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任丘的小伙伴们,市文化馆喊你免费听课啦

2017-08-05 任丘微城

任丘人都在关注“任丘微城”



“咚咚锵、咚咚锵”在铿锵有力的鼓点声中,《任丘非遗大鼓知识讲座》于2017年8月4日上午在任丘市文化馆开讲了,这是任丘市文化馆举办的暑期系列公益文化大课堂的第7期。此次课程由任丘大鼓非遗项目沧州市级传承人赵树谦主讲,来自市区、油区、各乡镇村的大鼓爱好者30余人参加学习。


授课

赵老师给大家讲述任丘大鼓的起源、经历和传承;讲解鼓谱的认读和敲击手法,并亲自演示鼓槌花式的技巧。

任丘大鼓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起初是受宋代“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启示而孕生,用于抵御外侵,鼓舞士气,是展现当地人民群众精神岁月最具势均力敌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任丘大鼓套路多达108种,且风格独特。演奏乐器主要有锣、大镲、铙、小钹、小云锣等。代表性作品有《五雷阵》《鞭三》《连环套》等。任丘大鼓的特点:一是鼓身大。大鼓直径多在2米左右,用整张黄牛皮缝制,用铁钉1600余枚,能同时站开8-10人同时敲打。二是鼓音纯厚。大鼓擂动时,有狮吼龙吟之势,万马奔腾之威。三是鼓队配置齐全、丰满、协调,鼓响之时辅以大镲、铙、小钹、铛铛歌等民间器乐与之合拍,更突出其雄浑的雷霆之势。四是套路多,风格多样。任丘大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鼓队活动遍及全市21个乡镇百余座自然村。

参加学习的爱好者们听得入了迷,跟着老师的讲解用手在桌子上练习鼓点。

瞧这一家子!组团来学习敲大鼓!


小朋友学得非常认真,有模有样。

看!这是传说中的“群魔乱舞”吗!

真得拿起鼓槌,一下子还真不知道怎么下手了。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大家敲得渐渐有了章法。

老师手把手得教,学生认认真真的学。

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顺利的敲下来一套完整的套路。

据了解, 为了迎接十九大,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创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艺术水平,任丘市文化馆在2017年暑期举办系列公益文化大课堂。

活动非常精彩,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果你错过了前面的内容,那么不要紧,后边还有国画、声乐、戏曲等精彩课程。

文化馆喊你来免费听课了,你还等什么!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

更多资讯

尽在任丘微城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城客服微城客服人员随时为您服务

微城客服

微信:rqwckf

感谢您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