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能手机、扫码支付?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妨等等老年人

2017-08-11 老年之声

现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对于习惯了看报纸、电视、面对面交流的老年朋友来说,互联网的世界依然难以接近。

我国老年人网络使用现状

据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2015年有5%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其中城镇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也仅为9.1%。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7.51 亿,但我国网民仍以 10-39 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 72.1%,60岁以上的网民仅有4.8%。

当“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发展生态时,高龄人群的网络使用却仍有待提高。年轻人热闹的背后,老年人群体却逐渐感到与互联网时代“脱节”。

     网络操作“有心无力

如今,手机越来越“万能”了,但与年轻人丰富的网络生活不同,大部分老年人使用网络主要的目的一般仅是社交以及查询与健康有关的信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老年人担心与“手机不离手”的子女产生代际隔阂。老年人也想更便捷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对他们来说,能够使用微信聊天已经算是“新潮”,对于开通网银、网上充值购物等门槛更高、网络操作更复杂的内容,他们往往会觉得“有心无力”。


“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去不会上网还只是感觉‘赶不了时髦’,而今天如果不接触网络,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诸多不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表示。


由于缺乏信息化技能,在信息化社会中老年人口实际上是进一步被边缘化和被排斥,老年人口和社会其他成员的福利不平等甚至是扩大了。

    老年群体缘何成网络“孤岛”

功能强大的互联网应用,为何在老年群体身上成了一种“负担”?


首先,有些老年人因为经济水平达不到、思维观念未转变、知识储备陈旧等原因,难以及时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生活。不少老年人对互联网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抱有“怀疑”的态度,尤其在涉及网络购物、网络支付、手机银行等互联网财务交易应用时,他们宁愿在银行柜台多花时间排队,也不在网上办理。


加上目前的互联网产业现实环境更多地专注于年轻群体,前沿的科技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却忽视了老年群体的使用需求,相对复杂的操作和概念让老年朋友难以接受。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说:“目前很多互联网平台和软件都没有针对性地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比如最简单的字体字号问题。想要让老年人适应互联网生活,就需要先适应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学习的过程尽量变得简单和易操作。”


此外,“想学没人教”也是导致老年人“触网”尴尬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子女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使很多老年人想要跟上时代,却没有学习的途径;另一方面,目前对于老年人学习互联网的培训,还未完全纳入老年教育。

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意义

虽然互联网对于老年人来说相对有些复杂,但老年朋友还是应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学习。有研究发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的社会认知能力显著高于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具体的表现为使用网络的老年人能更好的理解他人情绪和错误信念。

 

使用网络有助于老年人克服由退休、身体不便等带来的社会交往障碍,使老年人的交往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上可以达到的地方,极大的拓展了老年人的社交网络,对提升老年人理解他人情绪和错误信念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帮助老年人融入互联网

当前社会已进入网络社会,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也让老年人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首先,在网络使用方面,可以加强老年大学有关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相关课程建设以及相关的培训,保证畅通的网络学习渠道,以降低老年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接触到网络。

 

其次,在社会联结方面,应该通过互联网平台给老年人提供能够便捷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保证老年人能够了解其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增加老年人通过网络与他人联系、交往的机会。

 

最后,年轻人应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帮助,老年人也应该主动寻求帮助,积极学习。老年朋友可以向子女或者其他会使用的人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有效的跟家人朋友联系。

投票

为您 推荐

注意!八旬老人吃红枣导致心脏骤停 这些养生误区别再犯了!

人体有三处淋巴决定生死!现在知道还不晚,只要按一按就能改善!

晕车不是病,说不定能治呢!


文章来源:凤凰资讯、光明日报、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人民日报

图片源自互联网

编辑:程秀蓉(实习) // 责编:刘思思 // 监制:曹畅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