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袁道先院士一起学《现代岩溶学》

肖琼,蒲俊兵 中国岩溶 2019-06-30


     2016年4月7日,由袁道先院士等编著的《现代岩溶学》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我国第一本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岩溶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的系统的岩溶学学科专著。


全球岩溶分布图

    自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岩溶学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引入了地球系统科学,二是从全球角度研究岩溶。中国岩溶不但以其334万km2的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为世界瞩目,而且由于中国大陆碳酸盐岩古老坚硬、新生代以来大幅度抬升、未受末次冰期大陆冰盖的刨蚀破坏,以及季风气候水热配套(夏湿冬干)影响下岩溶发育完好、类型多样,使其在国际上有范例性。但要把这种地域上的优势变为学科上的优势,则需要有新的学术思想,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持之以更地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国际合作对比,使用新技术方法,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并探索把对自然规律或现象的新认识用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利用自然资源,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岩溶环境因其“脆弱性”和“敏感性”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正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全球钙、镁循环示意图

    本书是根据袁道先院士十多年来在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授《现代岩溶学》课程的讲义编写而成,内容主要是袁道先院士及其带领的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实验室和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团队二十多年来以地球系统科学的学术思想和岩溶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的在岩溶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编著者部分引用的国内外同行的一些成果编著而成。全书分为四篇、十三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一篇普通岩溶学(第二至第五章):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研究岩溶作用是在碳循环及与其相耦联的水循环、钙循环系统中碳酸盐的被溶蚀或沉积,而各种岩溶形态就是这个复杂的循环系统的运动在碳酸盐岩上留下的轨迹。岩溶地球化学及其一系列捕捉碳、水、钙循环的行踪的野外工作方法,为把地球系统科学的学术思想引入岩溶研究起了桥梁作用。第二篇区域岩溶学(第六至第七章):作为一个IGCP项目的建议国和组织国,充分利用中国岩溶的地域优势,通过定位观测和深入的现场对比,确定了中国大陆三种主要类型岩溶的形态组合特征,揭示了其各自的形成环境和机理。以此为基础,组织8个国家的40多位岩溶学者进行了行程6700km跨越中国三大类型岩溶(南方亚热带湿润型岩溶,西南高山和高原型岩溶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型岩溶)的对比,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岩溶的形成机理,阐明其不同的岩溶环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治理对策,获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学成果。第三篇全球变化岩溶学(第八至第九章):主要一是评价岩溶作用(含表层及深部岩溶作用)对大气CO2源汇的影响,二是从岩溶沉积物提取高分辨率的古环境变化信息,着重于那些缺乏其他古坏境变化替代指标的地区。全球变化岩溶学标志着现代岩溶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四篇专门岩溶学(第十至第十三章),主要是对岩溶资源的形成分布特征、规律的研究比较薄弱,开发利用又不合理,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一系列的诸如矿坑突水、水污染、生态退化、地面塌陷等资源环境问题。利用岩溶动力学的理论方法解决岩溶地区当前面临的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为岩溶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现代岩溶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


岩溶动力系统三相图

    目前,广大从事岩溶研究的专家与学者纷纷就岩溶及其环境问题、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在展开探讨和研究,各大专院校也加强了岩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现代岩溶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岩溶界学术泰斗袁道先院士岩溶学思想为主要内容,按照“厚理论、重实践”的写作思路,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构建岩溶学学科体系的角度编写,满足广大从事岩溶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各高校相关专业教学与广大岩溶研究工作者的急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