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伊琍又叒叕怼整容考生了?我要是考生一定这样回答她

2018-03-15 Miss浪 WAVE整容整形

“整容”最近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因为艺考来啦~


看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春运又来了~

其中还混杂着不少熟脸,比如三石弟弟吴磊

宋祖儿

连徐锦江的儿子也凑热闹了

而这次上戏迎来的,则是号称“史上最严考官”、“整容脸噩梦”的马伊琍

其实马伊琍对整容的鲜明态度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去年九月被问到考生整形时,就曾经表示“整形的学生不能收”,因为对年轻学生来说“不是个好榜样”

而理由给的也很直接:1. 整过容就不是“纯天然”了;2. 作为演员,自信是最重要的

而整容=不接受自己=没自信

而两天前重回上戏坐镇评委时,马又一次“语出惊人”,怒怼考生“鼻子整得疼么?”

马的言论上了热搜后,也是引起热议一片。不少人表示马伊琍太过偏激绝对

也有diss她太mean太没礼貌的

咳咳... 在小浪表态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七十年代中,一个叫彼得.本森的小哥偷偷落了一个文件夹在机场。里面装的,是一份大学申请书。表格里填满了申请人的个人联系信息,以及......


一张个人照片

这已经不是本森第一次把仿造的大学申请书落在机场了。研究人员们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这个实验,其中唯一的变量,是夹在文件中那张照片的颜值。而在无数次实验过后,本身发现“申请者”的颜值越高,遗失的文件就有越高的概率“物归原主”。


在后续的一系列类似实验中,这一结论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无情证实,甚至儿童都会显示出同样的倾向。于是,“颜值偏见”(Beauty Bias)的理论诞生了:长的越好看,在社会中越容易得到重视和优待。


说白了,就是颜值即正义。

这样的结论听上去或许有些简单粗暴、不近人情,但现实的确如此,而且其表现形式,远比能不能找回一份丢掉的文书更加冷峻残酷。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梅什就是众多常年专注于研究这一领域的专家之一,还将自己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Beauty Pays (《颜值经济》).

丹尼尔在书中用海量数据论证了颜值的重要性。比如:

  • 长得好看的女性比长相一般的女性多赚8%,男性中这一差距则为4%;


  • 颜值高的人同颜值低的人相比,不仅更容易借到贷款、连利率都要低很多;


  • 好看的人在对生活的满意度上,比不好看的高出10%;


  • 高颜值的人比低颜值的人,平均一辈子多赚$23万美金

同样的道理,在各行各业都同样适用:田纳西州立大学的金融学教授Sean Salter从网络数据库中整理了数千张房产经纪人的照片,让受访者从1到10为经纪人的颜值打分。结果发现颜值高的房产经纪人比颜值低的成交价高出很多。

体育界也是如此。早在2008年时,《纽约时报》就刊登过一篇学术长文:一群经济学行为学家在分析过NFL四分卫的面部特征后,发现高颜值的四分卫球员年薪比低颜值的球员平均高出了近$30万美金之多

连理论上最公平公正的地方——法庭,似乎也难以逃离“颜值影响力”的魔咒。据研究显示,长的丑的被告比长的美的被告的定罪概率,高出了2.5倍之多。

O.J.辛普森能无罪释放,除了当时美国白热化的种族冲突背景,和其本人的个人魅力也脱不开关系


小浪摆了这么多事实数据,并不是想为“以貌取人”正名,只是想指出不论它公不公平、你喜不喜欢,大量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的实验分析和研究,都证明了“颜值偏见”都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当代社会的每个角落之中。高颜值者有高颜值的“美貌溢价”(Beauty Premium),低颜值则有低颜值的“丑陋罚金”(ugliness penalty)。

整容怎么了?

其实和刘梓晨、桃花宝宝们生活在一个年代,多少都会有人对整容有些许的误解。

再加上近些年的演艺圈,确实有不少整容过度,或误入歧途、在不正规的地方不小心把脸打僵的艺人——比如《楚乔传》中的这个妹子

所以马伊琍的言行,其实也从某种侧面反映出了当下人们对于部分网红小花们“滥整”的厌倦


但小浪无法理解的,是自信、实力、提升内在... 这些怎么就和整容互斥了呢?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颜值能带来无数隐性或显性优势的世界中,又有成熟的科学技术来帮助我们完成颜值上的改善,普通人想变美、美人们想变更美难道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吗?


最新出炉的美国整形外科协会报告(ASPS Annual Report)显示,2016年美国人在整容/微整上的开销,是160亿美金,创史上最高;而2017年在全美范围内,共有1750万个整容/微整案例。

全世界的人都在变美。


因为本质上,颜值并不是自信和实力的对立面,而是它们的一部分。


而如果提升这部分的得分能够降低风险、受益无穷,何乐而不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去年就做过相应的实验:他们将13名接受过拉皮的女性求美者术前/术后的照片展示给483名受访者,结果显示在多数人眼里,拉皮过后的照片给人的印象更健康、更成功,也更有吸引力

德国的波鸿大学和瑞士的巴塞尔大学也曾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发现和犹豫不决最终没有进行整形手术的参照组相比,接受整形手术的求美者感觉“更健康、更少焦虑、更有自信”。


换句话说,整容带给人的改变,远不仅限于颜值的提升,而是由内而外的、全方位的改变


【此处应有广告--> 她花了4万做了5项整形手术后, 居然整成这样?!

最后,我们回到正题上、说说马伊琍怒怼艺考考生


相信不管站在哪个阵营,都没人会否认演技和实力的重要性


但别忘了,演艺圈是一个比之前提到的所有行业,都更拼颜值的地方


连卖房打球都要处处被看脸,你能想象对于那些长相并不出众的艺考考生来说,连改善自己外在条件的机会都不给,对TA们来说有多不公平吗?

比如演技精湛又充满灵气的王莎莎,就曾经报考过北影,结果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

而同龄童星周冬雨却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进入北影进修

陶晶莹刚出道时,因为长相问题屡遭嫌弃。尽管总是第一个到化妆室的人,却每次都被化妆师冷落在一边,上通告只能站在离主持人最远的地方默默画圈

松鼠王迅更惨:早期在剧组和女星对台本,却因为对方嫌自己长得丑、被送去和女星的助理对戏

沉寂多年的黄绮珊曾经在某歌唱比赛中夺得冠军,结果因为“太丑”被拒上版面、连名字都没被提及...

这样的例子在演艺圈简直枚不胜数。


而这些已经是最幸运的艺人了。她们忍辱负重,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心态熬出了头,终于让世人看到了自己的才华和实力


又有多少同样有才华实力的,最终因为外形原因、同机遇擦身而过了?

更不用说在演技超群的实力派巨星中,也不乏借助整容提升颜值、冻龄驻颜的案例


比如谈起双眼皮毫不避讳的秦海璐

热播韩剧Misty迷雾中的金南珠

连每天都被无数人当做“纯天然”美女教材的女神高圆圆,也做过眼鼻综合调整和瘦脸针

谁说整容就不能有演技了呢?


小浪写这篇文,绝不是想凸显“唯颜值论”


也想再再再次强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有太多东西比颜值更重要


但是马伊琍老师,在这样一个看脸的行业和世界里,那些想要成功的人,凭什么不能通过变美为自己增加砝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