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鉴定故事丨寻找首版《共产党宣言》神秘赠书人

开 栏 语


多少年来,法医这个职业一直以一种神秘的状态存在,人们对于他们的好奇往往只能通过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来了解。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最为权威的司法鉴定机构之一,这里藏龙卧虎,专家云集。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该研究院,与法医和鉴定人面对面,记录他们职业生涯中最为艰难、最为骄傲、最为神秘、最为惊奇的鉴定故事。



有些残缺的牛皮纸封套上面,“共党产宣言”五个浅红色字迹虽历经百年,却依稀可见。这是我国首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在2020年“七一”前夕整理出来的“镇馆之宝”。


目前,这种由陈望道先生翻译、被誉为“红色中华第一书”的《共产党宣言》在全国仅发现12本,上海存有5本,而这本是迄今为止被发现封面处有赠书人题字的唯一一本,属国家一级文物。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见到了这本《共产党宣言》的仿制本。在封面左上方记者看到了两排飘逸的行楷字迹“敬贈岫廬先生”。据考证“岫廬先生”为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王云五(号岫庐),此书显然是“赠书人”赠送给王云五的。


这位神秘的赠书人到底是谁呢?


周光磊向记者展示的首版《共产党宣言》复制本


众所周知,首版《共产党宣言》发行量甚少,而王云五当时是国民党人士,究竟是谁将这本当时的“红色禁书”赠送给一位国民党人士,两人之间又有何种交集?


寻找答案的任务交到了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笔迹鉴定专家周光磊的手中。


原来,在2020年6月,上海社会科学院整理馆藏马克思主义思想出版物时,发现了这本首版《共产党宣言》。工作人员发现封面左上角写有“敬贈岫廬先生”字样,中间还有“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图书馆藏书”的蓝色印章,扉页上盖有“岫廬藏书”印。


图书馆研究人员依据史料,确认该藏本应为出版家、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王云五旧藏,后捐赠给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上海新校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在院系调整时被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基于著者有向友人赠送自著书籍的习俗,2021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联系司法鉴定研究院,委托鉴定该册《共产党宣言》封面上手写“敬赠岫廬先生”字迹是否为译者陈望道先生所书。


“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我院立即成立了以资深专家为主的鉴定组,开展鉴定工作。”周光磊有幸成为鉴定组一员,加入这场国宝笔迹鉴定中。



周光磊说:“我们多次到上海社会科学院查找相关革命史实,对检材进行现场检验,并指导委托方补充字迹样本。经过逐笔逐划细致分析,鉴定组一致认为:检材字迹与陈望道的字迹尽管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笔迹细节特征上存在诸多难以解释的差异。”


那么究竟有哪些差异呢?


周光磊分析说:“笔迹鉴定关键是找出每个人字体的规律性与独特性,这些反映在笔顺、写法、结构、形体、运笔、搭配等笔迹特征上。我们特意通过上海社会科学院联系复旦大学馆藏室寻找陈望道的笔迹,经过反复研究他的大量字体,发现了陈望道字迹许多规律性特征,与被鉴定字迹有明显差异。”


说着,她拿出了陈望道与赠书人字迹的特征比对表,在赠书人的“岫廬先生”四字中,以“先”为例,最后一笔“竖弯钩”收笔位置较低,是弧形运笔,而另一边陈望道的字迹收笔位置很高,有很大的向上提拉动作,这一运笔体现在陈望道的许多字迹中,可以称得上独特的运笔习惯。


周光磊现场展示赠书人与真正作者笔迹鉴定的符合处


类似的差异在其他几个字中都有所反映,比如笔画间的高低搭配、行笔方向和转折角度、写法的不同等。经过深入检验,最终鉴定组一致认为,赠书人不是陈望道,但又会是谁呢?


根据委托条款,鉴定组完全可以不用进一步去寻找真相,社科院也没相关要求,但怀着对历史真相的敬畏,周光磊和其他鉴定人并没有放弃找到这位神秘的赠书人。


接下来考验的不仅是笔迹鉴定的专业功底,更是考验着鉴定人的细心、耐心和恒心。但他们坚信,这位神秘的赠书人一定是共产主义的先行者。


鉴定组遂将目光投向了党的早期发起者、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胡适、鲁迅、俞秀松、陈独秀等人,几番寻找笔迹,比对分析,却屡屡碰壁,发现无法与赠书人的字迹相对应。


当我们找到陈独秀的行楷字迹时,突然感觉眼前一亮。陈独秀是书法大家,字体多变,规律难寻,但在他的行楷中,有一些字的运笔与赠书人的笔迹极为相似,我们感觉希望就在眼前。”周光磊说。


陈独秀存世的墨宝颇丰,多是毛笔书写,笔法飘逸,形体多变,给鉴定带来极大挑战。为此,司鉴院请社科院提供一些能全面反映陈独秀笔迹的文献资料,最终他们找到一本《江上几峰青——寻找手迹中的陈独秀》一书,指定书中经考证的陈独秀字迹作为比对样本。


“越是能灵活掌握书写笔法的人,鉴定越为困难。因此,我们在取样时,尽量收集不同笔速、不同书体的字迹,研究书写者风格的变化,又要在大量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与检材形体速度较为接近的样本,明确两者符合或差异的地方。”周光磊说。


赠书人与陈独秀笔迹对比相似处


那本《江上几峰青——寻找手迹中的陈独秀》里面有万余字的陈独秀字迹,鉴定组来来回回看了十几遍,5位鉴定人和1位签发人反复推敲里面的一笔一划。经过多次讨论,他们一致认为:检材字迹与陈独秀样本字迹在笔迹的一般特征和细节特征上存在诸多符合,首版《共产党宣言》上的“敬贈岫廬先生”手迹是陈独秀先生所书,并于2021年8月16日正式出具了鉴定意见书。


司鉴院最后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足足有49页,详细阐述了对检材与样本的比较检验,“敬贈岫廬先生”的每处笔迹特征都在样本中对应体现,鉴定意见书由周光磊、卞新伟、叶瑞仁、凌敬昆、施少培5位鉴定人签字认证,由杨旭最终授权签发。


百年如白驹过隙,尽管历史文献鲜有记载陈独秀与王云五的交往,且陈独秀在晚年书信中,甚至痛斥其“认得势力,不认交情”。但严谨的司法鉴定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陈独秀与王云五之间确有一场赠书之谊。而且从王云五珍藏首版《共产党宣言》来看,足见20世纪20年代上海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中国救国存亡之道的历史事实。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能还原一段历史,对于我们司法鉴定人来讲是极其自豪和幸运的。”周光磊说,当代青年应不忘初心,学习历史读懂历史,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字:法治日报记者余东明 见习记者张海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