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链的另一端:可怕的光棍潮

刘子1984 秦朔朋友圈 2022-05-12


· 这是第4347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刘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春节期间不太看微信,关注到丰县八孩“铁链妇女”事件比较晚,作为一个乡村研究者,看完五味杂陈:

一为这样的悲剧感伤;

二为乡土几千年的劣根性与愚昧叹息,乡村振兴不能上来就光谈“产业振兴”,不解决人脑子里的问题,再好的产业种下去也会长歪;

三为一些地方典型的、封闭的官僚体系遗憾,不少内地县域的组织与管理,对比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创新与需求,已明显停滞;

四为有良知的媒体人点赞,我们永远可以相信个体的良知;

五,则是其实,事件本身给我冲击力并没有那么大——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又长期研究,这么严重的虽不多见,但类似的悲剧,实在见得太多。

相关的评论已经很多,法律和政府的后继处理相信也会跟上。愤怒、问责之后,更多的是忧虑——现实无情,董某民式的乡村光棍潮已经袭来,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丰县董氏一族的光棍现象并不为奇,现实中,湖南湘阴县政府“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以解决“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学者鼓吹的“暖大龄男被窝工程”等,背后反映的都是愈演愈烈的乡村光棍潮现象。

一个恐怖的数据是,中国30岁以上男光棍有3000万。我们身居城市的人都知道,城市30岁以上的未婚男青年,只要不搞黄赌毒、违法犯罪,哪怕条件差点,通常也要被当个“宝”,这3000万,绝大多数都在农村!

我曾写过一篇《寡妇村的故事》,很多读者质疑那是一篇小说,其实完全是事实,只是应讲述者的要求(再结合一点我家乡的情况),“不给家乡抹黑”,隐去地名、用了化名而已。

老刘的老家在中部某山区大县,他说,“我们村已经快十年没吃过喜酒了……本村女孩子都嫁出去了,外地女孩子又不愿嫁进来”。

事实上,他们村距县城只有十几公里,是个有着近千人口的大村落,而且家家户户都住着小楼房,并不算穷。那为何全村大龄男青年,十年都没人能结上婚?

原因在于,乡下的年轻女孩多进城或外出打工,倾向于嫁到外地,最次也要在县城买房。但当地县城房价已达六七千(新城区更是破万)。小县城讲排场,一套三居室少说110㎡,就是六七十万,加上装修,添置家具,还有彩礼钱、结婚费用,加起来至少要100万。

请注意,这100万必须是现款!因为大多数农村光棍汉们都是被城市“优胜劣汰”回去的——但凡有点能力、有点家庭条件的,砸锅卖铁也要在县城买套房,他们没有房,做的也都是工地、公路、县城装修的活计,不要说社保公积金,连工资条都没有,想贷款?除非网贷!

因此当“艳红”——一个嫁到外地、年近四十的寡妇一回村里,便引发了周围几个村庄光棍们的明争暗抢!

光棍们纷纷讨好寡妇,给钱给物,寡妇突然成了香饽饽,什么都不用做就有好几个人养着,干脆也不出去打工,“一个寡妇,便支撑起了一个村庄的性生态”。

这样的寡(光)妇(棍)村现象,亦不足为奇。光我老家100人的小村,80后同辈的儿时玩伴中,就有6个光棍。我曾在《乡村重婚记》中作过描述,他们中,有人一直打光棍,有人是因为穷离婚,还有人是因为老婆在外面打工跟别人跑了,甚至还有人因为吸毒老婆逃走一去不回。

这些光棍们,都还算年轻,但其人生却早已没了前途,没了希望。他们得过且过,有一搭没一搭地找份工作或者干点零活,闲时黑在牌桌上赌博,又一边对年迈、无力的父母,或轻或重地啃着老。

今天我们去到那些个村庄,还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乡村的刷墙广告、挂在树上的条幅广告,内容除了房地产,大多都是市里乃至省城的性病医院!

老刘说,他们村“艳红”看不上的大多数光棍们,只好骑个电瓶车去县城嫖野鸡,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者对人生本就无所谓,染上性病便成了家常便饭。许多人长年累月地需要去武汉打针。而一针五六千元,干点活好不容易赚的一点钱,也就够打上两针。

我们不能对人性盲目乐观。当然无需为董某民辩护,更不是为评论里“地方风俗就这样”的言论的注释,因为他们的行为,是非法买卖、强迫、拘禁,必须受到法律严惩,帮凶也都必须受到道德谴责!但,《活着》不易,众生皆苦。一面谴责、愤怒,一面泪流满面,一面总归要问——这世界,何以至此?

会不会是以城市工商业为唯一核心的“现代化”模式出了问题?

会不会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只看“优”胜者不顾“劣”汰者(“劣汰者”越来越多,要保持“优胜”也越来越内卷)的问题?

会不会是你我脑子里,被潜移默化了几十年的、完全以经济为中心的思想,都有那么点问题?

如那个村庄里的人,如董氏一族,如基层执法者,局中人通常是麻木的。而麻木,通常夹杂在“风土民情”、苦涩的现实里,成为乡村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大黑洞。

老刘还跟我讲过发生在他们村的,他同辈人的另一个故事,更加充满人性的悲凉。

某临省妇女,由于不堪家暴,1999年从江对岸的临省某县逃婚到本地,嫁给村里一个光棍汉。没有结婚证,被子一裹就是夫妻。期间,该妇女还保持着与老家弟弟和亲生女儿的联系,还不时把钱寄回去,“丈夫”也默认着。

由于缺乏生育能力,没有子嗣的夫妻二人没少被欺负。还好,两人没有参与买卖儿童,后来领养了一个身患尿毒症的小女孩。可想而知这一家的贫寒。

2010年左右,适逢国家乡村大基建,该妇女和村里许多人一样干起了修路的活儿,搭乘别人的三轮车去上工,每天收入七八十元,日子好了一些。

好景不长,2011年7月,一天凌晨,三轮车遭遇车祸翻到沟里,司机跳车逃生,该妇女不幸身亡。她收养的女儿打电话给她的原籍,弟弟和亲生女儿从临省赶了过来。

按照村委与司机和现“丈夫”一家的协商,他们把车藏了起来,对外说是该妇女自己开车摔死的,也不让报警。弟弟和女儿都没有质疑,很快同意了拉去火化。

按说人死落叶归根,由娘家人把骨灰抱回去就行,但亲弟弟和亲女儿都不愿意抱回骨灰盒,后来拉拉扯扯了一段时间,才按本地风俗,草草选了块荒地下葬(无法葬到祖坟地)。

更悲凉的在后头。按照村委会当初主持的协商,应当由司机家赔付给那位外来妇女现任“丈夫”家8000元。司机家女人不肯给,村长好说歹说才先赔付了3000元,另外5000元打了白条。

后来人死入葬,白条上的5000元,肇事司机家的女人死活不肯给。在白条上签过字担保的村长面子上挂不住,又怕事情被翻出来,便和外来妇女的“丈夫”隔三差五去催。结果,刚烈的司机老婆某天一气之下服毒自杀了。

外来妇女的“丈夫”见了,在村长的协商下,不但不要剩下的5000元钱,又把原来的3000元钱退回去了。

于是,扯平!大家都当事情没有发生过!

5000元钱从来没有出现过,3000元钱也来了又回,外来妇女的弟弟、女儿来了又回,村长、“丈夫”等帮凶们也知法犯法地来了又回,最后确实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交代出去两条女人的命!

类似的故事,在悲伤的广袤乡下时常上演。三年前,我老家族兄,在温州打工喝醉酒和人打架,被敲破了头,当时没有注意,半夜默默死在出租屋,后面由打工地的族亲收敛尸体运回老家,不久后他的妻子改嫁。不要被电视剧误导,并没有任何警方、政府、族亲的调查、处理和后继——不过是一个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意外去世”,死了就死了。

丰县我们有明确谴责的对象,有愤怒明确发泄的对象,但在那更广袤而悲伤的乡下,“寡妇村”的故事,赚钱嫖野鸡还不够治性病的光棍汉故事,两家人“扯平”的故事,一个农民工在城市默默活着又默默死去的故事,我们能去谴责谁?


我们为什么要乡村振兴?

首先,是为了乡村,少一些董某民那样的愚昧无知,少一些“寡妇村”的黑色幽默,少一些“扯平式”的麻木冷漠,是为了亿万农民能多一些的尊严,是为了被城市“劣汰”的3000万光棍汉回到乡村也能有希望,甚至比城市更有希望地活下去!

其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归田园终究是中国人心底的理想生活方式。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表明,社会终将发展到乡村体现出它价值的那一天。到时,我们不能回去一看,环绕自己的是3000万光棍。

再次,事实已经证明,“外国的月亮并非更圆”。那谁说城市的月亮就一定比乡下圆?我们应当给乡下人更多选择,给“劣”汰者更多选择,给城市内卷下的人们更多选择,也给“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选择。

多年来,我们所有人都默认了只有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这个想法的本源,是西方主导的、以城市工商业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今天,除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它还制造着躺平、内卷、债务危机、阶层分化、社会固化等“现代化陷阱”。而乡村振兴,会是我们贡献给全人类的,弥补这些陷阱的文明新方案。

不耽于愤怒和谴责,愿丰县的悲歌不会是“一时热点”,愿人们能够持续关注那悲伤而沉默的乡土,愿看似宏大实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乡村振兴能够早日实现!


  • 作者:民间观察派,独立思考者。上海朴人资产合伙人,杭州鼠打猫互动合伙人。个人公号:刘子的自留地。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