后凄惨地死去。




欢迎各位诗友投稿

投稿邮箱:

caochuyang_@126.com

或67312662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