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动力|纪念】翱翔的“ 中国心”——纪念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2016-11-13 北航动力学人



吴大观十一月十三日一个北航动力人应当永远铭记的日子吴大观先生一百周年诞辰 吴老用一生的心血努力打造中国飞机的心脏开拓了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崭新局面在中国航空史上

书写了昨天

赢得了今天

奠定了明天

 每一名动力学子都应继承吴老遗志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为了让祖国雄鹰装上“中国心”而不懈奋斗

吴大观生平


吴大观,本名吴蔚升,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1937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扬州中学。


1942年4月15日,与妻子华国摄于昆明。


1945年,派赴美国莱康明发动机厂学习,实习组照片(前排左第5人为吴大观)。


1948年,吴大观来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专任讲师。


1958年8月1日,在112厂试飞站庆祝歼教1飞机试飞成功,祝捷大会上发言。1959年9月,吴大观负责设计、试制的红旗2号喷气发动机上台试车,为庆祝国庆十周年献礼。为此,航空工业局发来贺电。


1961年8月,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二设计研究所(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又称606所)成立,他担任技术副所长,主持二所的发动机研制工作和试验基地的建设。(前排中间为吴大观同志)


1980年初,吴大观为技术领队带领20多人的技术队伍,将发动机送到英国罗·罗公司进行高空模拟试车和部件考核试验。


80年代初,吴大观被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学校多次请他讲课,吴大观现身说法鼓励同学们献身航空事业。


2009年3月18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3岁。
12吴老贡献苦心研究航空工业建立初期,吴老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一定要为新中国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喷气发动机!万事开头难,到底怎样设计发动机?他苦苦思索,决定第一台喷气发动机从教练机起步。1957年3月,喷发1A发动机开始研制,调人手、找资料、建设备…众多难题,错综复杂,最重要的是发动机研制必须进行零部件和整机试验。他带领试制人员亲自动手制作试验器,解决了发动机的火焰筒和涡轮叶栅两项最关键的试验。经过吴老和广大科研人员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发动机于当年研制成功。 1958年7月26日,配装了喷发1A发动机的歼教1飞机试飞成功。获得成功新生的“中国心”开始了跳动!1958年8月5日,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空军刘亚楼司令员亲临沈阳出席了万人庆功大会。1958年9月,装有喷发1A的两架歼教1飞机到北京做了精彩的飞行表演。 一年后,红旗2发动机配装高空高速歼击机东风107开车成功,向国庆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吴老曾说:“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动机研制要上水平、上台阶,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吴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经过18年的研制,涡喷7甲发动机实现设计定型,它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发动机从仿制到改进改型的成功跨越。涡喷7甲发动机同歼8飞机一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不仅大量装备我国空军,还出口到国外,扬我军威,壮我国威,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涡扇6发动机是吴老一生中,主持研制的一个重要型号。一心科研“文革”后期,被“解放”出来的吴老没来得及为自己的身体疗伤,就立即投入到涡扇6发动机的试验工作之中。由于那时供电不足,而试验用电量又非常大,为了避开白天用电高峰,吴老和年轻人一样,常常在深夜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到距离沈阳市区近30公里的试验基地做试验,坐在敞篷卡车里,呵气成霜,但吴老始终面带欣慰的笑容。 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为日后我国昆仑、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 晚年的吴老,仍然不改他对航空发动机的痴情。1983年,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围绕究竟是引进国外发动机,还是自行研制这个问题,当时意见分歧很大,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在这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老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芯!”以吴老为首的九位专家联名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太行发动机得以立项。他的高瞻远瞩,为新型航空发动机确定了研制的发展方向。卓越贡献1993年,太行发动机研制的一项重要试验一次性达标,吴老在北京听到消息后,激动得说:“这是最好听、最好听的消息呀!这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太行发动机大有希望!” 太行发动机经过18年的磨砺,终成大器。听到“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后,吴老激动得老泪纵横。 几十年来,在吴老的带领下,我国建立了日趋完善的研制体系,培养了一支过硬的科研人才队伍;先后组织了喷发1A、红旗2、涡喷7甲、涡扇5、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及斯贝发动机的专利生产,编制了发动机通用规范。吴老用一生在中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书写了昨天、赢得了今天、奠定了明天。
吴大观日记摘抄:1993年7月3日共产党员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1997年10月21日我应当在有生之年,再鼓起干劲,为航空事业、为发动机行业尽力做一点工作,今后更加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锻炼身体,多做奉献。一句话,"我欠党的实在太多了!"唯有继续努力,做点工作,聊表心愿,不能弥补于万一。1997年11月13日今天是我81岁的生日,早上锻炼身体,吃早点吃药上班,一切正常。我要多花时间在邓小平理论和发动机研制并行的学习上。千万不要浪费我仅有不多的生命,多么宝贵的时间。学习,学习,再学习!1999年6月10日吃人民的饭,不为人民办事,这不行!1999年6月11日现在这上半年体力上有些变化,早晨习惯性的4点醒来睡不着。白天有时打瞌睡了,有精神体力不济的现象。看书的效率下降,但还能坚持,除审核书、博士论文评阅、参加论文答辩外,做不了什么有益的工作。但我从来就不希望把宝贵的生命花在自己生活享受上。愈是老了,时间愈是可贵,愈不能浪费。我要工作,我请求给我工作!新中国航空不负航空设计师,航空设计师却有负新中国航空,我觉得有压力,有愧疚,但还觉得很幸福,这一辈子能做个新中国设计师,很幸福。2000年5月10日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对公对私,应该有一个总原则,就是"千万不要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一条总原则,就可以衡量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上,是不是有损公肥私的事例。我唯有先管好自己,不能随波逐流,所以我才检查自己、解剖自己是否有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行为,在晚年要爱惜自己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多学一点,心灵能得到安慰,所可惜的是对航空工业起不了作用。2009年2月8日今天是我学习收获最大的一次,我万分高兴,我学习温家宝总理2月2日在剑桥大学的报告以后,我更加深爱我的祖国,深爱人民。特别是温总理指出"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缺失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原因","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血液" ……我读了以后,我的心胸忽然开朗,我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同时我在想我们参与航空工业建设的"航空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检查一下我们的身上流淌着有多少道德血液?检查一下流淌着有多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血液?要检查的首先是我自己!
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吴大观同志入党60年来,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殚精竭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严格自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奋发进取,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理想与现实、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人民日报93岁,漫长而又短暂。为中国的战鹰装上了一颗“中国心”,这个目标就像穿越了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他全部的生命。回首来路,他没有亲手收获果实,他用一辈子种下一颗参天大树;他没有亲自捧得鲜花,他用一辈子披荆斩棘、点火拓荒;他没有骄人的光环,他用一辈子托起一代后来者的肩膀。(2009年7月1日 05版)中国青年报93年风雨历程,65载航空情怀。在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吴大观甘当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铺路石子,让后人站在他的肩膀上,去摘取航空发动机王冠上那颗明珠。(2009年7月1日)
先生虽已离去
精神却在历史的长河中
熠熠生辉
吾辈唯有努力创新
为一颗强劲的中国心而
奋斗!
奋斗!
再奋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