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人勤才能不受穷”

闽北日报 2021-05-27




经过一座简易狭窄的石板桥,再走过百余米曲折蜿蜒的碎石路,就来到了徐行联的养鸡场。6座简易搭盖的鸡舍,虽不大,确是老徐一家致富的希望。

老徐今年67岁,是延平区王台镇洋坑村人。当过兵、做过村支书、打过工,身为贫困户的他,如今却办起了养鸡场。
这得从他的家庭情况说起。2002年,徐行联的女儿在省外出了车祸,一家人倾尽所有,借遍亲朋,花了60余万元,总算是救回了女儿一条命,但伤势过重,女儿全身瘫痪,无法坐立,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家人也因此陷入贫困。
18年如一日,妻子在家照顾女儿,老徐在外打工,但收入微薄,日子仍过得十分清苦。2016年初,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前几年,经人介绍 ,徐行联去了当地木材厂打工,靠着打工的收入和一些基本补助,支撑着一家子的生活开支。随着年纪的增加,对一些重活累活,老徐逐渐吃不消了,一家子贫苦的状态依旧。“人勤才能不受穷,我也想干点名堂摘掉这顶帽子!”老徐不甘落后地说。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村里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许多贫困户借助产业发展走上了致富路。徐行联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心里也琢磨着:村周边生态环境良好,适合灵山鸡养殖,我要养鸡改变一家的生活现状。
有想法,有干劲,有条件,没资金,徐行联急得一筹莫展。
“真得感谢村里的帮忙。”老徐向村干部说了自己的想法后,村干部就一面协调村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挂钩帮扶,一面帮助他申请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补助金。经过一番努力,徐行联获得了5000元的产业发展补助,加上村里养殖合作社的挂钩帮扶,鸡苗、饲料供应稳定,徐行联的养鸡场顺利办了起来。
有技术,有帮扶,剩下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徐行联每天起早贪黑,全身心投入到养鸡场。夏日的夜里狂风暴雨,老徐冒着雨摸着黑来到养鸡场查看情况;冬日下霜严寒,老徐夫妇俩就守在鸡舍,用炭火给鸡苗取暖,防止它们冻伤……
功夫不负有心人,灵山鸡养殖给老徐带来了初步回报。“去年靠着卖鸡蛋和灵山鸡赚了2万多元。”老徐的脸上踌躇满志,“收入虽然已经突破贫困线,摘掉了‘贫困帽’,但是想让日子过得幸福,还是得靠双手踏踏实实打拼。”
每日从清晨六点开始,打扫鸡舍,搬运饲料,喂食喂水……徐行联在养鸡场日复一日地劳作丝毫不觉得累。
“为家人奋斗,为未来拼搏,是幸福的。”穿过百余米平坦豁然的小路,再跨过一座敦实坚固的石板桥,徐行联带着斗笠站在阳光下,憧憬着未来。


来源:闽北日报(汤文娟)


■ 福建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细则来了!录取批次、加分政策…

■ “八闽健康码”开通扫描居民身份证核验功能

■ 事关高考!自备口罩不能带入考场!家长不得聚集

■ 小编“拍了拍”你,一起为高考加油!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郭婷婷  投稿邮箱:mbrbw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