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正步入“人口自杀”!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2年大选(对老布什)时曾有一句名言——“笨蛋,根本问题是经济!”一句话就当选。
虽然每天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遨游的很欢乐,毕竟已结婚生子,“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中国拟开放雇佣菲佣,月薪可达1.3万元人民币”,这类新闻时时冲撞着我的小心脏。
这是要抛弃诗歌远方全力以赴地去挣钱吗?这是要让女性都回家带孩子吗?在同一轨道上的生活实在是太无趣了 。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时小激愤地思考一下: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既然资源有限,为什么各国都在鼓励生生生?人为什么要结婚?生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
想太多,太理性的结局就是像发达国家一样,生育率大降,“老龄少子化”担忧四溢。
爱尔兰科克大学生物化学名誉教授雷维尔曾经形容欧洲正步上“人口自杀”之路。就算全世界人口总量不变,发达国家的人口正在不断萎缩。在出生率最低的25个国家中,22个为欧洲发达国家,其中已有18个国家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在亚洲的日本,老龄少子化早已成为久治不愈的痼疾。
国家这么迫切需要年青人,为什么?
当我们还在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时,实在没料到现在又要讨论全面放开二胎。因为年青人,在未来,不够了。
李光耀在书中分析日本时说,经济发达,女性自我意识高涨,发现工作和外面的世界比在家侍候一大家子要有意思的多,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做全职主妇,尽心尽力地生养孩子。
一向坚持“实用主义”的李光耀还曾政治不正确地号召新加坡年青男子不要只看颜值,要找受过良好教育智商高的女性结婚,优生优育。政府应当很好地引导。
这一切都基于李光耀的这个思想:
“人口数量与结构,是个重大问题,因为它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宿命。如果一个国家人口数量下降或者整体慢慢变老,那么这个国家其实就在走向衰弱。”
老人不消费,体力精力有限,缺乏创造力。
有个日本朋友第一次来中国就对我说,你们消费是扩张的,我们是收缩的。日本的老人比年青人富有的多,他们生长在日本经济繁荣的年代,而日本的年青人面临的机会和空间都比历史上要少的多,他们只好如村上春树所写的去追求“小确幸”。
在国家和组织的眼中,人的功用性更被看重。比如在国家看来,它要总量调节,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年青人不够多,劳动力萎缩,消费递减,养老金缴纳额减少,问题接踵而至。政府便要适时地评估和出台鼓励生育政策。
可见,年青人,是生产力,是最强大的消费者,是一个社会发展最宝贵的创造性财富,是民族国家绵延不绝的希望所在。
在有着人口问题困扰的欧洲和日本等国,政府或补助、或给予税务优惠、或实行全民义务教育、或颁发勋章。
然而,这些努力,都没有用!生育率还是没转正,更别提赶不上穆斯林的生娃速度了。
像英雄的母亲一样生七八个?
No Way!
在中国,出生于30、40年代的母亲生育七八个孩子稀松平常,在现在北上广深的年青人看来,这实在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生不起,也养不起啊!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里这位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
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这么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这只是一个暑假的育儿消费,虽然网上骂声一片,但凡收入稍高一点的家庭,谁不想在能力范围内或者能够着的消费能力上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一切?
我曾非常认真地考察了一番,早教班一节课150以上,买个课程都是一万起。现在的英语培训恨不得从宝宝还不会说话就开始。很小的婴儿可以去游泳。一岁以上就可以办2000左右的卡去综合游乐场畅玩。稍大一些的孩子去各种球类、舞蹈、绘画班,更奢侈一些的去学马术。
如今,资本的主导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看现在的趋势,内地教育分层就在不远方。尽管我对各种班式的教育心存疑虑,但一想到比我们先进的美国、香港的教育从好的私立幼儿园开始就分层便隐隐担心。
美国的公立学校实现了无差别化入学,但教学质量实在不容乐观。考虑到现代社会的竞争白热化,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入收费高昂,但师资力量强大,资源丰富的私立学校,因为难进,门槛一步步提高,还要面试家长或者要购买学校债券。这一切似乎都提前在京沪上演。
在一篇热文《清华学霸、马甲线女神、前麦肯锡董事合伙人:我见过太多世界的可笑》中,正在办学的主人公说:最近由于办学校,通过周围的做投资和企业的朋友圈,知道了香港的一所名校,也知道到了香港教育界一种奇葩的金融产品Debenture“入学债券”,各个私立名校都有, 20万到650万(如大陆背景的某某书院)不等。
一次性购买,不退款,没利息,孩子毕业之后赎回或转让,买这个, 就为了买一个“面试机会”。
据说中国某互联网公司大佬为了让孩子有确定的入学机会,当年把市场上放出来的债券全买了,得小一亿港币吧。为了一个娃上学,中国的家长也真是不容易。
“这个世界可笑吧。”
是不是我们对时代的洪流无法阻挡?明知这一切很荒谬却不得不随波逐流?
青年人口数量的竞争
未来富裕国家和地区完败
关注人口问题的携程老总梁建章做过研究: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父母越来越不愿意多生孩子,人口爆炸的现象消失了;伴随着国家的繁荣,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生育率的大幅下降。几乎在所有发达国家,生育率都低于2.1的更替水平。
在非穆斯林的亚洲,通常在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达到4000美元时,生育率就会下降到低于2.1的替代水平;而当一个国家达到人均收入水平10000美元时,生育率甚至会下降到低于1.5。这样低的生育率水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持续和危险的。
最近频频见到媒体报道印度,因为他们在未来是年青人口比例在世界占优的国家,中国到2050年人口中位数在50岁左右,而印度不到40岁。年青人就是希望所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希望就在年青人身上。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网上人们常常说过去生养孩子很容易,放假孩子丢给祖辈也可以,或者给个游戏机就行了。说这话的不知道现实中是不是果真如此,特别是在京沪。
尽管我也是个放飞自我的人,理性地想一想,还是不敢这样对宝宝。未来该学的英语等工具性学科还是要抓紧,孩子喜欢的艺术、体育类也得报名让他们去,同学都去的夏令营还不得乖乖掏钱。
一到假期带着孩子去旅行肯定是必修课,这些,在这个资本主导的时代,哪一项能便宜?更别提我们看见省会城市的父母祖父母们为了孩子上幼儿园通宵排队的新闻时的惊吓,争抢的都是更好的资源。
不仅中国如此,比我们发达的欧美、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结婚购房、保住工作不失业、医疗昂贵、养老困扰和养孩子的高花费,每一项都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年青人们的生存压力。倘若未来教育分层,金钱主导性更强,恐怕更多的人在生二胎甚至生头胎的问题上都要掂量掂量了。
老年人寿命延长 51 30194 51 15533 0 0 3370 0 0:00:08 0:00:04 0:00:04 3370年青人不敢生,未来的图景不敢想象。没有足够的优生优育的新生儿,制造出足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也没什么益处呀。
来源 | 网贷之家 作者:直面人生的Ivy
声明 |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