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美丽中国的“南平样本”渐行渐近……

闽北日报 2021-05-27
初夏的闽北
万物勃发,群山苍翠,碧水如玉


▲新南平全景。罗光耀 摄

在这片2.63万平方公里

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田”上

丹山碧水屡次惊艳四方

↓↓↓





近日,就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自然资源部官方推荐十一个典型案例,南平“生态银行”位列其中,已有34批737人次来南平考察调研“生态银行”;


●  以南平为样板,水利部水规总院编制《水美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导则》,为全国推广制定标准,水利部还将水美乡村建设列入今年工作要点;


●  全国两会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重要文件,首次明确西部大开发中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为区域重要支柱产业,南平七大绿色产业同样大有可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众所周知,绿色是南平最大的特色,生态是南平最大的优势。但是,生态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如何破解“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捧着金饭碗受穷”的困境,这是南平这样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发展之问。如何点绿成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道时代考题既现实又紧迫。

从2016年10月开始,南平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后,在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上,南平开始谋篇布局,蹄疾而步稳。
南平市委书记袁毅:


我们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部署,系统谋划推动绿水青山抓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以推进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为导向,以选准做优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七大绿色产业为支撑,以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三项创新为动力,系统协同、整体发力,构建绿色发展框架体系,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蹚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绿色发展新路。


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5月初,一份以10个县(市、区)和市本级三大产业组团为考核对象的特殊新成绩单出炉了,在南平备受瞩目。


  在这份成绩单里,有绿色经济、绿色效益、绿色创新、绿色生态和绿色生活5个共性指标,主要用绿色“新标尺”来衡量各地发展质量,64个细化考核指标,由20多个部门打分,而且更突出群众的主观感受,绿色生态、绿色生活群众最有发言权;同时,针对各地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不同情况,分区分类设置个性化指标。如延平区考核三元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情况,邵武考核氟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武夷山考核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既有统一指标体系,又结合区域特点差异化权重;既以客观指标为主,又结合主观感受;不仅考核显绩,更考核潜绩。这份成绩单就是南平首创的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今年第一季度付诸实施。


  开展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去年省委省政府取消对山区市GDP硬性考核后,不惟GDP论英雄,以什么考核标准来导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南平亟待一把“新标尺”,“怎么考”决定着“怎么干”,“指挥棒”至为关键。


参与设计考核体系的市委改革办负责人:


不考核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高质量的绿色GDP,在编制这套考核体系时,我们综合分析了全国许多地方的考核体系。有的地方要么偏重发展,偏重GDP、固投等指标;要么就是‘纯绿色’指标体系,单纯强调生态保护。我们这套新体系,力求综合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以此为牵引,让各地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绿色政绩观。


  “与去年‘六促’考核相比,增加了33个指标,考核内容更为系统全面,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齐头并进,质量成为贯穿整个体系的鲜明主线。”邵武市领导说,因为在规上工业企稳回升、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指标上遥遥领先,各项指标比较协调,邵武位居一季度考核榜首。而且,评价体系更加注重突出创新驱动,如在“三大创新”考核上,建阳、建瓯在“武夷品牌”创新、收入效益上独领风骚,浦城、光泽在“水美经济”上成效显著,绿色创新单项上各擅其美。反映群众生活质量的指标成为体系重要内容,在人居环境和民生改善上回应群众美好生活需求,顺昌拔得头筹。“在公众满意率上,我们还将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体现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美丽光泽正在开展水生态银行试点,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刘石福 摄


  有了新指挥棒,扭住了“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侧重于经济发展的“量”和“速”,转向绿色发展导向牵引下的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益,有效破除思维定势、路径依赖,提高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

 

三大创新


  前进的指挥棒既明,与之相辅相成,动力变革必须耦合共生。决不能再走拼资源、拼消耗的老路,如何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场动力变革尚无成熟的经验、现成的制度可循,唯有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


南平市领导:


南平以机制活为先手,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首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和水美经济建设,生态银行建设是从最花力气的市场化平台入手,解决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问题,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武夷品牌建设是从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入手,解决以品牌赋能变现生态溢价实现优质优价的问题,突出打好‘大武夷’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水美经济建设是从最宝贵的水资源入手,解决培育新经济激发新动能的问题,让南平独特丰富的水资源价值得以充分挖掘释放。这三项创新都是践行‘两山’理论,结合南平实际所作的探索实践。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三大创新”正不断具体化、项目化、市场化,三者相得益彰,为点绿成金锻造更强动能。


▲去年12月,南平“武夷山水”品牌和大武夷旅游宣介活动在上海举行。陈可 摄


  政和县星溪乡念山村曾是贫困村,一场全新的改革正如火如荼推进。村里有1600多亩梯田宝库,但是分属各家,形成了土地产权与经营开发矛盾。利用“生态银行”模式,170户村民将手中800多亩梯田流转到星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为旅游公司占三成的股东。乡里占股六成,村集体占股一成,村里800多亩土地拼成了一个盘子,由公司统一安排种植计划,一年四季有景,由乡里出资打造旅游基础,将整个资源包改造提升,茶山与梯田相得益彰,变身国家3A级景区。


  如此,全村300多户都能利益共享,旅游成为乡村脱贫最强引擎,被列为国字号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


  与此同时,农产品有市无价的发展之痛也有了解题方程式。星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武夷品牌”发展生态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公用品牌、统一宣传营销,以品牌赋能,政府背书,念山胭脂米“身价倍增”,每500克13元,是普通大米价格的6倍。去年,村里共销售胭脂红米1万多公斤,收入近40万元。


  而且,“水美经济”的叠加,无疑又为念山之变添了一道砝码。利用150亩念山湖水库做文章,山水摇曳生姿,多种业态辉映,水上有游船、垂钓,水边有喊泉体验、休闲步道,水岸有房车露营、特色民宿。念山村还迎来一个大大利好,与周边区域联动成功申报国家湿地公园,为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发展汇聚了汩汩动力。


  “在‘三大创新’集成助推下,效益叠加释放。去年念山村吸引游客33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达24万元,村民有了多元化收入,梯田有租金、分红,农产品质优价高、销路不愁,民宿、农家乐等第三产业格外红火,去年人均纯收入1.3万元,小山村翻开了绿色发展新篇章。”政和县科技副县长裴俊巍说。


▲浦城大米品牌。


  无独有偶。浦城在18.32平方公里的“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上探索融合三大创新。莲塘镇副书记余良娟说,马莲河水美经济拉大了城市框架,带动了城市经营,5公里沿岸将打造浦城夜经济示范带,成为网红打卡之地。同时通过生态银行,福建晓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规模土地进行集约经营,与8家加盟商二次合作,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品牌促农业进阶升级,“吃干榨尽”各个链条,吸引了20多万名游客,从原来传统农业亩产值700多元到现在亩均产值超10万元,百倍之差,让千亩浦城良田成为高效农业的典范。缘此,田园综合体核心区所在的山桥村当之无愧成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如此,以创新机制为牵引,三大创新叠加,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即打通生态产业化的转换路径,将资本、品牌、科技等要素导入农村大地,与山水林田湖草茶等生态资源相结合,政府和市场的手相结合,南平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南平创新实践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解决了从理论到实践到实现方面的一系列难题。”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李宏伟指出。


▲武夷山矿泉水热受嘉宾喜爱。黄杰敏 摄


七大绿色产业


  指挥棒、新引擎俱备,富民强市的最终落脚点要在产业上。从选准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产业入手,南平梳理确定重点培育发展的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并高标准制定了由中国工程院咨询论证的绿色发展行动纲要、七大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支持政策。2017年下半年,绿色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太阳电缆建筑用线智能制造车间内景。罗光耀 摄


  举一纲而万目张。


  传统产业加快提档升级,一些行业小巨人正在不断崛起,星火燎原,孕育着产业未来希望。如顺昌振昌农业融入“武夷山水”品牌,采取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等方式,对接深圳60余家生鲜超市,覆盖500多个小区,去年销售额达1.5亿元,产品供不应求;浦城的蒙正生物科技采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法生产氨糖保健品,市场占有率达70%,去年产值达2.5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挺起南平发展之脊。邵武氟新材料是南平重点打造的“金娃娃”,多个项目入选我省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计划。


  突如其来的疫情,上下游产业链复工复产不平衡,邵武逆势而进,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金塘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吴兴盛说,在危机中育新机,补链延链的脚步不停歇,海德富引进合作伙伴,扩大生产规模,新购地400亩,生产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下游延伸产品;厦门巨龙投资建设2万吨电子级氟化铵等系列产品。“以产业链招商,一季度共引进洽谈氟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项目13个,总投资120亿元。今年推进24个企业开工建设,8个企业力争投产。”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以往永晶科技出售万元级别的氢氟酸原材料,通过引智借力,深挖下游细分领域,利用手中的单质氟,从含氟医药中间体做突破,一款抗癌药品价格达到每吨50万元。永晶科技替代进口高端湿电子化学品,列入天马微电子、中电熊猫、友达光电等国内电子行业领军企业核心采购目录。


南平市领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南平确定的七大绿色产业如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产业都是市场消费的热点,现在中央提出保粮食能源安全,还有首次明确健康养生产业的地位,南平致力绿色发展的产业选择与中央要求是一致的,说明我们路子选对了。疫情之下,围绕“新的经济内循环”,发挥南平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七大绿色产业大有可为。


▲建阳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久久向阳花卉基地蒸蒸日上。 黄志新 摄


两年多的接续探索

南平走出一条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绿色发展新路

一份成绩单最有说服力



去年全社会单位GDP能耗下降8.02%、能源消费总量下降2.54%、单位GDP电耗下降10.02%,3项指标降幅均位居全省第一位。“十三五”期间,全社会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8%,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但是,发展的质量效益却明显提升,去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3.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46.8,增长25.7%,创历年新高;工业入库税收增长9.9%。
 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和谐共生。南平市空气质量连续五年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从78.29%提升至78.85%,居全省第二;森林蓄积量达18319.1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去年,绿色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2%,七大绿色产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60.3%,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分别增长8.1%、8.6%,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青

绿色南平,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风光秀丽的光泽富屯溪湿地公园


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任重道远,保持定力,创新突破,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美丽中国的“南平样本”将渐行渐近。


来源:福建日报


 央媒看南平 | 顺昌全面推进水美城市建设

 让市民畅快呼吸,建瓯是这么做的......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平这4个地方被推荐

 @南平人,临时居民身份证可以全省通办了

编辑:郭婷婷  投稿邮箱:mbrbw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