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解读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引领航程

2017-12-26 陶文昭 中国政协杂志


党的十九大召开,是党和国家的大事,也是老百姓的大事。党的大会与其他会议有所不同,最突出的就是理论创新。对理论创新的阐述是历次党代会的精华。十九大内容丰富,各个方面都很重要,而理论创新更是亮点。这个理论创新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重大理论创新必有时代的跃升。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立足新时代、认清新矛盾、创立新思想、指明新使命、部署新战略,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是夺取和执政政权的组织,是干大事的组织,而最大的事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担负着这样的使命,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


民族复兴的大业有三步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党的理论创新也是围绕着这些问题。


站起来,首先要解决“挨打”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重解决了挨打问题,使得中国站起来了。曾几何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为世界列强的侵蚀对象。近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列强都曾参与侵略和瓜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英法联军,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中国几乎是每战必败,割地赔款,血泪斑斑。抗日战争中国取得了胜利,而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指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基本完整的工业骨架,我们造出了“两弹一星”。祖国“身体”长高了长大了,而且手中还有“杀手锏”、有“打狗棍”,我们就站得更稳了。帝国主义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富起来,首先要解决“挨饿”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重解决了挨饿问题,使得中国初步富起来。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均收入200多美元,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8000美元左右。从绝对水平看,我们每天人均不到1美元,整体上处于国际上的绝对贫困线之下。从相对水平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相差约40倍,开放之初国际比较的反差是极其强烈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2017年,我们人均收入8000多美元。在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之下,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基本小康,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繁荣的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屹立起来。


很显然,当今中国面临的突出任务是“强起来”。对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要辩证理解,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相互分离、独立的。我们一直在解决这三大问题,而不是一个时期只解决一个问题,只是依据轻重缓急,不同时期有所侧重。我们今天还要进一步解决站起来的问题,要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还要进一步解决富起来的问题,要踏上现代化的新征程,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突出的是“强起来”的问题,总体是从注重“量变”到注重“质变”,从注重“外延”到注重“内涵”。我们制度要强起来、科技要强起来、硬实力要强起来、软实力要强起来。


十九大报告作出一个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意味着与以前不同,意味着“变”,而能上升为“时代”,则是比较大的、比较显著的变化。为什么说是新时代?主要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主要矛盾的转化。


新时代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显著的就是快速发展。横向同世界其他国家比,我们的发展在世界上既是“短跑冠军”,速度一直处在前列;也是“长跑冠军”,连续时间最长。纵向来看,同我们过去比,我们最近几十年经历了高速发展、加速发展阶段,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四个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四个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构成了新时代的基础。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对内,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对外,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其他诸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些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所带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正是在这些历史性的变革中,新时代呼之而出。


新时代是基于主要矛盾的转化。治国理政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围绕着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引起党和国家战略的变化。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当然,认识新时代也要注意几点。在性质上,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内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在向度上,新时代不是转折式变化,而是同一方向渐进变化积累的跃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之母”有了;有了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实践,“理论之源”也有了。新的思想理论也就呼之而出了,这个新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此,十九大报告作了系统论述。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衡量一个理论的意义,就是在马克思主义这张大谱系中定位,由近及远就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部”这个词意义很明确,改革开放到十八大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理论和实践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并且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其组成部分,并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重要突出体现在“新时代”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解决中国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化,尤其是中国历史文化,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是很有震撼力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立足中国现实,而且扎根中国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盘活了历史国情,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进一步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我们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贯彻落实的一大举措是将新思想纳入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从中共二大诞生的第一部党章算起,十九大是中共党代会第17次修改党章。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有利于更好发挥党章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指导、规范作用。1945年党的七大,首次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十五大党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此后,十六大在党章中写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在党章中写入了科学发展观。十九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体现了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贯彻落实就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个方面的工作。在新时代我们对未来的发展目标做更为具体的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十九大报告对各方面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在经济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政治方面,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在文化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社会方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在生态方面,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我们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党建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想纵深发展,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总而言之,就是全面贯彻、全程贯彻、全民贯彻、长期贯彻。


作者:陶文昭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作者在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的演讲

本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17年第23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