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民防疫,家长怎么教孩子识别真假信息?

魏智渊 老魏的咖啡馆 2024-01-10

肺炎来袭。

按照一般的惯例,先不当回事,然后谣言满天飞,全民恐慌,最后,慢慢适应,直到肺炎结束。人类心理的钟摆,就这样不断地摇来摇去。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大部分人,就是在信息的洪流中随波逐流。

这些信息,90%以上来自微信或微信转发的文章。

反正出不了门,闲着也是闲着,那么,不妨和孩子一起,训练一下怎么分辨真假信息,既为家庭防疫提供了指导,又训练了孩子的批判反思性思维,何乐而不为?

要不要试一下?让我们开始吧,反正我今天也闲着。


1


先问孩子一组问题:

1.微信里的信息,你觉得真实性有多高?

2.人们会相信一些信息,而不相信另一些信息,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3.你怎么分辨一条信息的可信度?

4.政府发布的信息,和民间流传的信息,你更相信哪一个?


2


人们会相信一些信息,而不相信另一些信息,原因是什么?

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往往只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这是一种信息的种族主义。说得通俗一些,叫“屁股决定脑袋”。

例如,如果你骨子里缺乏对肺炎危害尤其是传播途径的认识,你就会更相信那些认为没有必要恐慌,一切皆在控制之中的信息。实际上,不是那些信息更可靠,而是你始终存有侥幸心理,觉得这是小概率事件。这种心理,是以无知为前提的,大大地提升了你中招的概率。相反的行为(极度恐慌),会导致相信相反的信息,例如医院里死了多少人,尸体都没人处理等(这肯定是谣言),这些信息哪怕明显荒谬,也不会被核实,因为我们需要这些信息印证内在的恐惧。有意思的是,这种相反的行为,和对肺炎的轻视,骨子里都是一样的,都源自对肺炎及传播途径的无知,是无知状态下的两种反应模式。有时候,这两种反应模式,会同时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多数人终生都在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偏见。但要鼓励孩子,努力地从偏见中跳出来。

这个步骤是:

1.通常来说,屁股决定脑袋。即,我们不是因为事实形成了看法,而是因为看法而歪曲了事实。

2.我也不例外,这种情况一定在我身上也发生了,因为它是人性,是人的本能且自然的反应。

3.怎么摆脱呢?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到,相反的看法可能是对的,我所看到的事实可能并不是事实,或者被错误地解释了。

4.因为“我可能是错的”,所以,去寻求真正的事实,以此形成更好的看法,作为决策的基础。

简要地概括:我已经知道了人性往往是屁股决定脑袋,所以,我可能是错的,我要充分考虑相反的信息和观点,并进一步寻求新的事实,以形成更好的观点。


3


那么,你怎么分辨一条信息的可信度?

鉴别信息的真假,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但如果我们不想太抽象,以极简的方式加以处理,那么,两条建议就够了:

1.这条信息是谁发布的?

2.在哪个平台上发布的?

分辨一条信息的真假,需要有这两个关键要件。合起来就是:权威人士在权威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可信度是最高的。

两个要件,缺一不可。

例如,你看到一条信息:

钟南山院士建议:全中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

理性的成年人,会直接判定为假信息。因为钟南山院士的思维,没有这么简单幼稚。而所有容易让人相信的宣传或信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极简、黑白分明、迎合你的需要。

孩子还可能很难判断信息真假。你看看,这钟南山院士都说了,能不是真的吗?且慢,请问,这个信息,是在哪个平台上发的?

要养成的习惯是,只重视权威平台上的信息。

例如,一定要远离形形色色的养生公众号,尤其是中老年人。但是,你可以稳定地关注一到两个靠谱的公众号。靠谱的公众号,是由专业人士运营的,特别重视信誉的公众号。许多甚至于大V,经常发布一些不靠谱,但哗众取宠的文章以收割流量。问题是,哪怕有一篇被证明是虚假信息,他公开道歉了吗?改正了吗?然后你还收听他,还相信他,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呢?在这方面,我通常只关注一个公众号,即“丁香医生”。这就是靠谱的平台。怎么戴口罩?怎么洗手?我都是只看丁香医生怎么说,而不关心别的公众号怎么说。

顺便说一句,政府平台,也是靠谱的。政府平台发布的信息,一定是非常慎重的。


4


如果一条信息,不是来自权威平台,你怎么分辨它的真假?

实际上,分辨绝大多数信息的真假,主要依赖的是常识,依赖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判断力。而大部分的虚假信息,都有套路,时间久了,你就熟悉套路背后的谣言机制和特征(为了缩短篇幅,不说这些),可以一眼识别。例如,有人说疾病是日本人或美国人故意制造的,这就是百年来经久不息的“阴谋论”,但是一直都有人相信。你不可能每一条信息都去核实,制造一条谣言需要几秒,澄清的时间成本就非常高了。

但是,有些信息会影响到你的行为。例如,决定你是不是采取某些预防措施,买某些药,以及是呆在家里还是出门,甚至怎么洗手和戴口罩。对了,还有你想要献爱心,捐赠,怎么确保爱心不被利用?这时候,你就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了。

举个例子,有人说香油滴在鼻孔里可以预防肺炎。你看看就算了,信也好不信也好。但是,如果你真的打算买香油这么干呢?你就得核实一下信息的真假了。

怎么查证呢?

百度一下

(微信搜索也可以)

如果信息是假的,一定会有人出来辟谣。然后,你再根据双方面的信息进行判断。如果你真的高度关注肺炎疫情,那么,你一定要关注权威平台,以他们发布的信息为准。还不放心?你可以判断腾讯的较真查证平台,查证信息的真伪。你会发现,微信里转的,80%以上都是假的。

事实上我也中招了。

我去买口罩,我已经在网上查清楚了哪些口罩有用,哪些没用,卖药的骗不到我,但她告诉我:“备几样药品预防吧。”我说好啊,你推荐几种。

她推荐了板蓝根。

走出药店门,我才回过神来了,上当了。


5


不要被情绪裹胁,努力回归理性。

政府发布的信息,和民间流传的信息,你更相信哪一个?

要相信政府。

有武汉这样的地方政府,抓所谓的传谣者,隐瞒信息不作为,结果酿成了更大的灾难。但是整体而言,政府的信息,比民间流传的信息,可靠性不知要高多少倍。

我知道有人情绪激动了,马上列举出反例来。回到“屁股决定脑袋”,我们往往是因为某些事件降低了信任,然后再找出证据来强化。反面的例子当然找得到,问题是,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属于一类“幸存者偏差”。

某个部门或个人发布的信息是否可靠,还有一个有效的尺度,就是研究利益相关性。在疾控这件事上,政府和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政府部门的信息,往往是可靠的。虽然官僚等因素导致了一些问题,但本质上,这属于一个治理能力的问题。当然,公共知识分子呼吁信息公开,我也赞同,但这属于另一个层面的话题。


6


那么,肺炎期间,我是怎么识别信息的?

多数情况下,我靠的是常识,也犯不着花时间成本去识别。但是,与我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我会关注和识别。

1.我关注关于肺炎的研究进展,了解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形成机理和传播途径。对孩子来说,详细了解也有益,就当是上生物课。

2.我关注作为个人,怎么预防?包括个人注意事项、不得不出门时怎么防范、购买怎样的口罩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怎么正确地洗手、万一发现自己感冒了怎么办等关键信息。

怎么获取这些信息?

我会看官媒的发布,丁香医生的建议,以及知乎上的高赞讨论。

在本文中,我刻意回避了专业概念(只使用了“幸存者偏差”),努力地使信息识别过程变得极简。极简的几步,反复运用,就会成为本能,成为训练审辩式思维或者说批判反思能力的基础。

大疫当前,不能轻视,不必恐慌。

闭门在家,人生也有另外的风景,不必一天到晚玩游戏、刷剧、看新闻或烦躁不安。一家人在一起讨论一下肺炎这件事,安排好寒假生活,让这段生活价值最大化。不要等肺炎退出,发现自己虚度了一段值得珍视的时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