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里,三代林业人从“靠山吃山”变为“养山富山”

闽北日报 2021-05-27


在邵武国有林场,有这样一个特殊家庭,祖孙三代都在林场工作,他们与青山绿树为伍,与蓝天白云为伴,把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郁郁葱葱的林海。祖孙三代几十年的工作见证了邵武乃至闽北林业的跃升之路:从以生产木材为主,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综合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林场完成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华丽转身。

  • 1958年,出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邵武国有林场二都场创建,大批山东人、浙江人到邵武支援林业建设。


  • 1960年,19岁的浙江少年吴传瑞在老乡的介绍下,成为一名林业工人,先后在山口场、二都场从事采伐、造林和锄草、施肥等山林养护工作,直到1996年在二都场退休。


  • 1987年,吴传瑞的儿子吴永山子承父业,从邵武技校营林班毕业后被分配至邵武市槎溪林场担任业务员。


▲吴传瑞经常回到林场,回忆当年峥嵘岁月

▲吴永山(左三)与护林员进行杉木胸径测量

▲吴玮翔(右一)指导护林员科学种植中药材

▲吴传瑞(中)在儿子吴永山(右)、孙子吴玮翔(左)的陪伴下回到林场了解林下经济发展情况


1979-1989年间,邵武林区基本建设投资达6602万元,相当于过去30年的1.8倍;邵武市共完成造林更新69.30万亩,相当于过去30年造林保存面积的总和。之后,邵武林业进入持续发展时期,林产工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11年至今,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商品林采伐由皆伐向择伐转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邵武二都林场旧貌


作为“林二代”,吴永山的人生也和林场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林场,他结识了同为“林二代”的妻子。1992年,他们的爱情结晶吴玮翔在林区出生了。


“我从小就把这片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林区认做自己的家乡。”高考填报志愿时,吴玮翔毅然选择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专业。2014年毕业后,他也成为二都场的员工。


▲吴玮翔(左一)向爷爷介绍如何种植三叶青


刚参加工作,吴玮翔就赶上了林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二都场率先在林下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黄精等当地名贵珍稀中药材,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吴玮翔在林下套种中药材研究、推广项目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一名林下种植的技术骨干。2017年2月,他被任命为林下办主任。


“长辈们说要来看看林场,看看现在这片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可喜模样。”吴玮翔说,“林下套种名贵的中药材,不仅保护了森林,还发展了经济,这是前辈最喜欢看到的。


来源:闽北日报(罗光耀、刘建飞、洪悦


市委巡察组向第七轮巡察对象反馈巡察情况
30分钟,带您看宁德70载沧桑巨变!70年来,南平日均投资量实现从0.51万元到超5亿元的跨越
来了!我省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发布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张彬倩 值班主任:张旭东

投稿邮箱:mbrbw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