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大上的水一般人没必要喝

2014-05-09 老年之声

立夏节气已过,夏季的序幕正式拉开。在炎热的夏季喝一杯爽口的苏打水是非常惬意的事,但苏打水比较贵,少则十几元,多则数十元一瓶,如果经常喝的话实在不划算,所以不少人想在家自制苏打水。对此,专家表示,自制苏打水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而对于最近很火的富氧水,专家表示,如果不剧烈运动,身体对氧的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通过呼吸完全可以满足,没有必要刻意饮用富氧水。

苏打水 改善体质没依据
尿酸高、胃酸多的人可以喝些苏打水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临床营养科陈晓甜:苏打水,是指含有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水,市场上销售的瓶装苏打水的pH值一般在7.5~7.8,呈弱碱性。


痛风病人由于体内尿酸高,除了需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之外,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也非常重要。碱化尿液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多吃碱性蔬菜,二是适量摄入小苏打。临床医生在给痛风或者高尿酸血症病人所开的处方中,会有小苏打片。其实喝苏打水也可以收到同样或者类似的效果。但需要注意,苏打水含有较多的钠,所以高血压患者最好少喝苏打水,或者在喝苏打水的同时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对于胃酸过多的胃炎患者来说,苏打水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可以适当喝一些。但还有一种胃炎,即胃酸分泌过少的胃炎,这类患者不要大量饮用苏打水,因为苏打水能中和胃酸,会加重胃酸缺乏造成的症状。

自制苏打水浓度难把握



在家自制苏打水并不值得推荐。首先是浓度不好掌握。在家自制苏打水,如果是用碳酸氢钠粉溶解的,虽是真正的苏打水,但若碱性过高,胃病患者饮用后,会在体内生成二氧化碳,引起胃胀、腹胀等不良反应。另外,还要考虑自制苏打水过程中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很多市面上制苏打水的机器是高压打入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称为碳酸水,没有小苏打,也就没有上述功效。尤其要注意市售的一些罐装苏打水产品,除了压入二氧化碳外,有的还要添加各种糖、甜味剂和香料制成汽水,大量饮用对身体有害。

喝苏打水改变酸碱体质不科学



有人说,喝碱性的苏打水可以改变酸性体质,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在医学上并没有体质酸碱性这一说法,人体的血液、唾液、尿液等的酸碱度均不相同,不能单从某一项的pH值来判断,而且人体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呼吸系统都能够精密地控制酸碱平衡,想要通过饮用苏打水或者食用所谓的碱性食物来改变体质的酸碱度并不科学。

富氧水 补氧效果不明确



时下,有很多人为了健康会选择一些“高大上”的水,如富氧水。富氧水和普通饮用水相比较,究竟有哪些区别?水中的氧气也能吸收吗?

在动物实验中,确实有通过胃肠道补氧的研究,但是目前并无直接证据表明,人体肠道黏膜和皮肤可以直接进行气体交换。有很多研究者对比短时间运动的两组人群,喝富氧水并不能提高运动耐力和成绩。

也有一些研究提到富氧水可以通过提高氧分压和溶解氧的浓度,使胃和小肠吸收部分氧气进入血液,改善高原人体耐缺氧、抗疲劳的能力。我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在低氧环境下,机体胃肠道有代偿性的吸收氧能力增加的结果。

所有含气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都会标注不能冰冻,冰冻后瓶内的气体都集聚在瓶口,这个地方的局部压力就非常大。很多生产含气饮料的厂家都发现,饮料冰冻以后再打开,盖子都会被气体压力冲开,这时的压力能够达到七八十公斤,因此包装上有明确标注。而富氧水加热或冷冻都会使得含氧量下降。从理论上说,人们从事剧烈运动,在补充葡萄糖的同时,还应提高机体内氧的含量,一方面葡萄糖提供能量补给,另一方面氧可以促进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耐量、抗疲劳可能有所帮助。但通过饮用富氧水的方法提高体内氧含量的有效性还不是很确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实际上,对于健康人来说,如果不剧烈运动,机体对氧的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通过呼吸完全可以满足,没有必要特意饮用富氧水。


喝水要避免四大坏习惯



饮水机从不洗:桶装水和饮水机在家庭、学校和公共场所都已非常普遍,每当打开饮水机龙头时,灰尘及微生物就会被带入。最好每月清洁1次,夏天两周清洁1次。


自来水一烧开就喝:因为我们的自来水都经过氯化消毒,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氯仿等多种致癌化合物。烧水时不妨采取三步走:一是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儿再烧;二是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三是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就能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是真正的开水。

爱喝瓶装水:携带方便、开盖能喝是瓶装水的优点。但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时,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危害健康。因此,瓶装水一定不能受热或暴晒。最好的办法是买个质量好的水壶自己带水喝,安全又环保。

睡前不喝水:睡前不宜喝太多水,但可以稍微抿上两口。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增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的发生风险。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

微信号:lnzsam1053

新浪微博:@老年之声AM1053

收听方式:北京地区AM1053,央广网老年之声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分享给您的好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