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反思:中国式P2P崛起的“虚胖”之路
作者 | 七月的MiuMiu
(本文系作者独家授权发布原创作品,未经网贷之家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决定一生的时光;但对于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来说,十年或许仅仅是一个启航的开端。
网贷走过的这十年,动荡尤甚。往好了说是“群雄并起”,实则却是一番“纷乱割据”。在这场战役里,我们见证了一个个枭雄的兴起、一次次队伍的扩编、一个个参与者的不断加入;也看到了领地的迅速吞并、生存者数量的不断减少和参战各方的急速落败。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十年就像一个被不断吹大的热气球,当有一天回落地面,它却终要变回原来的模样。
“虚胖”——或许不仅是整个行业的共象,也是这些参战者无可奈何的选择。
1、真正的P2P是什么?
真正的P2P是什么?这是一个在这十年间被反复讨论,却始终没有被定调的问题。
还记得2016年11月19日,在由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海市浙江商会主办、复星集团承办的"2016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曾发出过“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P2P平台”的声音。
而实际早在4个月前的2016年5月,复星董事长郭广昌也表明了“现有P2P基本是骗局”的论调。
这些言论自然会招致大量的反对声音,但从某一个侧面来看,“金融风险定价”能力的缺失确实是P2P饱受诟病的开始。
我们知道,在西方P2P的发展是基于这样两点:一是直接融资的模式,二是平台不刚兑的特点。这两个基础点降低了金融交易行为的成本,使得两端双方的需求和立场得以成立。
而在中国,它却要迫不得已地走起“中国特色的道路”来。
一位原本从事P2P金融产品设计的相关人员说,并不是中国人对于P2P的理解和西方有偏差,而是在整个大环境的“胁迫”下,不生产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就不可能帮助企业打开天下。
其一,是因为与被银行“喂饱”的大型国企相比,中国长期受忽视的“次贷人群”基数太过庞大,这些人深不可测的胃口让整个市场的蛋糕看起来无比的诱人,所以即便是并不具备真正的“风险控制”能力,这些企业也无一例外地投身到这场争夺战中。
其二,中国本土征信系统的缺失虽然让“点对点”的模式寿终正寝,但却给中国P2P企业带了另来一个启发:那就是改变业务线和担保方式。而这种模式的诞生,虽然让我们牺牲了对P2P本源的初衷,但却不可否认的让中国P2P进入了“盛世光年”。
用“中国式智慧”来说,就是“既然用手吃不到蛋糕,那我就发明一双更长的筷子”。或许在当年,除了借贷款人以外的大多数从业者都深谙其中道理,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没有办法放弃这块太过香甜的蛋糕,也没有找到在征信、监管、金融秩序齐缺失的情况下,让中国P2P焕发春天的第二条路。
所以,这一切的“理所当然”既开启了“自嗨式”的盛宴,也开启了一场潜在的“自杀式袭击”。
2、“中国式P2P”的崛起
我们回顾一组来自两年前的数据便可发现,中国P2P的迅猛增长绝非偶然。截止2015年底,P2P借贷在中国上升到了史无前例的3853家,年度增长率达到了60.74%。撮合贷款规模也由2014年的3000亿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9750亿元,年度增长率达到225%。而在这之前,统计数据从未如此“爆棚”过。
这是在多年的沉寂后,“中国式P2P”的转型给从业者的最大“回报”。虽然这个回报的基础建立在监管尚未建立、民众风险意识尚未觉醒的基础上。但决定转型走“中国式P2P”,却显然比这些人眼中所谓的“真正的P2P”能获得更多“回报”。
那么,这种“中国式P2P”的实质又究竟是什么?
相较于西方多年来的纯信用贷款路线,为了抓住这个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市场,中国P2P从业者将其异化出了N个层次。
首先是“美化”征信体系缺失这一致命要害。
由于西方可以通过征信进行风险议价,所以平台往往只承担“桥梁”的角色。而中国由于没有对于贷款人的信用根据来源,所以既然平台要办下去,那么就只能用“解决顾客所急”的方式来转移信任。
自2012年开始,中国大部分P2P平台开始提供担保,大致包含三种形式:借助外部机构提供担保;平台通过每笔贷款中提取的风险保障金进行“有限”担保;平台以自有资金提供担保。尤其到了2013年,担保更是成为了国内各P2P平台的“标配”。
以至于如今很多人在评价中国P2P急速扩张的转折点时,仍然会将“全额担保”思维作为“功不可没”的开拓者。
而另一条P2N业务线的拓展,更是成为了市场规模“屡破神绩”的强大推助力。
各项条件的制约,使得从互联网上直接获取借款的服务无法成为中国P2P的主流。而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止2015年末,有超过90%的大量P2P资产端来源于线下业务。这些业务的诞生流程大多需要经过人工信贷员实地考察或远程人工尽调这样烦琐的步骤,而互联网在这其中却只充当了“发布渠道”这样卑微的角色。
曾经负责金融产品的朋友说,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他们不断被要求开发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是来自线上线下这样不同类型的渠道,还有更多的是与融资租赁公司、保理公司、房地产公司合作,来找寻合作的突破口。这些突破口演变出千变万化的形式,抵押贷款、票据业务、校园贷款,甚至还有早早被叫停的首付贷。
而这位产品负责人也表示,在抢夺市场的过程中,他们整个运营的核心并不在于如何去把控金融产品的风险上,而是在于如何快速打开业务突破口,抓住“利率”这个卖点,去多分一杯羹。
这样“急功近利”的模式,让问题的枝芽“茁壮成长”,比如期限错配、自融、资金挪用、信息不透明以及无限制的资金杠杆。而这些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这些“想站稳脚跟的”中小平台,一些原本已颇具实力的实体企业或是互联网企业,也在强大的市场诱惑下,纷纷加入这场泥潭的混战。
3、火热引来的新入局者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上市公司系P2P平台已增长为43家,约为14年同期的5倍。而在2015年底,涉足P2P平台的上市公司已达到70家的数量。
与中小平台寻求强大背景抱有同样初衷的是,这些上市公司也希望通过P2P平台自身的资金筹措能力,来为上市公司的运营打通更多高效率的路径。
某平台运营总监称,在资本热潮最为疯狂的2015年下半年,一些上市企业、风投公司都会亲自找上门来找寻合作的可能性。与之前不同的是,在P2P热现象的这段时间里,这些公司对于平台占有的市场份额、损益报告等“硬条件”反而并不看重。换句话说,他们要的是P2P平台的“筹资”能力和市场前景。
而在一些时候,这些平台上所发布的借款标的也往往带有背后注资公司的影子:为企业上下游提供的供应链项目;围绕房屋建造销售进行的贷款项目或是一些直接性的融资借款项目。
所以用“业内话”说,“自融”的问题只在于是否被曝光而已。
资本的急进入带动了这些中国P2P企业的运营引擎,但从更深层来说,“热钱”的流入影响了整个P2P从业人体系的稳定,从而撬动了整个生态的根基。
从2014年-2016年各大招聘网站发布的春秋季人才报告来看,互联网/金融这两个行业的数值不断攀升,频频冲入年收入Top前三的宝座。而在这几年里,我们也能时常耳闻“某某银行前高管跳槽P2P平台”、“互联网金融抢占银行人才”的新闻。
一位具有多年经验的互金行业HR透露,在2015最疯狂的时候,国内一二线城市的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或运营经理的月收入,可达到2W人民币以上,而一位总监级别的管理人员,想达到50W以上年收入,更是十分轻松。
不过,与高工资所相比,人才的质量却是参差不齐。且不论一部分从传统金融跳槽而来的人才,尚需要转型适应期。一些本无从业经验的人,因为高收入的吸引,却也常常欺瞒而行。
这位HR说,在她所面试的人中,有60%存在着失实现象。有一部分隐瞒自己的从业时间,一部分将他人的工作项目经历套用到自己身上,更有一部分仅仅接触过几个案例就敢声称自己是某平台“风控负责人”、“产品总监”等管理职位。
而这一现象并不仅是个例,在平台如雨后春笋、资本如饿狼扑食的那一年里,高需求的团队数量和低层次的人才质量构成了P2P最后防线的垮塌。
运营者的盲目抢食、资本的盲目进入、人才的盲目流动,让中国P2P从“自嗨式”盛宴开始了频频的“自爆”。
4、退烧后未知的蜕变
从2015年的神坛上下来,我们发现大多数P2P企业陷入了同样的境地。资产的转型、信任的退化以及人才的流失问题。
而过往的资产热也急剧退烧。
数据显示,2016年9月下旬开始,以红星美凯龙、盛达矿业等为首的鼎鼎有名上市公司开始撤资或退出P2P行业,而更有甚者直接以低于月募集资金60%的价格出售现有的P2P平台。一夜之间,P2P平台从炙热的“当前手”被迫走向“已转移”。
一些企业的撤资让这些过往被宠幸的中国P2P平台开始重新考虑生存的问题。这其中不仅有合规这道坎,还有本身所存在的“自我造血”不足也就是盈利问题。
一位曾在TOP前十平台工作过的从业人员透露,自从2016年824文件下发后,他们就在私底下开发新的合规资产,但由于小额分散的特性,使得平台整体业务模式都要发生较大改动,而随之而来的还有在整体业务模式更换的前提下,公司是否能维持盈利的一大问题。这使得即便到了一年后的今天,他们也无法脱离对于过去资产的依赖,让新资产成为平台的主流资产存在。
然而,与这些尚能够自主转型的企业相比,另一些徘徊在生存边缘的平台则只能将原本无法合规的业务进行“洗白”处理,不过这种“洗白”究竟能否成功也依然是个未知数。
“除了我们熟知的挂钩金交所以外,平台还有其他招数转移这些重资产。“某平台风控人员透露。
金交所成为“洗资产首选”已是毋庸置疑。数据显示,单在2016年下半年,全国40家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已有一半与互金平台展开了合作,这其中P2P企业又占据了绝大部分。
而除了这一招外,另有一些平台则将业务挪到了“自家的其他房间里”。
内部人员透露,一些已成立金控或财富集团的企业,正在将原本P2P平台中一些不合规的资产放在自家集团的其他理财产品中继续进行融资。这些打着“公私募基金”、“财富管理“口号的互金平台,即使底层资产依然来自自家P2P平台,但却并不受824文件和其他地方网贷监管办法的制约,而这样做的另一大好处则是,即便P2P平台最终无法通过合规的检验,那么集团总业务也并不会受到冲击。
“舍卒保将”——这也许是许多P2P企业资产转型路上的真正想法。
然而,藏有种种不安因素的不仅有资产问题,还有像银行存管这样的“软着陆”现象。
中小平台的拥趸、城商行的积极,以及一些所谓“中间人”的牵线,虽然让平台与银行间的对话在这几个月中“无比顺畅”,但也让银行存管的体验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
知情人士透露,“中间人”每为银行拉成功一单,就可获得多至5%的“业务抽成”,这使得握有银行与P2P平台双重资源的从业人纷纷开始了“牵线之路”。
而为了趁早咬下存管这块新兴市场,部分中小银行也已将平台的注册资本金要求从5000万元降至2000万元即可;有的银行甚至对平台的背景要求也做一并降低处理。
一些正在对接银行存管的平台技术负责人表示,为了加速存管上线的节奏,平台和银行还甚至“通力合作”,将原本需要半年的技术对接期缩短至两个月以内,是两者皆可获得“双赢”的局面。
“用最小的力气换来最大的可能性”——这似乎是我们在目前所有P2P平台转型过程中,看到的同一个现象。
不论是资产、银行存管、信息披露还是备案许可证,虽然我们见证了P2P平台正在试图摆脱过去的种种乱象进行“蜕变”,但“蜕变”的方式却让我们很难说清,这场“自嗨式”盛宴的终点在哪,究竟又会何时散场。
5、命运的未完待续
在结束这篇文章前,HR朋友发来信息,她说公司内部结构再次进行调整,人员调动又要进一步加大了。
这些过去被高薪吸引而来的年轻人,有的提升到集团总部,有的被派遣到新的业务部门,还有些则跟随分公司调离到更下一级的城市。
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结局。虽然摆在他们眼前的是岗位差异化的加大,但最终关乎的将是对行业及前途的信心。
作者:七月的MiuMiu
简介:互联网金融专栏作家,游走在金融边缘的码字女子。
版权声明:文章系作者原创作品,已授权网贷之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并注明原作者。
网贷之家专栏现全面公开征稿,如若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有兴趣,恰好又喜欢写作分享,可将您的作品发送至editor@wdzj.com投稿。详细的投稿及稿费规则,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来源 | 网贷之家专栏
声明 |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