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今日诗评: 当今诗坛的媚俗和欺世

2017-11-22 诗评媒 微诗刊
28 26741 28 7588 0 0 2991 0 0:00:08 0:00:02 0:00:06 2990

《今日诗评》人人文学网微诗刊

当今诗坛的媚俗和欺世


    其一,当今中国诗坛是一个以欺世的食利者为代表诗人的诗坛。


    什么是食利者?经济学上的概括比较广泛,但是当今中国诗坛中的食利者,大致是两类人:一类是小商小贩式的寄生于诗歌中的食利者(此类食利者姑且不论);另一类是本身就是食税者或既得利益者的食利者(以下所论,专指这一类食利者)。除少数心态通脱、有艺术天性的特立独行者外,这两类食利者最大的特点反映在他们创作的所谓的诗歌以及他们因诗为名而延伸出的所作所为中,就是欺世盗名。而后一类食利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有其显著的惯性心理:既要高冠良驷,又要东山之名;既不辞肉食者之鄙,又好清贵之风雅。但问题是,现代诗之所以为现代诗,其写作的发生学、价值观和创作视野,在很多时候跟诗人的身份、价值观和立场是有极大冲撞的(当然并不绝对)。可能有人会以中国古代诗人多为食利者而并不影响诗歌写作以反证此论之悖,但不要忘了,中国旧诗以歌咏讽颂为能事的发生学跟现代诗的抵达创造、直涉人心和人生是两个价值体系,古代的小农社会跟现代社会对诗歌的精神审验和文化功用上的要求也大有霄壤之判。


    上述的食利者们既寄生食利,又好邀东山之名,基本上没有深求诗歌的志趣,当然也写不出真正的诗歌,但是他们多数都在诗坛上有名有势,这就形成了当今诗坛一个极有趣的现象:越是有名有势的诗人,写的诗越是烂,个别著名诗人或小地方的诗歌大佬,终其一生都没写出过真正的诗歌,甚至连汉语语言的美味都没品尝过,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大诗人的诗名。这些所谓的诗人或因在中国现代诗的初级阶段因“河中无鱼虾子贵”而早得诗名,或因现今手握资源、利害随心而使诗坛不得不侧目,或因虽说徒为王伦但占据一方、喽罗众多、抬轿者有之、献冠者有之,而修成了教主,故而形成了一个权势型的诗人阶层。对于这个欺世的诗人阶层,诗坛应当是心知肚明的,但不幸的是,因为当今中国价值认知和学术品格普遍性滑坡,或以利益关联所致,故而使世之昏昏,昭昭者或缄默不言,或避人远害——或者干脆这样说:糊涂蛋们不辩真伪,明白者集体装B,坐使上述的食利阶层多数被恶捧为当今中国诗坛的代表诗人,反过来败坏了中国诗歌的生态、品格和价值判别。


    其二,当今中国诗坛是一个以媚俗的发表体为主流写作的诗坛。


    发表体的产生与发表媒介有绝对的关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前,诗人们对发表的追求也很热切,但是并没有产生发表体,主因便是那个时期的诗人与现今的诗人在个人品格上有极大的不同,那是一个崇尚个性、拒绝流俗、对诗歌具有探微式创作追求的时代;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诗歌媒体和诗歌编辑还继续了一些八十年代中国诗歌的精神和理念。


    在一个普遍追求发表、或者以发表为写作功绩的时代,诗歌媒体对诗坛的导向性尤其显著。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诗坛的衰微和媚俗首先表现在大多数诗歌媒体的集体媚俗。媚俗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来自官方对传媒的加强控制、慢性奴化有关,但另一个显明的特点是:大批与诗歌毫无关系、甚至反对现代诗的人员几乎接管了国内所有的诗歌刊物,这些土狗瓦鸡们控制了发表,实际上也直接控制了中国诗歌和诗人们对写作的选择以及精神追求(拒绝发表、不甘沉沦的诗人只有一小群,不在此论之例)。


    诗歌媒体何以能控制诗人和诗歌、甚至深重地影响了当今中国诗歌的群体群貌?说到底,跟诗歌写作者们对诗歌及写作的价值认知有关。写诗为了发表,发表的多寡以及上刊物的级别与诗名、江湖地位相关,故尔不能不投诗歌刊物及编辑之所好,发表体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是当今中国诗歌最大的恶梦。

发表体主要影响的是新世纪以来的年青诗人,也影响了一些曾经与流俗战斗了十数年、但近两年却不甘寂寞的优秀诗人,这足以说明诗坛的媚俗之风如果不进行正本清源式的批判,为害之烈,足以使芝兰居鲍鱼之肆而不辨其臭。


    其三,当今中国诗坛是一个以欺世的伪民间为遮羞布的诗坛。


    民间不是口语诗,也不是知识分子写作或其他任何类别的写作。民间不是一种写作方法或一种写作技术,民间是一种立场,是一种价值观。站在民间的立场,写任何一类诗都是民间写作。但问题是,我们有过真正的民间立场吗?我们的民间立场是什么?


    我个人的看法是,所谓的民间立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处境中,永远不会有。鲁迅说过这样一番意思相近的话:中国人最大的特点是,既使是一个马上就要饿死的乞丐,也有满肚子的根深蒂固的统治者意识。毫无疑问,民间立场与统治者意识是对立的,这里不可能有任何聪明的调和。


    既然没有真正的民间立场和民间写作,为什么诗坛还要拼命地拉伸“民间”这样一个伪命题?我想这与中国诗歌发展到当今,诗人和诗歌在精神意识上的觉醒有关,大约也跟我们对久已失去的民间社会和民间生存的怀念有关。


    其四,当今中国诗坛是一个诗歌评论以帮闲、献媚为能事,下作而毫无批判精神的诗坛。


    以上立论,包括新世纪以来大多数的诗歌批评和诗歌评论,故在此不展开说。


    凡此种种,取要言不繁之义,有没说透的话题,希望得到诗友们真诚的批评。


~欢迎点赞分享~

分享一种诗意的生活


关注《微诗刊》


人人文学网

总编:王博生  原创投稿:1187295260@qq.com

《微诗刊》微信号:renrenweishikan

人人文学微信号:renrenwenxuewang

人人文学网:http://www.renrenwenxue.com
人人论坛:http://bbs.renrenwenxue.com

手机版http://www.renrenwenxue.com/m.ph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