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光芒之外有时光——谈谈商业照明和感知节奏
方方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光环境院第三研究所 所长
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专业会员
高级照明设计师(国家一级)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前阵子,认真静心下来把谷琦润一郎先生的《阴翳礼赞》又复读了一遍。
因为从事的是从西方发源而来的“照明的设计”,我职业生涯的最早期,似乎都在研究让建筑和空间如何更加地明亮。而谷琦先生在其中大力赞美了只有东方人才能理解的“阴翳“带来的美,譬如日本纸浑浊的白,居室房间笼罩在黄昏中的沉静之美等,每次读来都有不同感悟。
“那些散逸室内、倏忽不定的外光附于昏暗的墙面。艰辛地保存其性命,我们偏偏喜爱这纤弱的微明。”
——谷琦润一郎《阴翳礼赞》
"▲图源自网络
上海展时间应云知光的邀请去谈一谈“商业照明”,我的本意其实是想探讨一下在环境中对照明节奏的感知如何唤醒回忆。因此,演讲的主题就变成了“商业照明的感知节奏”,幸好二者并不矛盾。
从如何变得更加明亮到如何使“光”与“影”和谐共生,我经历的也应该是大多数照明从业人员的历程——从解决空间需求开始,继而想要满足使用者的情感和审美需求。
美没有程序,美也不由理性所控制,但是程序和逻辑可以设定人的观念。
观念和审美从童年时期就伴随着我们,甚至有些来自更古早的群体记忆。
音乐的基本元素是Do rui mi fa suo la xi,元素的组合可以生出无限华美世界。
▲图源自网络
而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就是“点、线、面”——聚点成线,集线成面。
当康定斯基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老子在两千年前的《道德经》里面已经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点线面其实也是判断和解决一切事物的骨架和脉络。
▲胡安·米罗《晨星》 图源自网络
▲瓦西里·康定斯基《1923紫罗兰》 图源自网络
▼
探讨“光明”和“阴翳”,我更愿意从骨架和脉络中问“为什么”。
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层次依次为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而一切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按照这个逻辑顺序,我们可以推断出设计的每一层次理论依据基础。
而设计的根本目的,我始终认为是在解决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所谓商业空间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或服务交换活动的营利性空间。一个合理的商业空间设计,必须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
开发商业项目的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否达到或超出期许目标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规划设计商业空间的目的,是加强项目的目标市场预期形象,同时满足营运时的实际需求,最终确保项目的投资带来一致的品牌效益,驱使顾客与品牌产生良性互动消费。
在这个大的逻辑前提之下,顺势而为的“设计”方法本身就回应了谷琦润一郎所念念不忘的蝉鸣水流风动的东方美学。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落地的具体要求即能迅速判断信息,明确空间的使用功能。并且还能满足现代人交往空间的需求,达到符合商业空间定位的心理感受。
所以,商业照明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为了展示“服务”或“商品“
▲图源自网络
关于“商品”,每个人或社会群体对商品的认知都有自己的见解,但凡商品,我们对其视觉判断的基础,无非“形态”、“颜色”、“材质”三个方面。
▲图源自网络
形态之美,与人类精神心理需求的指向有关,宋瓷的釉色典雅器形优美,照明氛围需要对比舒适,表现其和谐柔美中线条流畅的高贵。
▲北宋定州窑,玉壶春瓶 图源自网络
现代骨瓷艺术品,充分利用了骨瓷的高透光特性,照明氛围需要高对比度下表现出其晶莹剔透的线条毫不出错的态度。
▲艺术家 angela mellor 骨瓷作品 图源自网络
若是宗教塑像,则伴随的是背后的阴翳对比所带来的神秘之美。
▲图源自网络
如果是书店这样对形态毋需期待的商品,更重要表现的应当是对书籍信息的高识别性。
▲里约热内卢 Saraiva 多业态书店 图源自网络
商业照明中,对形态的重点关注,亦不仅在于商品本身,如果是酒品售卖店,表现酒桶的符号化特征和酒具璀璨的形态,胜于表现液体本身的形态。
▲日本 Kayanoya 图源自网络
▼
与形态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个要素是“材质”,如果说对“形态”的表现考验的是对照明方式的思考,那么对“材质”的表现更多考验对光线本身的要求。
▲图源自网络
除了室内被照射材料本身的材质外,照明设计需要更多考虑光线本身的技术因素,如光源的光谱特性、显色性等。
有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利用直接光源如线条灯等增加空间的丰富性,这种技法在汽车展厅展台中常常被用到。
▲图源自网络
在和很多同行的信息交流中,我发现很多人不太重视颜色在照明中的作用,实际上,线条可以塑造空间,而颜色不仅可以塑造空间,亦可以营造空间情绪。
▼
低色温偏暖色,高色温偏蓝色。通常的群体经验中,蓝色表示镇定和拒绝,暖色表示放松和邀请。这和人类自古以来的生理特性有关。
▲图源自网络
清晨冷冽的光芒使人清醒,黄昏夕阳金黄的颜色暗示人们收工回家,在商业空间照明氛围的营造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是供客人休憩放松的静吧,不妨以暖色调的照明为主,而催促人们快快吃完翻台的快餐店则应该以中性甚至偏高的色温为主。
▲图源自网络
▼
即使是男装店,是否一定要按照惯例使用高色温,我个人认为也值得商榷,消费行为在放松情绪下比紧张情绪下达成率更高,而且即使是男装,在中国消费的主力人群依然是女人——这是逻辑问题。
在空间对比调性中,色彩中的明度对比研究可以给照明设计工作很大的借鉴。
如图,在高明度变化的环境,给人的整体感觉开阔而平面,低明度变化则更加有益于表现深邃的空间氛围。明度推移构成方法和色相构推移成方法也可以借鉴。通过这些小技巧,可以加强空间结构关系的戏剧化表现。
▲图源自网络
在实际案例中,比如殿堂类空间,高明度变化和低色温的使用,尽量避免更多暗区,符合人们对仪式空间“光明”“明朗”“公正”的想象,可以使空间更加具有庄重辉煌的感受。舞台的戏剧场景中,低明度变化和高色温的使用,经常用来表现悲剧性场景。
▲美国·Wintrust金融公司å 图源自网络
▲2013年,法兰·朗基拿饰演李尔王话剧剧照 图源自网络
而有些颜色是具有符号化效果的,比如我们之前所做的“Go 辣”餐厅,从外观场景即可判断此处为川菜或者类似菜系的餐厅。
▲Go 辣 餐厅
除却售卖商品,有另外一种商业空间,重点在于售卖“服务”。
舒适的服务最重要的往往不是空间,而是接待人员的“态度”,根据人际交往心理需求,在交往中有如下几种尺度:
亲密无间,<15CM
亲密友好:15-45CM
个人距离:45-75CM
熟悉距离:75-122CM
社交距离:122-210CM
公众距离:260-760CM
在照明中需要考虑不同场所,接待尺度的不同,重点塑造接待人员坦率明朗的面部表情。
▲面部几种塑造结果,而亚洲人、欧洲人的头型不同,具体塑造过程中还要仔细试验推敲。 图源自网络
而在有些情况中,场所的设计初衷如果是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表情交流,比如私密会客场所等,则照明完全可以营造小场景氛围,而弱化公共区域的照明,在这种情况下的基础照明,甚至可以借助间接照明或装饰照明来达成。
▲阿拉伯世界中科威特的·%_rabica_Kuwait_ Abu_Al_Hasaniya_咖啡厅的座位被设计来不用直接面对其他人。 图源自网络
商业场所另外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就是使顾客能够快速的分辨场所特性和目的终点。人力服务引导当然是最佳的服务方法,但是涉及成本和顾客心理喜好不同,过度服务也是值得商榷的社会问题。通过照明也完全可以实现空间切换的目的,则大大提高了社会分工的效率。
▲几种照明形式产生的不同空间纵深感 图源自网络
对空间中顶面、立面、地面的强调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空间效果,使照明效果的可控,实际上也掌握了空间的交往节奏。将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被分派到设计任务期望到达的位置。
配图为我们所做的《乾塘》餐厅,中位屏风处照明和各个转角处的照明引导,在我的另外一篇设计说明文中有详细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戳“这里”。
设计给予人类的愉悦感,很大程度上来自对细节的表现,前面都在说明对终极目的物的表现,而真正提升空间“质感“的照明,我个人认为来自对看似无关紧要处的照明表现。
如对形式感的处理,或者是通过对和商品的精致产生对比的粗糙表面的表达,进而引发对触觉的联想记忆。
▲日本安缦酒店 图源自网络
如此种种,表达了设计师更高级的审美追求——“感知”。它是人类最终需求的最高表达形势。
德国艺术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w·舒里安认为人是一个统一机体,人的审美感知活动、心理活动不单发生于人的感官、大脑。而是发生于人这个统一机体的各个组成级别:耗散结构级、细胞器级、细胞级、机体级、反射级、反思级、演进~符号级。审美主体处于审美环境中,与审美环境构成一个主客体动态相关场,这是审美活动的前提。先前的生活经验呈现于心智运作,例如声音引起色彩的感觉,色彩引起数字的感觉等等。
▲图源自网络
在商业空间的审美环境中,感知主要输入来源于视觉和触摸,照明能做到的是在视觉认知中,达到不同的“感知”的目的。
在平面的设计基本方法中,很多都能实现感知的引导,本文仅列其中关于“节奏韵律“”发射构成“和”渐变构成“这几种基本设计方法,在室内甚至户外外立面中比较多被使用,尤其是节奏和韵律变化所产生的在景观照明中的效果,屡试不爽。
▲图源自网络
譬如槙文彦和斯卡帕的建筑设计作品,其韵律和形式之美,具有恒久的魅力。
▲莱辛顿大街599号,Tillotson 设计,位于美国纽约的商务大楼 图源自网络
▲槙文彦, 京都,日本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1986 图源自网络
▲斯卡帕作品细节 图源自网络
由 Cline Bettridge Bernstein 设计的爱荷华大学礼堂的吊灯,从看台的形式中提取片段,形成的吊灯曲线摇曳,和礼堂的设计形成连贯的整体,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爱荷华大学礼堂 图源自网络
银座 Ginza Six 商场作为当地最高级的商场,照明的节奏提取的也是商场本身内装设计的形式,使空间具有丰满的照明效果,让它看起来就“很高级“。
▲银座 Ginza Six 商场 图源自网络
与通过形式感的滥觞来表达似是而非的观念相比,不可不提到通过照明对“叙事性”的表达。
“向光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商业空间的应用中亦可以参照很多艺术照明的思考方式。譬如 teamlab 2016年的作品《forest of Resonating Lamps-One Stoke》,据说灵感来自于泰国天灯节。
▲图源自网络
作品由满室的玻璃灯泡组成,当人走近这些灯泡时,它们会缓缓亮起,有时候是蓝色,也有时候是橙色。观众通过这种灯光的流动与空间产生关系。当光芒向四周发散,也象征人与周边的关系的联结。而当光芒暗下去,世界仿佛只剩下独自一人,光与影共存,阴霾才能更加映衬光明矇昧却热情的美之所在。
▲图源自网络
人生就如同这些光芒和阴翳的交织,之所以让我们念念不忘,正是因为除了欢乐激昂,还有爱别离苦,怨憎情仇。
所谓美,常常是由生活实践发展起来的,被迫住在黑暗房子里的我们的祖先,不知何时在阴翳中发现了美,不久又为了增添美而利用阴翳。
——谷崎润一郎
"▼
-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方方
内容来源|最爱光线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下公众号和微信号
投稿/合作|media@elic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