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青春|几代人的回忆

致青春的 河北大学青年 2019-05-2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建设如火如荼,全国洋溢着破旧立新、建设新生活的热烈气氛。在那时候,大学生可真是算得上是凤毛麟角。大学校园里,学子们如饥似渴地读书,渴望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与物质相比,理想占了绝对上风。因为对物质的要求不高,人也很容易满足和快乐。

1966年考上河北供销学校的李森老先生,当过社员,下过乡,扛过枪,那个年代的人,心眼实,单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手捧红宝书,为人民服务。物质生活极度缺乏,买酱油也要凭票供应,但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倒也不差,他说曾花了一上午时间跑到城里,狠心买回一顶当时售价0.62元的解放军帽,戴在头上别提有多神气。

但是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50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的赵秋华老师,最初是在军队里接受的文化教育,甚至都算不上文凭,后来才有了机会进入了大学。怀着一腔热血的青年们,接受了工农兵的再教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歌词,一首《喀秋莎》不经意间又唤起了赵老师对那个青春年代的回忆。


20世纪七十年代

70年代的大学生都很幸运,赶上了拨乱反正和恢复高考,高等教育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79年,村里唯一参加高考的张立军爷爷,现在都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他当时每月10元的生活费已经十分奢侈了,那还是学校根据“家庭情况”分级发放的。他们当中最好的就是带着雪花膏、暖壶、被褥,手表则是极少数同学才戴得起的奢侈品。虽然物质匮乏,但幸福度很高,大学没有学费,而且工作包分配,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1978年幸运考上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的周建华老师说,他当时跟家里的往来书信并不多,心里想着的只有努力学习出人头地,经常是需要靠顺路回去的同乡帮忙捎信,远没有现在的快递方便。由于交通的不方便,他经常得坐着驴车走半天才能到车站。

他还提到,他们在学校里除了学习等等,经常会三五成群去操场打篮球,亦或是在宿舍扎堆玩纸牌,当时还没有什么流行文化可言,生活其实很枯燥,经常还要自己参加劳动,但这对从农村来的大学生来说就最惬意的娱乐生活了。


20世纪八十年代

80年代,大学生作为的稀缺人才,被称为“天之骄子”。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历经十年动荡,适逢改革开放,满身抱负有待施展。

赵欣慧阿姨就是在80年代考上的沧州中专学校,一直都是家里的骄傲。那会儿迁出户口学校会发粮票,每月三十来斤,报到时要带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除了迁户口外,那时还得迁粮食关系,自带一个月的粮票,因为考的是本省的学校,所以带地方粮票就行了,考到外省的同学,还要带全国粮票。

1983年考上湖南某高等师范专科的许鑫老师,当时家庭条件还不是特别好,生活还是比较简朴的,记忆里,那时候大家都很节俭,除了学习用具,没有能力购置其他物品。直到大学毕业,才给自己买了一块自己喜欢的双狮牌手表。


当时通讯仍然不是很发达,但是收音机已经开始流行了起来,书信已经成为了主要方式,钢笔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入学的必备。在上衣口袋里别上一支钢笔,是那个年代的标志。娱乐方式渐渐多样化了,出现了流行音乐,随身听也多了起来,很多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把吉他。


20世纪九十年代

90年代是个过渡的年代,恰逢中国经济的腾飞,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既没有统分制下的拘束,也没有市场化后的就业重压,他们有人尽享择业的自由,有人坚守自己最初的选择。

现在已经事业有成的张作勇,当时考入的是长春某设计学校,他们当年不需要被褥,都是学校统一发,一些生活必须品在学校可以买到。电话和BP机也逐渐流行了起来,跟家里不用总是写信了。流行文化进入人们生活。大学生的每月消费一跃到100-300元。带上一个随身听在大学校园边走边唱好不惬意,如果能别个BP机在腰间的话,回头率百分之百。

作为9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的情景是他最难忘的记忆,“当时很多同学没有找到归宿,前途一片渺茫。”大哥陷入回忆,“彼此依依不舍,抱头痛哭”。那时他的很多同学选择结伴到沿海发展,90年代的沿海地区发展机会比其他地区多。



21世纪初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生活在新时代,也拥有别样的青春,心中的热情也不会散去。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关注点,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关注的东西也更加多元化。

进入新世纪后,考入河北大学的05级学姐王晓华,正赶上社会的经济水平迅速增长,电子产品迅速普及。自己也在大学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买到了心仪的MP3,还学会了使用电脑发邮件。以至于每次想家里了,一个视频就沟通了心灵间的思念。

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也已经和父辈有了很大变化。游戏本成了大学标配,娱乐也不再是听听录音带。京东天猫成了手里的商场,摩拜单车成了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娱乐方式再也不是单纯的弹个吉他,各种社团充实着生活。象牙塔里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艰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少不了的还是青涩的年华。


也许你正值这段青葱岁月,抑或你已走过了那段疯狂时光,大学时光,华丽丽地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在青春的象牙塔里,欢乐总比忧愁会多,劝勉大家,生活虽比以前好了,学习条件也比以前好了,但切勿盲目攀比,大学的根本方向还是要学习,没必要为了消费而去浪费的哦,因为美丽的青春需要的是需要你去“奋斗”的!加油吧,少年!



图文编辑:河北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  赵天赐

责任编辑:河北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  李月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