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禁毒战线的工匠 “无形杀手”的克星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安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用公正执法、坚守正义的价值追求,严守纪律、担当奉献的职业操守,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锐意创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良法善治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致敬时代先锋”图片展

详见今天申工社、劳动报微信



”致敬时代先锋“

图片展



第五章公平正义守望者


   

向平—法医界的”辨毒“工匠  


向平同志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严谨求是、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奋战在以科学捍卫公正的司法鉴定一线。她投身司法鉴定事业30余年,秉承“以科学捍卫公正”的理念,以身“试毒”、潜心钻研,用累累学术硕果为我国涉毒司法鉴定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作出重要贡献。苦练大海捞针的本领,带领团队将可测药物种类从数百种拓至上万,以“未知毒物系统筛选分析技术”向法医毒物学的尖峰——“完全未知物鉴识” 冲顶。练就火眼金睛,将检测灵敏度从千分之一提升到百万亿分之一,监测城市生活污水、绘制“毒情地图”,以鉴毒促禁毒,推动国家禁毒迈向精细化管控。攻关不辍、精益求精,领衔研发头发中毒药物检测技术,屡屡突破检测用时极限,将头发检测由“一束”缩减到“单根”,用药时间由“半年”精准到“24小时”。敬佑生命、鉴定为民,应急值守协助医院中毒急救、挽救了千百条生命,是复旦校园投毒案、江西铊中毒案的真相揭示者。技艺精湛、质量至上,完成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逾10万件,做到鉴定结论“零错误”、委托单位“零投诉”。诲人不倦、开枝散叶,身为国际毛发分析学会目前唯一的中国内地会员、国际法庭毒物协会中国地区代表,她培养出的学生遍布刑侦一线、高等院校和反兴奋剂行业,成为毒物化学领域的新生力量。

工匠

“大海捞针”,拓宽检测物种类

从“已知”到“未知”,攻克国际难题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法医毒物分析技术极度缺乏。向平在前辈带领下,经过30年的持续积累,建成我国唯一的中国人群中毒法医毒物学数据库,为法医界提供中毒数据支撑。


经反复实验甚至以身试毒,向平逐渐积累了系统的已知毒药物辨识技术体系。她不断突破可测药物种类,从数百逐步拓至上万种,并带领团队向法医毒物学科学尖峰——“完全未知物鉴识” 冲顶。“十三五”期间,向平聚焦这一国际难题,研发了“未知毒物系统筛选分析技术”。这项绝招已经应用于新一代毒品破译解析,及时发现了合成大麻素类新型毒品,为有效防范该毒品于萌芽状态、国家宣布对其进行整类列管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工匠

“火眼金睛”,提升检测灵敏度

从千分之一到百万亿分之一,

以鉴毒促禁毒


涉毒涉药犯罪分子千方百计追求高毒性低剂量的有毒物质,越来越低的体内毒药物浓度使检测难度加大甚至不可检测。在千万次的实验中,她不断优化技术、探求灵敏度的极限,研发的超痕量检测技术可以轻松实现“在西湖中检出一粒毒物胶囊”,将毒药物检测浓度从千分之一(mg级,在一千滴水,毒物量超过一滴,才可被检出)到万分之一直至一百万亿分之一(fg级)


向平攻关的“样本超痕量”,实现超痕破毒,成为国家禁毒工作的绝杀。如今,她正带领团队以此监测城市生活污水,从污水流行病学角度绘制“毒情地图”,极大助力国家精准禁毒,推动国家禁毒迈向精细化管控。

工匠

技术引领铸就科技利器

打造鉴毒的“中国名片”


向平是国际毛发分析学会(SoHT)目前唯一的中国内地会员,曾获国际法庭毒物协会(TIAFT)国际学术奖, 并担任TIAFT中国地区代表。她在毛发分析领域的精湛技术与突出贡献是国际舞台上靓丽的中国名片。


紧迫的办案周期和必要的鉴毒用时形成巨大的矛盾,如何快速鉴毒、维护司法公正,是向平孜孜以求的目标。通过千万次尝试和改进,她把国际专家口中的“impossible”,打磨成“I'm possible”。她将毛发中毒品分析用时骤降到3小时,远超国际平均水平,使我国跃升为毛发滥用物质鉴定技术强国。


她领衔开启头发中毒药物检测技术,攻破了体液检测时间受限的鉴毒难题。2017年,人体毛发在我国禁毒公共法律服务精准鉴识中被赋予合法地位。


迷奸案受害人苦于无法提供投药证据而难以申冤,又一次激发起她的斗志。她带领团队从一束头发精准到单根头发,从3厘米对应半年、1厘米对应一月精准到0.4毫米对应一天。毛发分段分析的司法“黑科技”已经被广泛应用,“中国禁毒”报道的“丧尽人伦,丈夫与网友下药迷奸妻子被判刑”正是她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之举。

工匠

敬佑生命守初心,攻坚克难勇担当

践行司法为民、真情服务群众


医院急救中毒检验是法医毒物研究室的传统检验项目,但这类检测因目标物不确定、缺少可供借鉴的技术方法而难度较大,而挽救生命又刻不容缓,因此工作压力极大。每逢此时,向平不舍昼夜不分晴雨,冲在前面。2013年的复旦校园投毒案鉴定,她是“操刀手”,而检测正是始于临床救治之需。2019年,向平团队检验646例,涉及多地70家医院,检出毒(药)物种类超过百种,为挽救生命于垂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20年,523例;2021年,680例。法治日报刊载的农民工家庭小兄妹磷化氢中毒检测和跟踪半年、免费7万元的铊中毒检测,用鲜活的事例折射出向平一干人“鉴定为民”的职业情怀与担当。

工匠

为后世传绝学,为世间立太平,

全力推动行业发展


她将多年积累毫无保留地转化为操作指南,主持或参与制定了本行业70%以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率先提出两个通则标准——《法医毒物有机质谱定性分析通则》和《法医毒物分析方法验证通则》,推动行业走在了国家标准化工作前排。30年来,向平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6本;主持申请专利及软件8项。她和前辈共同编撰的五本专业著作,被业内奉为法医毒物化学鉴定的“字典”“宝书”。


向平率领和依靠团队,4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她的学生遍布刑侦一线、禁毒前沿、反兴奋剂行业、高等院校等各个领域,已成长为毒物化学领域的中坚力量。

工匠

驻院值守,义不容辞

穹顶之下,托举“以科学捍卫公正”


疫情之下仍不乏违法犯罪发生,穿起“小蓝”的她,踮起脚尖“越过”围栏。开车闯进村委会的醉汉、围城之内毒瘾难耐的瘾君子、遭遇“下药”被迷奸的女性、急诊室里危在旦夕的中毒病患、因服用药物被“误伤”为吸毒的市民、酒驾闯关的新冠疑似病例……从接样、采样、检测到出具报告,她不分昼夜、当仁不让地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博弈。驻院值守的两个月里,她与同事们携手进退,共同完成100余例紧急鉴定,为警方锁定犯罪证据,为医院排查可疑中毒成分,为司法鉴定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立足岗位担当起维护城市安全运行的使命。

向平无愧于“上海工匠”的荣誉,她的工匠精神既承继了前辈艰苦创业精神,又融入了她个人的钻研创新精神;既注重学术和科研能力栽培,又注重创新工匠精神传递;既培养国际视野,又锻造中国工匠灵魂。她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司法鉴定工作一线,潜心科研攻关,突破数项核心关键技术,产出一批鉴定标准,破解了数万大案要案,培养一众鉴毒专家。她立足自身平凡岗位,用不平凡的精神与能量,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贡献。





部分来源:申工社、劳动报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CiteScore™2021发布了!FSR排名创新高!

FSR Volume 7 Number 1目次摘要

《法医学杂志》2022年第1期:专刊丨水中尸体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