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葛兰妹:永葆初心的“绿色事业”

闽北日报 2021-05-27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2006年,葛兰妹(左一)到山上指导女子耕山队员。(资料图片)


葛兰妹是南平建瓯市吉阳镇玉溪村的一名妇女
1963年2月14日对27岁的葛兰妹和玉溪村来说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在村里临街的一间小屋内简陋的长凳上挤满了30多位姐妹大队妇代会主任葛兰妹宣布“玉溪妇女耕山队今天正式成立了”至此,福建正式诞生了第一支以妇女为主体的独立集体劳动生产组织葛兰妹也开启了一生的“绿色事业”



上世纪60年代

国内棉花总产量不高,棉布供应十分紧张


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穿衣问题

国家鼓励农民种植棉花

但当时,棉花在我国南方仍少有种植

特别是闽北山区还没人种植过

玉溪妇女耕山队队员一合计

决定大胆尝试种植棉花


当时葛兰妹带着19位青年妇女

准备开垦村里第一片荒山马道坪

却遭到了劝阻和反对

村民认为“荒山种棉花,铁树也开花”

可冷嘲热讽并没有浇熄葛兰妹的热情

她毅然决然地带着姑娘们一头扎进荒山中


1996年,葛兰妹(左一)带领妇女耕山队在山上劳作,闲暇之余交流耕管经验。(资料图片)


在试种初期,耕山队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

但她们毫不气馁

了解到县里有很多南下干部

这些人当中有许多都来自北方农村

有种植棉花的经验

她们便虚心求教,不断实践

最终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种植管理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二年,棉花收成了,亩产皮棉达120斤

超过了当年北方棉田的平均产量

这对当时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闽北来说

无疑是个奇迹



从1978年开始

伴随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

我国的林业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强调大力植树造林,加强森林保护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

这时期的女子耕山队摸索出了一条

以造林种果为主

发展短期经济作物的新路子

并逐步确立了综合性立体式的经营方式

这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分配问题

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葛兰妹(右)与队员曹文英在福建省建瓯市吉阳镇玉溪村莲花山上查看柑橘种植情况。(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葛兰妹带领耕山队队员们

在集体致富的路上前行

耕山队的耕地面积

也由最初的65亩发展到如今的2000余亩

集体资产达数千万


1999年,女子耕山队

获“全国三八绿色优质工程”

葛兰妹个人也当选为

第五届和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与新中国共成长闽籍优秀女性代表”

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

福建省“十大杰出女性”等称号



2018年10月,葛兰妹(左一)向新任的耕山队队长传播耕山队优秀传统。(资料图片)


成立数十年的妇女耕山队

并没有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退出历史

而是与时俱进,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葛兰妹说

我们富了小集体,不能忘了大集体

今后每年的收入

20%上交给村里,40%分配给耕山队队员

其余的40%留作村里搞公益事业


2018年5月,葛兰妹(右二)在家里办起耕山队展示馆,传播优良传统。(资料图片)


1985年至今

耕山队先后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

为村民铺路、造桥、建敬老院、办幼儿园等


1993年起

全村65岁以上老年人

每年每人都收到由耕山队发放的慰问金


耕山队还设立了

对本村考上大本、大专、中专学生的奖学金

至今已累计发放80多万元

此外,耕山队还为队员建立健全退休、劳动保护等制度


如今

已是耄耋之年的葛兰妹并没有闲下来

而是继续发挥余热

为当地步月桥的重建工作奔走筹款


葛兰妹在家中向记者介绍自己获得的各类荣誉称号。(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回望从前

葛兰妹深情地说

“我虽然老了

但是我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年轻!”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邵武桂林:三色生态银行让青山变金山

■ 浦城也有核酸检测实验室了!6月中旬投入使用

■ 保持高度警惕 科学精准防范 确保安全度汛|袁毅召开防汛工作视频会

■ 中化蓝天集团董事长马可辉一行到我市考察并座谈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张彬倩  投稿邮箱:mbrbw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