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改革!河北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门诊费纳入医保……

2017-08-19 任丘微城





2017年8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省卫生计划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物价局召开河北省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我省将于8月26日零时,在全省5个设区市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同时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同步实施配套改革措施,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此外,为了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出台了十项措施,都有啥?跟小布一起看看吧!




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次改革总体内容

“一取消”

即取消药品加成。


“两提高”

即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政府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投入补偿力度。


“三降低”

即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降低检验项目价格、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四同步”

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衔接、财政适度补偿、医院运行机制转换同步跟进。






河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时间表


2012-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迅速扩面,在全国较早实现了全覆盖。


2014-2016年,唐山、邯郸、张家口、沧州、衡水、邢台6市先后纳入国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2017年,石家庄、承德、秦皇岛、廊坊和保定5市、共确定82家城市公立医院参加改革。其中,省直14家,市属36家,区属、部门办、军队和企业办等医院32家。至此,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实现全覆盖。

 

需要注意的是,已实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唐山、邯郸、张家口、沧州、衡水、邢台6个设区市及属地省直公立医院设置一年过渡期,逐步实现过渡。






本次改革强调






将取消药品加成腾出的空间,主要平移到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上来,医保报销政策根据调价后的项目及时跟进调整,财政予以适度补偿。


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90%左右,同级财政补偿和医院加强成本核算自行消化10%左右。省级医院财政总体补偿5%,市级医院财政补偿比例可参照省级执行,具体补偿比例由所在市政府确定。







本次改革

共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取消药品加成即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不再有任何加价。取消加成后,药品价格平均降低12.7%左右,医院补偿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二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及检验价格。

提高诊察、护理、中医、手术、治疗等方面项目价格。


拉开价格差距

拉开不同级别手术项目价格差距

拉开儿科与成人项目价格差距


优化合并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优化门诊项目组合,将挂号费并入诊察费,改革后的诊察费含挂号、诊查和药事服务等费用,并正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为切实方便群众就医,针对单纯购药及慢性病病人定期检查等不需另外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的病人保留简易门诊,每次1元收取


部分项目价格保持稳定

涉及部分特殊群体的相关医疗服务项目(放射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价格维持现行标准不变。


三是调整医保支付政策

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报销范围。同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支付门诊诊察费个人自付部分。


总体看,群众费用负担不会增加,但具体到某个具体服务项目或某项治疗手段会有所不同。例如,普通门诊诊察费患者自付费用会降低,主任、专家等诊察费自付费用将有所增加。


本次省级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分别由原来的每次4元、6元、9元(各含1元挂号费)调整为15元、20元、30元医保均报销14元,患者分别自付1元、6元、16元。普通门诊诊察费患者少负担3元,切实保障了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求;主任医师诊察费患者多负担7元,主要目的在于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保障医务人员合理收入,进而引导患者合理分流,缓解三级医院、知名专家看病拥挤问题。


主要目的在于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保障医务人员合理收入,进而引导患者合理分流,缓解三级医院、知名专家看病拥挤问题。







四是财政予以适度补偿

取消药品加成后,省级财政对省级医院在总体补偿5%基础上,还对省级医院药品贮藏、保管及损耗等合理费用给予成本补偿,并将各项补偿资金分配与公立医院改革绩效挂钩。






五是医院加强成本控制

明确取消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医院通过节约成本、自身消化5%左右。主要是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提升公立医院病案、临床路径、药品、耗材、费用审核、财务和预算等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控制支出、堵塞浪费。

下一步措施

下一步将通过挤压药品价格、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下一步,不断降低患者看病就医费用。

通过深入开展便民惠民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措施,不断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同时,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也将通过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等,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相关新闻河北省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十项措施


全省所有三级医院

全部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

充分利用全省统一预约诊疗电话12580、网络预约诊疗平台(健康河北),实行实名制预约挂号,推行分时段预约和预约诊疗优先就诊服务模式,改变患者传统就诊习惯。


9月1日前,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全部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医疗机构可采取多种形式(电话、短信、网络、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门诊窗口、自助挂号机、医护工作站、基层转诊等)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推行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住院患者分时预约检查和转诊患者预约转诊服务。







将同一系统相关疾病科室

集中在同一诊区

提倡门诊按疾病系统分区,整合和合理应用门诊医疗资源,将同一系统相关疾病科室集中在同一诊区,方便患者就医。逐步实行门诊就诊服务“一卡通”,建立每位就诊病人唯一的ID号,记录病情、用药、检查、交费等信息。


充分利用自助设备进行分楼层、分诊区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检查结果,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减少非医疗环节占用时间。


在门诊候诊、缴费、取药和临床检验、辅助检查等环节,逐步实行电子叫号、就诊信息推送等服务,使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等候区的语音呼叫和电子屏幕的提示,及时了解自己的就诊次序,合理安排候诊时间,体验“温馨候诊”。







执行“一医一患”

保护患者隐私

加强就诊区域卫生巡查、维护和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诊室标识、安全警示和地面就诊引导标识等醒目标识,清晰易懂,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统一设立“便民服务中心”,配置专门人员挂牌上岗,实行义务导诊、接收现场和电话咨询,执行“首问负责制”。


执行“一医一患”,保护患者隐私。为就诊患者提供饮水、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并结合医院实际推出各种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体现人性化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军队优抚对象等特殊患者提供优先诊疗服务。






推行弹性工作制

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

建立门诊医疗资源调配工作机制,根据门诊患者接诊数量,及时调配门诊医师出诊人数,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推行弹性工作制,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延时门诊等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急诊临检项目从采样到出具报告时间不超过30分钟;急诊生化、免疫项目从采样到报告出具时间不超过2小时。


实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对重症与疑难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提高诊断准确率,缩短患者确诊时间。






启动“心脑绿色工程”

畅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

加强院内急救能力建设,合理配备医护人员,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提升院前急救能力,逐步实现急诊与院前急救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


启动“心脑绿色工程”,布局卒中、胸痛患者救治服务体系,畅通卒中、胸痛、严重创伤患者,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缴费。


落实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确保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建立新媒体就诊信息发布机制

加强信息引导,建立新媒体、微平台(微博、微信、网站等)多种途径的医院就诊信息发布机制,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提供提示服务,引导患者错峰就诊。


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落实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设置“医疗服务信息”查询机,方便患者查询。


加强医院信息建设,推广实施电子病历,为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提供支撑。改进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方式,提供多种形式(手机短信、电话查询、网络查询、自助设备等)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打印服务,为患者提供方便。





实现贫困县县级医院

远程医疗全覆盖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河北省远程医疗中心建设,实现上与国家级医疗机构,横向与省直医疗机构,下与市、县医疗机构对接,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教学、培训、转诊等服务,最大限度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利用效率。9月底前,实现贫困县县级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






优化双向转诊流程,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各级医疗机构明确专门部门负责双向转诊工作,明确转诊程序和转出、转入标准,主动与上、下级医院对接,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转入医院要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转入患者及时获得诊疗服务;转出医院要协助和指导转出的病人选择合适的医院,并提供相关诊疗资料。积极推行日间手术诊疗模式,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加强护理人员配置,提升全院临床护理岗位、普通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配置比例。加强科学管理,充分调动护士队伍积极性,促进护理专业发展。改变护理服务和管理模式,实行护士岗位管理,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对患者实施全面、全程、连续的专业服务。







医院工作人员要遵守“九不准”规定

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识别。医务人员态度和蔼热情,有问必答、温馨服务。倡导文明用语,杜绝出现“生、冷、硬、顶、推”现象。


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廉洁自律“九不准”规定。组织开展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为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






更多精彩

更多资讯

尽在任丘微城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城客服微城客服人员随时为您服务

微城客服

微信:rqwckf

感谢您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