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乌克兰,好样的!

觉悟者 结构学大本营
2024-10-17

三十一年前,苏联解体,让人不敢大声喘气且近在咫尺的压迫感彻底解除。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当苏联的三个创始成员大毛二毛都不想继续搭伙过日子的时候,三毛、四毛、五毛、六毛也无能为力。虽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然而,兄弟一旦彻底不想过了,家就一定会散掉!一鲸落,万物生!要不是苏联,鹰酱不会那么需要兔子,打开国门的时间和融入全球供应链的进程都不会这么快。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事都存在惯性,这种惯性会裹挟着人继续延续原有的轨迹滑行…


监狱对于犯人来说,刚开始是限制活动范围的高墙,后面却会变成内心深处安全感的保障。所以,出狱的人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高墙内充满熟悉感和确定性的轨迹已经成了内心深处安全感的依赖。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格格不入,反而会心生恐惧,甚至再次范事让自己重新回到熟悉的生活轨道中…


这种对惯性的依赖,普遍存在生命体的方方面面。不管这个生命体的规模大到一个社会,还是小到个体。就拿个体举例吧:那些从小不曾被善待,甚至在成长环境中习惯性被粗暴对待的女生,长大之后,理性会让其渴望获得一种基于原则的尊重。但本能的诉求依然会主动排除掉那些会尊重自己的人,不管是以什么理由,总之会主动避开。然后,在人群中把那些以非正常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人挑选出来,挨个尝试。有些人说这样的女生具有招渣体质。不是这样的人,事实上,这样的人内心深处对渣男充满渴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她们重新感受到记忆深处那种被粗暴对待的熟悉感!她们对这种感觉得追求就如同你跑遍大半个城市找到小时候熟悉的口味的正宗家乡菜的驱动力是一样一样的!


1979年上海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电影叫《傲蕾·依兰》!讲述的故事与当时芒刺在背的压迫感息息相关。当年父辈参加的特别军事行动虽然是在南边打,所有人的注意力其实关注的都是北方。南方之所以有胆子搞事,也是北方毛熊不断挑唆、撑腰和引诱其为自己火中取栗的结果。两年前有篇文章分析过1979年的毛熊的内部结构及其驱动力为什么没有其它选择,就如同今天的鹰酱一样。这或许就是帝国的宿命吧!


国家之间的博弈本质上就是生命体的生存竞争。在生存竞争中无所谓是非,只有输赢。曹操有句话是对的:在大争之世,只有胜利者才配谈仁德。


许多人曾经把他说成是文明进步的掣肘代表,现在又把他说成是文明进步的引领者。他依然是他,不会因为你不同处境下的评价而改变。他是做事的人,是应对生存处境的决策者。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一盘棋不是把棋子摆上去呈现出来的态势,而是生存竞争的所有生命体根据自我判断,你一步我一步走到现在所呈现出来的轨迹。当年的问题是融入全球供应链,今天的问题是已经没有石头可摸,也不允许摸了。方方面面都需要自己在无人区探索出一条路来,需要自立门户——就如同北斗系统和空间站一样。此一时,彼一时。就如同有些人的性格不适合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但生活在步步惊心的战争年代却如鱼得水。人的认知、心态和行为都会被惯性裹挟。不要去怀念18岁,十八岁永远回不来了,还是集中精力解决36岁面临的各种问题吧!


当一个家的处境艰难之时,父母无力应对各种的心境和现实处境,不仅对儿女顾及不到,甚至把儿女当作自己唯一可用的资源来使。底层的父母早早的就让孩子出去打工养家,所谓养育之恩,不过是喂了几年白米饭和萝卜青菜而已。真正给予的父母不会把所谓的养育之恩挂在嘴边,经常在耳边这样嗡嗡的父母其实什么都没做,只不过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索取回报以缓解自身的无力和不安而已。当然了,这样的父母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提前透支儿女的人生来缓解自身的困境。虽然是一种恶性循环,但也是当事人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电视剧《安家》里面女主角的母亲在没人的时候说过一句肺腑之言:你是唯一逼一下还能挤出点水来的人,我不逼你,这一家老小能怎么办呢!不好评价这种事,不同的人自我代入的角色不同,立场各异,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云泥之别。为了避免引发争论,只呈现事实,不下结论。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是生命体在其生存结构中的求存策略!


每一种求存策略要作用到别人身上都需要一套话语体系。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话语体系,吵得再凶都没啥用。想必战场上捉对厮杀的大毛和二毛家的普通人都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特别是二毛家的士兵,当他们在战火中消失后,他们的家人不会得到照顾。他们甚至不会被计算在阵亡人员名单中。早些天欧盟那个女的说漏嘴了,说二毛已经阵亡十万军官——他们把士官也算作军官。一个班长带5-10个人,这是至少50万以上的人员战损。大毛家按抚恤金的支出来算也已经阵亡超过5万人。然而,大毛二毛都只承认彼此伤亡人员只有万把人。


大毛调整了策略,开始以打击战争潜力为主要目标,以攻城掠地为次要目标。另外,两个月前的一篇文章中说过,从理性来说,应该直接放弃第聂伯河北岸,依托有1000米宽的河流建立南部防线,在东边使劲。然而,任何人都能看清的事,大毛非要扭扭咧咧的拖了一个月此撤,搞得灰头土脸不说,还白白损失来不及撤离的人员和物资。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战争是生死存亡,所有的事都必须服从唯一的目标。


大毛存在三个致命问题:1. 技术落后,2.兵员不足,3. 指挥链脱节。目前第一个问题大毛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虽然在抓紧发生卫星,这几个月发射两次卫星了,这也是不惜血本。第二个问题大毛搞了几十万在训练的动员兵。虽然磕磕碰碰,各种短缺,但也算补上兵员短板。至于因为编制造成的结构性兵力不足会不会促进大毛恢复师团建制,应该会在动员兵正式大规模投入使用时呈现端倪。第三个问题有比较大的改观。赫尔松的指挥官兼任空军副总参。而且前线总指挥就是空军老大,这是解决垮军种指挥链脱节的问题。另外,一大批占据核心高位的俄军将领被替换,尤其是负责后勤的那位。


这类人通常占据高位十几年,树大根深。苏联解体才三十一年,而那位负责后勤搞得一塌糊涂的老将占据那个位置13年了。这类情况在俄军中非常普遍,是苏军惯性使然。虽然瓦洛佳已经来回快20年了,但俄军指挥链他确实没啥机会。唯一算他栽培和提拔的就是目前的这位前线指挥官。与之相反,乌军全是清一色的新人。这得益于2014年的乌东战争,一打打了八年,打出一大批年轻指挥官。乌军总指挥光头小胖在2014年还是一个少校营长。要不是这八年打下来,他这个年纪又没背景,能混个副团就不错了。在2014年,这群少壮派率先接受北约的作战思想、指挥体系和武器装备。在实战中积攒了经验和人脉。当全面打起来之后,他们就成了中流砥柱!而且,西方援助的时候,他们就成了最合适的对接人。这虽然是二毛整体的不幸,但对他们这个群体来说却是幸运的,而且是百年难遇的大幸运。不管最终结局如何,他们都会变得举足轻重,甚至已经青史留名。人生在世图个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成功的:以山川河流为棋盘,以内外资源为筹码,以数十万将士为棋子,让自己平生的抱负得偿所愿!


作为一个整体,二毛家打的越破就越缺乏价值。但这个不要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通过战争让原有的惯性比彻底打碎。今天二毛全军从任何方面都已经彻底北约化。而且,二毛在抓东正教牧师去与俄军换俘虏。这个举措预示着二毛家不仅是机制和装备,整个社会生活都要彻底与上千年的惯性脱节。当然了,战争不仅仅是帮助二毛挣脱惯性的裹挟,也在帮助大毛挣脱惯性的舒服。瓦洛佳并不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人,他其实势单力薄,缺乏根基。他要面对的内部敌人比外部敌人更加凶险。


昔日汉武帝为了集中力量削弱诸侯,并且从经济上进行秩序重建,不断打击与诸侯存在千丝万缕关系的地方豪强行业巨贾和世袭贵胄。他不断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在这样的牵引力的作用下,他搞了六次币制改革,搞了国企体系的雏形——从设立养马管理机构层层渗透开始,搞了一系列的类似机制,最后把铜山铁矿山林都收回来了。诸侯的铸币权也取消了,推恩令下来的时候,因为没有了经济大权也不敢像七国之乱那样反叛,只能承受。豪强巨贾在六次币制改革中飞灰湮灭,被迁徙到北方新打下来的土地,与诸侯贵胄们彻底隔离开…


在个体感受和当下诉求以长远利益及整体秩序之中必然存在分歧。生命体会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行为,直到遇到外部边界和内部约束的制约。


有的时候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的认知不够深刻,对许多事缺乏理解。容易在自我想象的一厢情愿的怂恿下做蠢事,而有些蠢事的后果往往是自己承受不起的。所以,会极力阻止。这种阻止往往不起作用,反而生出隔阂和怨恨来。许多时候你无法阻断因果,也无法改变别人一生的轨迹。顺其自然反而更好,不管风霜雪雨都是命运的一部分。求仁得仁也好,误入歧途悔恨不已也罢,都是自己选择的命运!


可以试过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瞬间就释然了!譬如说,大毛和二毛的战争都让彼此从各种困扰自己的惯性中解脱出来了。彼此都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重新选择前行的路。至于未来怎么样,重要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结构学大本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