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经常不理人?

魏智渊 知教师 2021-12-23

我为什么经常不理人?

/魏智渊

到了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总会意识到时日无多,而想做的事还未做成,甚而遥遥无期。于是,握着手中的时光,不再像年轻时那些大把地挥霍,而是像月末的工资一样,不自觉地多了许多谨慎。

我没有变得无情,相反,我珍惜友情,尤其是曾共同走过患难的伙伴。我尽可能地为一起工作的战友(或许我还连名字都未记住)提供协助,只要力所能及的话。我并没有变得麻木,我可能比现在那些中学生更容易伤感或感动。哪怕跟一二年级孩子交流,也经常会激起我浓烈的情感。甚至于,我读诗歌,比以往更加有感触。我觉得,我甚至没有变得无趣。这不仅仅是指像微信这样的工具是有趣,也是我一直在尝试将工作变得越来越有趣。进一步地,我还买了跑步机,并尝试自己做饭。

当然,我没有刻意地去扩大人际圈子,而是一切随缘。因为我对那些身外之物,越来越丧失了兴趣或动力,也可以说越来越看透了。熙熙攘攘,为个劳什子?!

所以,我宁可在孤独中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感觉到非常孤独,现在亦然。可能因为孤独,所以与要好的朋友们一起饮酒,也常常觉得酣畅无比。

我常常会收到各类信息或留言。

绝大多数时候,我都不予理睬,这并不代表我从内心深处瞧不起对方,只是一种顽固的对自我空间的坚守。

各类求助自不必说,多数求助,我不在对方的处境中,其实上帮不了,空谈无益。涉及到类似文本解读这样的,我能停下我手头的工作,为别人再来热情地解读一个文本么?

再例如推荐书籍,与我理念不合。我一直认为究竟读什么书,得自己去寻找。我研究专业阅读多年,到现在买书,也是大半浪费。然后找书的经验或敏感,就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我哪怕推荐几本我认为非常好的书,但你买了,可能会觉得其实不过如此,这是多大的冤枉?如果我耐心解释为什么无法推荐,又会引发一来一往的回应,而问题是,这幕戏会在不同的人那里反复上演。

所以,如果你认同我的理念与专业性,请你收听我的公众号,关注我在读什么书,或许其中有一篇、一本就触动了你。

甚至在南明教育团队(包括南明网师)中,许多留言或求助,我也是不理睬的。

例如,与工作无关的闲言,许多我是不理睬的。

再例如,与工作有关的提问,明明可以在工作群或各种讨论群中提出,却偏偏要私下提问,我也经常不理。学术讨论宜公开进行,这样讨论时所有人受益。如果你碍于面子,偏偏要私下讨论,那么,这要别人支付多高的时间成本啊。对我来讲,公开讨论工作问题的风气,比问题本身更重要,这事关团队文化。

同样,在南明网师,有些真正的问题,若希望我来参与,也宜在群里讨论(当然,可以私下邀请我关注群里的提问,但不代表我碰巧就有空)。

当然,我有时候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例如,我发个招聘启事,当然也希望朋友帮转,希望大家支持南明教育团队。我感激那些每次都热情地帮我转发的朋友,不要小看动一下拇指,有些昔日的朋友,也是不理我的。虽然见面时,仍然会热情地寒暄。但我对所有不理我的人,都抱以深刻的理解,从来不会莫明其妙地滋生怨恨不平,我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对方非转不可。就像我,也一般不会成为别人的拉票工具,或轻易转自己没有真正认同的东西,无论它是谁发的,我认为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诚实。

所谓的“不理人”,其实只是一种自我防卫。通过选择刺激源的数量和品质,我得以保证自身生活的完整性,并形成自己的节奏。

我认为,人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并夺回对自身生活的控制权。

我仍然会每天玩微信,因为我需要休息,也要减轻一下寂寞。但我知道自己在控制自己的生活。就像我QQ一直在线,但始终隐身和关闭头像闪动一样。

今天,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其实这几年来一直很满意)。在自己喜欢的团队里,与信任的人相互合作,按自己的想法做学校,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节奏,还有关于未来的憧憬……我想不出更好的生活了。

20151112日星期四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山西运城国际学校 | 南明教育旗下学校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