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所当然?盒马鲜生九点半后大规模销毁临期食品,网友们吵翻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生命时报、深广电第一现场等


这两天,有网友发的一条微博引起热议
“晚上9:30之前的盒马鲜生
和之后的盒马鲜生,是两个世界”

工作人员处理商品▲


在微博中,主人公发现晚上9:30之后,不少新鲜饭菜、海鲜、甜品、饮料、点心从货架上撤下,丢到小推车里拉走扔掉。而顾客提出拿走或者购买都不可以,让人感到很浪费。


有网友前往盒马拍摄视频▲


打折产品▲



 对于盒马鲜生这样对临期食品的处理方式

消费者们是怎么看待的呢?

记者走上街头

对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

有市民觉得可以理解▲


有人则认为浪费▲


有网友表示这样销毁的方式太过浪费

希望盒马生鲜对于

这些临期食品能够有更多的处理方式

而不是直接销毁



而有人对此表示理解

称商家如果不处理临期商品会惹来麻烦

比如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会带来巨大的赔偿问题



9月4日下午,盒马鲜生官方账号在知乎上回应称,商品的损耗问题,目前已经尽力止损了,当然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任重道远。


企业用过于严苛的方式保证产品质量,对于消费者来说也算是一种保障,而正所谓粒粒皆辛苦,对此持浪费观点的看官,也不无道理。理性和感性的孰是孰非,似乎在这件事儿上谁也难以定论。


对于过期商品的食安问题,参考一些网友的专业分析,比如河蟹死掉后会释放毒素,蛋白质加热也无法彻底消灭细菌,贪小便宜吃掉也是非常危险的。



律师罗欣表示,国家只是规定过期食品,或者是变质的食品必须要进行销毁。不能再流入流通行业,但是至于别人倒掉还是毁掉,还是说没有变质商家都愿意毁掉。这个法律是不禁止的,法律是没有干预的,只是说我们提倡,尽量地进行节约。



专家解答:食物过期了还能吃吗?




据生命时报报道,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蔺新英教授表示,保质期的定义是“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在保质期内,商家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所以建议大家在保质期内食用,但保质期不是认定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在保质期内,食物也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过早变质;超过保质期,食物也不等于肯定变质、不能吃了,这需要自己进行判断。


干货。木耳等干货类食品(国标规定含水量14%以下)在合适的条件下一般能放三四年。过期后如果没有长毛发霉现象,闻起来和尝起来都没有异味,就可以继续食用。需要提醒的是,这类食品一旦开封,很容易吸水回潮,加速变质。


食用油。尽管油脂看起来还没有变色、变味,但是开盖接触氧气后,油的过氧化值会逐渐上升,长期吃这样的油,可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开了盖的油,3个月内务必用完;倒入油壶里的油,1周之内必须吃完。


主食。主食按照含水分多少分为两大类,水分多的有馒头、面包等,水分少的如饼干等。面包和馒头的保质期一般为3~7天,过了保质期,如果仅仅是发干,可以做成面包渣吃,如果发霉变酸就不能吃了。饼干含水量少,如果是密封包装,保质期一般一年以上,只要不漏气、受潮,即便过了期,只要味道没变化一般还能吃。


奶制品。过了保质期的牛奶,如果呈现稠而不均匀的液体状,或有凝块、絮状物,就要扔掉;奶粉没有水分,保质期较长,过期时间不长,且没有颜色发暗,肉眼可见杂质或异物,未出现陈腐味、霉味、哈喇味等,还可以吃;过期的酸奶如果出现了酒味、腐败味、霉变味等,说明受到细菌污染,就不能喝了。


专家提醒,尽管有些食物过期后还能继续食用,但为了保证营养和风味,还是建议大家适量购买,并在保质期内吃完。



大规模废弃到期食物
究竟是浪费?
还是理所当然?

你怎么看?



往期推荐

纠葛 | 咋回事?女子微信邀约吃宵夜,男子欣然赴约却遭暴打

蔫了 | 从飞扬跋扈到霜打茄子,看着“主任”们的现状,让人痛快!

警惕 | 一单12万!成加盟商后拉下线才能赚钱…“佳莱频谱”产品被认定虚假宣传

坑熟 | 伪造一堆机动车登记证书!这是打什么歪心眼?

走过路过,别忘了点个小花花小新的工资嗖~嗖~嗖~涨5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