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榜样还是诅咒?——优等生与学困生的爱恨情仇

魏智渊 老魏的咖啡馆
2024-09-08

请听题——

1.如果你身边的同学比你优秀得多,你会变得更优秀,还是更堕落?

2.如果你进一所好学校,是倒数几名,进一所次一点的学校,是前几名,你选择哪所学校就读?

3.如果家里的老大很优秀,老二会因此更优秀,还是走向反面?

4.在一个团队里,有一个人特别出色,他身边的人,会变得出色吗?

5.老子英雄,儿子容易成为好汉,还是孬种?

当然,你很容易看出这是同一个问题。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把这一组问题概括为一个带有情境的问题:

在一间教室里,优等生对于学困生来讲,到底是榜样,还是诅咒?

直接上答案:在自然状态下,既是榜样,又是诅咒。

为什么是榜样?因为优等生,让所有人(包括学困生),看到了一种可能性。而且,优等生用自己的上等表现,形象地展示了一个人应该如何思考与学习。这会激励许多人认同他,朝向他,学习他,从而带动一种氛围。有时候一个厉害的同学,能够带动一批厉害的同学出来,相互激发。不然大家在一起,萝卜煮萝卜,没有肉。

这个容易理解。那么,怎么理解优等生同时是诅咒呢?有两点原因。

一是优等生会抢走本来不多的机会。比如说回答问题的机会,参加竞赛的机会,获得老师表扬的机会,社会实践的机会,班级管理(班干部)的机会……因为这些机会,优等生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锻炼,信心进一步增强,不断地进入良性循环。

二是优等生影响了学困生的自我认同。学困生本来就跟优等生有差距,机会又少,差距就会逐渐拉大,直到彻底放弃。在这个过程中,学困生会形成一种“我不行”的自我认知,并且,会将优等生的成功,逐渐归结于天赋。相反,将自己的失败,也会逐渐归结为缺乏天赋。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性思维。一旦这样定义了自己,就不会倾向于向优等生那样生活或学习,而会倾向于逃避学习,企图在别的方面找回自尊:抽烟、打架、谈恋爱……或者装作对学习根本不在乎,最后,就真的不在乎了。在生态位中,优等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圈子,那么,我也创造自己另外的圈子吧,亚文化,也是这么形成的。这叫“差异化竞争”。

经验不足的老师,总喜欢表扬优等生,并且把太多的机会给了他们。在老师看来,这很公平:人家娃做得好呀?你想让我表扬你,你做出个样子让我看看呀?这种不成熟的教育理解,让学困生的许多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肯定。

如果你是学困生,你会怎么想?

——人家行,我不行,我没必要努力了,越努力越丢人。

——老师就爱那几个优等生,眼里哪里有我们呀。

——整天学习有啥意思?生活丰富着呢。

怎么避免让优等生成为诅咒,而努力地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这是一间教室的重要任务。

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在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分配资源呢?

这个资源,可以是各种机会,可以是老师的注意力,可以是表扬。在分配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例如一种思路,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样才公平。另一种思路相反,削峰填谷,“共同富裕”。要按第一种思路,那教室里一定会出现一批“卖火柴的小女孩”;要按第二种思路,优等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这时候,就要在资源分配上,避免极端路线,例如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没有活力的计划经济,而要将效率与公平有机地结合起来。所有人机会均等,这是每一个人“应得的机会”,有些人机会更多,这是他们“赢得的机会”。但是,必须向赢家“征税”,对输家进行适当的补偿,以避免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举个例子,课堂上提问的机会,要向所有人开放,而不要让优等生垄断。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向中等生和学困生倾斜。把一部分本来可以分配给优等生的机会转移支付给其他学生。那么,优等生的机会在哪里?优等生的机会永远都有,而且比别人更多,但是,抛给你的问题,一定是高难度的。这样,增加了其他学生的机会,也提升也优等生的素养。再比如作文讲评,如果要读评好作文,那么,学困生就没有机会。但是,如果我们把读评作文的要求针对优等生和其他学生分别设置呢?例如,优等生的作文,必须达到卓越等级才能被分享,而其他学生,达到优秀级别就可以分享了。学困生呢,甚至无须整体达到优秀级别,有些段落甚至句子达到优秀级别,就可以片断分享。这样,就形成一种健康的机会均等,同时又不是平均主义或两极分化。

不仅如此,还要鼓励优等生更多地帮助学困生。例如,在座位的编排上,在小组的搭建上,在任务的设计上,尽可能创造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困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到优等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模式,优等生通过帮助别人,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学业水平,这是一种费曼学习法,另一方面拓展了对人的认识边界,很有利于未来的工作。

在这些貌似简单的措施背后,有一种根本原则或者说价值观:

1.在一间教室里,每个学生都是重要且独一无二的。

2.对人关怀,对事苛刻。

当我们沾沾自喜于一本率甚至清北率的时候,那些学困生,只是漫长旅程中的陪跑者,优等生当然是他们的诅咒。当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努力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更好的机会,并鼓励教室里的学生相互帮助时,优等生才是他们的榜样。

如果我们用分数定义人,用排名评价人,那么,人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分数。有一些人,注定比另一些人更卑贱,更会受到歧视。这是学校教育最不能让人忍受的地方,但却在天天发生。

怎么破解?

以成绩为例,到底是拒斥排名,还是公开排名?

关键的问题是,排名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排名的目的,是为每一个学生确定参照系,那么,排名是有益的;如果排名的目的,是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那么,排名是有害的。义务教育阶段,排名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支持用等级评分取代详细的分数。高中阶段,甚至再下移到初中阶段,因为面临竞争性考试,排名有其意义,否则,学生没有参照系,怎么知道自己距离目标有多远?因为竞争性考试中,决定性的是相对名次,而不是绝对分数。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或老师,有义务向家长和学生公开分数与名次。关键是怎么公布?没有必要一张红榜,所有人的分数一览无余,而应该让每位家长和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分数与排名,但是,这是他们的隐私,没有必要公布给其他人。——在必要的情况下,公布一下前若干名,当然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会有积极的意义。

站在学困生的角度,怎么理解自己?始终是教育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你不能跟学困生说,文化课成绩差了没有关系,你体育好啊!差就是差,维护自尊靠的不是自欺欺人,恰恰是对事实的接纳。关键是要把学业差跟人差分开来对待,始终培育学生的成长性思维。

什么叫“人差”?

道德品质差、缺乏上进心、自我控制能力差,这叫“人差”。这些,是学困生可以改进和控制的,因为这些事关态度,他可以决定。但是考试成绩的好坏,并不在他控制范围之内,是一连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学困生的人格教育,就是经常让他经历一种内心拷问:假如我这次努力了,还考了倒数第一名,我需要努力吗?

最高级的理解,学习从来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丰富和挑战自己。如果一不小心考了第一名,那只是额外的奖赏,但从来不是学习的目的。当一个学困生,真正地意识到,没有必要为名次而学,而是为了理解一门学科而学,为了学习本身而学时,他的学习,就有可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时间深处,他将会走得非常远。因为他不仅逃离了优等生的诅咒,还逃离了分数的诅咒。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帮助学困生树立尊严的过程。而真正的自尊,不是与他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不断地超越原来的自己。最好的自尊,甚至也不与自己比较,而是沉迷于所学的事物当中,不在乎成败得失,只在乎当下的理解,以及这理解带来的快乐,这就是“无条件自尊”,是一个人自尊的最高形式。

优等生和学困生本身,就是某种单一维度的社会标准下的产物,对人的一种标签化,并不符合人类的真实情况。

如果我们用更丰富的标准来看人,就会发现,在学校里,并没有人身上应该贴着优等生或学困生的标签。因为理论上讲,任何人,总会在某个方面,在人群中处于前20%的位置。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同时是优等生和学困生。一个体育优等生,可能是一个数学学困生,相反,一个数学优等生,可能是一个体育学困生。所以,不要乱贴标签。

而且,风水往往轮流转,优等生的思维,往往是学生思维,而许多学困生,过早在地校园里体验到了人心的险恶,以及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复杂。在这种处境中顽强活下来的学困生,有相当一部分发展出了不同于优等生的实践智慧,最终在未来的社会中,可能成为创业者或老板。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是时候让优等生为他们打工了。

我的意思是说,岁月尚长,不要急着在学校里给学生下结论。优等生与学困生的爱恨情仇,不可能在校园里就画上句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魏的咖啡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