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名师现象与中国教育的专业缺席
观点|名师现象与中国教育的专业缺席
文/魏智渊
版权声明
1、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公众号来源。
2、观点均属一家之言,谢绝谩骂,欢迎争鸣。文责自负,与所属团队无关。
作为长期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者,我很早就开始观察甚至研究中国教育中的名师现象。所谓研究,就是以专业为框架,现象化地分析名师的观念、课堂。但在缺乏对话氛围的中国教育中,分析具体的人物是危险的。因为得不到真诚的对话,反而容易遭受攻击,或被盲目地叫好。所以这些研究结果,只用于内部教师培训。
暑假有暇,就来笼统地说一说“名师现象”与中国教育中专业缺席的现象之间的关系(用了一个近乎病句的标题),以期引发思考。
一、什么是专业?
教育是一个专业性很弱的领域,甚至可以略微夸张地说,是一个并不具备专业性的领域。当然,这是从实然角度说的,而不是从应然角度说的。
我们可以给专业下一个复杂的定义,但为了简洁,让我们打一个比方:假如拿错了报到单,一群医学院的毕业生误入学校去教书,而一群师范学院的毕业生误入医院去做医生,那么,可能发生什么情况?
结果可能是这样的:医学院的学生,很快就能够教书了,而且不少人可能教得比师范生还要好。但是,师范学院的学生,一天也无法在医院呆下去,不要说给病人治疗,他们连护士的工作也做不了。
从这里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医生、律师、会计……这些都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而高度专业化的一个标志,就是“不可替代性”,你非得经过相关的培训不可。而教师这一职业,专业性并不强,有许多不同专业的从业者,能够很快地适应现行的教育教学,甚至适应得非常好。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很复杂,例如,因为教育本身非常复杂……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教师的行为与造成的后果之间,缺乏明显的直接的关联,以至于专业化的动力严重不足。如果一个医生不能接受相应的专业训练,今天就上不了手术台。万一南郭先生一样上了手术台,病人可能就下不了手术台,这后果是如此的直接!律师、会计,以及更多行业,莫不如是。哪怕开办一家公司,今天不学习,明天就可能倒闭。但是教师长期地机械地教学,粗暴地教育,却彼此相安无事。因为据说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灵魂”,而灵魂生病,往往要很久以后才看得到后果。而哪怕看得到后果,也追不到具体的老师身上。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疗事故的说法,但是,有多少人听说过“教育事故”?
但实际上,教育事故每天都在发生且无法追责,只是,这是“近乎无事的悲剧”而已!
二、误把专业当经验的中国教育
经常会听说,某某培训“接地气”。中国名师的市场很大,到周末和假期也“很忙”,大半是因为这种对“接地气”的培训的需求。而大半这样的培训,都冠之以“专业培训”或“专业发展”。
但实际上,这种培训,绝大多数并不是“专业培训”(这并不贬低这种培训的意义),而是“经验分享”。错把经验当专业,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普遍到我提出来,反而可以让人惊异的程度。
只好再打比方。
在以前,每户村庄中都有一些精于种地的“老把式”,就是那些地种得非常好的有经验的老农民吧。他们种地,亩产就是比别人要高一些,甚至庄稼看起来也要整齐得多。如果你没考上大学,不得不种地,那么,就要经常向老农民请教种地,然后一点一点地上路。
那么,老农民是不是专业化的农民?
老农民不是专业化的农民,而是有经验的农民。他们能够从农民中脱颖而出,是出自天赋、勤奋,再加上机缘。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是经验性的语言。他们也讲庄稼生长的原理,与土地有关的原理,但这些原理,都是自身经验的总结。
但是有人不用种一辈子地,也可以让粮食的产量有显著提高,而且很轻易地就提高到老农民一辈子也努力不到的境地。例如,水稻专家袁隆平。
袁隆平研究水稻,但他不是经验性地去研究,而是专业地去研究,他有自己的一套专业性的语言(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甚至根本听不懂)。他不是径由经验而领会,而是径由实验去发现。但是,专业所爆发的生产力是巨大的。而新一代的农民,他们的亩产,则可能自然而然地超越老一辈农民中的“老把式”,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三、名师,中国教育中的“老把式”
把名师比喻为中国教育中的“老把式”,并不是对名师的贬低。就好比说,如果我去种地,我怎么会轻视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民?另外,名师中,也不乏专业出身,且确实专业化水平特别高者(恕我不举例,但列出数人不难)。这里仅指一般情况。
上节只是举例,那么,专业与经验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专业趋于形式化,原理化,而经验趋于情境化,具体化。(可以参照皮亚杰的智力阶段划分去理解)
在一定意义上,形式化使人获得了解放,而情境化则容易被限制,甚至,把非本质的特征(例如某人的个性因素)当成本质特征。这会导致经验的东西无法顺利地迁移(当然可以启发)。一个在山里种地特别好的人,在平原不见得能种好。
仍然以名师为例。
大家会发现,多数名师,总是“数年磨一课”,能“一年磨一课”的,已经不错了。而你如果坚持跟踪一个名师,就会发现其讲座也往往“十年如一日”,干货是十分有限的,真正是“一招鲜,吃遍天”。
为什么?
再比如,不同的名师,往往有不同的特长(这当然很正常,也是必然的)。例如,有人专攻说明文,有人专攻诗歌,有人专攻古文,有人专攻某类散文……有两种情况,往往让名师招架不住:一是换他不擅长的文体,二是抽取课文或备课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为什么?
因为名师在成长过程中,在千百次的实践中,经验性地发现,自己特别容易驾驭某类文本(这种现象往往跟名师的生命气质和知识背景有关,已经可以非常专业地进行分析),并在反复尝试中不断地扬长避短,千锤百炼直至达到艺术化。这其实是没有经历充分专业化的艺术化,没有经历充分精确化的综合化。
四、怎样看待名师经验?
名师经验很有价值,但怎样看待名师经验,则一直没有被仔细考虑过。要把名师经验中的合理部分与非本质甚至存在谬误的部分分离开来,本身就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即所谓专业清理)。
为什么换不擅长的文体,或备课时间不超过24小时,名师神话就很容易受到威胁?因为要快速且有分别地处理不同文本或知识,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框架(类似医生),灵感或艺术只有在专业的框架之中,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力量。而专业性不足,导致了形式化水平不足,无法快速备课,快速地高效地处理知识。
在处理自己不擅长或不喜欢的文本时,感觉会相对失效,这时候专业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那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是不是就上出专业性很强的课呢?
非也非也。相当多的名师课堂,是诉诸一些特别的东西:情感、解读、朗诵、反馈……仍然是明显的一招鲜,而难以经受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审视。这种审视,能说清楚课堂的成功之处,也能说清楚遗憾与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名师经验往往带来模仿,而不是理解。
举个例子,如果你普通话不好,那么成为语文名师的概率就非常小。但实际上,普通话水平对语文教学来讲,根本是一个不重要的因素。表演性的因素,在形成名师的过程中起到了过大的作用,这本身就很能够说明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名师会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理论”,这理论在一定的适合的情境范围内是有效的,可惜的是,情境总是有限的,所以这些理论往往缺乏科学反思(经验反思不是科学反思),从而仅仅成为一家之言。
经验性地学习和讨论问题,而不是专业化地学习和讨论问题,实际上也是学校教研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可能大家会发现,在大多数学校,数十年如一日的教研,仿佛驴子拉磨,始终在原地打转。因为教研始终迷失在细节中,迷失在经验性的对话中,而无法帮助教师形成真正专业的和高效的理解和教学框架。
五、名师现象是中国教育专业缺失的表征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我们可以套过来说,道德越沦丧,雷锋越多;社会越不尊老,孝子越多;教育越糟糕,名师越多。
我以中医和西医为例。
在中医中,名医特别多。但在西医中,专家特别多。为什么?
因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其专业化程度是比较低的(我没有贬低中医的意思),望闻问切,更多主观判断。而对西医来说,则有一套专业的诊疗系统,这个系统以及相应的专业培训,可能使一个医学院的新毕业生,在多数疾病上,比一个老中医诊断更加准确。
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专业缺失之际,就是名师盛行之时。
南明教育办私学,以不引进名师为一条重要原则(除非碰巧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老师)。有人曾经不理解,我讲了几点理由(或现象):
1、对一所学校来讲,重要的是整体的发展,这需要专业的设计,而不是靠一个或几个名师来塑造影响力。
2、在一些学校里,倾全校之力(甚至全区之力)打造名师,实际上只与政绩有关,与教学质量无关。而部分名师,精力并不在教育教学上,但他们大量地侵占学校或地区资源(包括评优树模之类的资源),而许多真正扎根教室的教师,却被忽略,这实际上是中国教育浮躁的一个表现。
就是说,大家往往一边狠抓应试教育,一边又要树立课改的牌坊,部分名师(不是全部)就充当了这一作用。
而我们主张,淡化名师效应,强化专业教师的意义,让名师们回到学校,回到教室里去,回到课程中来。不然,名师满天飞,营造了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假象,不但无助于教育改革,而且掩盖了问题。
我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事。
六、中国教育呼唤专业与专家
我并不是在说,名师“救”不了中国教育,得师范院校的“专家”出场。毕竟,名师还有一线的实践经验,而师范院校的问题,甚至比一般高校的问题严重得多,此不论及。
师范院校里有一些优秀的教授,也在一线赢得了尊重。但更多的时候,师范院校的培训,显然远远比不上名师培训更受欢迎,原因一目了然。但是,这并不是轻视专业和专家的理由,因为并不是师范院校就代表了专业,有教授头衔就一定是专家。实际上,师院院校对一线的探索,往往是沉默的。
他们对洋思保持沉默,对杜郎口保持沉默。
他们对新教育实验保持沉默。
他们对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保持沉默。
……
就是我说的,中国教育是缺乏对话的,不同阶层或领域之间有热烈的交际,但是缺乏坦率的讨论。
所以,当我们讨论专业或专家时,不能考虑身份背景(大学研究者?一线教研员?名师?普通教师?民间研究者?……),而应该就讨论专业或专家这一概念本身所包含的要求。
在这里,专业应该意味着,有自己的来源,有自己的框架,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有自己的对话方式,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当然,这些都是多元的,但首先都是专业的。现在有许多人,许多学校,连课程理论的基本经典都没有读过(而且,会轻视自己没读过的东西),开口课程,闭口课程,实际上仍然是经验性地模仿,既缺乏专业的指导,也缺乏专业的审视,最终成为类似大杂烩的东西,可叹。
在这里,专家应该意味着,拥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或知识结构,尤其是,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说,无论理论多么完美,都必须转化为理解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毕竟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名师可能是专家,但名师不一定是专家,多数名师并非专家,也不宜轻率地把自己当成专家。而一个专家的成长,也注定有一个艰辛的过程,尤其是在教育领域。
可能,这种种难,正是专业难成,专家难得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但是,作为一线教师,作为一线学校,是不是应该从各种迷雾中回过神来,反思一下,想想自己,或一所学校,接下来应该怎么走呢?
2015年7月29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