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来道歉!8大道华人男孩被帮派华青群殴,还认为打人很酷?
NEWS
近日,网路流传一段华裔青少年遭到多人殴打的影片,引发关注,市议员庄文怡昨天(23日)在案发地点的公园内举办了一场对话活动,以回应社区的担忧。有家长痛心看到华人打华人,也有社区人士指出,该案反映了“留守儿童”带来的社会性问题。
事发于布碌崙6大道55街彩虹公园(Rainbow Playground)的球场内。几个十几岁的华人青少年于21日下午在球场里围殴一名穿黑衣的华人青少年,并对着蜷缩在地的黑衣青少年拳打脚踢。最后在路人介入后,一哄而散。过程被人拍成视频,在华人圈内疯传。
昨天的对话活动上,家长Jenny刘女士受访时表示,她对小孩子被打这件事情感到非常心痛。她强调这不是单一事件,她另外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八大道附近的麦金利公园(McKinley Park)也被打得很惨,胸口被打得挺不起来了。此前还有一班华裔小孩欺凌、骚扰华裔耆老和幼童,老人反击却被捕。“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部分,还有没说出来的。”
刘女士认为,犯错的孩子应该受到惩罚,孩子的父母应该向受害者的家长道歉。“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必须要承担这些责任。”
另一名华人家长Wendy女士表示,她原本认为这个社区和公园应该是安全的,但看到视频后,让她觉得震惊和不可接受。而且当时在场的大人都没有站出来制止,这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Wendy提到,她的女儿经常在这个公园玩耍,因此这件事情让她更加担忧。
对于如何改善这种情况,Wendy提到,首先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到在社会中应该互相尊重,人与人需要沟通。她认为法律教育也应该在其中,并希望警方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和介入。
留守儿童
Wendy还提到,当地社区许多孩子是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照顾,而父母则可能忙于在外州打工,不在孩子身边。这样的家庭结构可能导致教育上的代沟和沟通问题,尤其是在中美文化背景上有差异的情况下。
“留守儿童”是福建社区特有的现象。在许多华人家庭,特别是第一代新移民的家庭中,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到外州打工,许多孩子在美国出生后被送回中国家乡。等到孩子上学时,他们再回到美国,并由老一辈或亲朋好友照顾,与父母长期分开居住和生活。这种情况下的孩子相对于普通儿童更容易感到孤独和焦虑,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留守儿童”。
Wendy认为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大人们只知道给孩子钱,但是孩子的心理没有得到充分的关心,导致很多孩子变成野孩子,只会用拳头解决问题。”她呼吁父母要多操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并认为这个问题可能会随着新移民的增加而加剧。
社区倡导人士凌飞表示,这样的华二代的问题,在新移民扎堆的华人社区特别突出。他就不止一次听到反馈说某些学校的华人学生,特别是新移民来的华人学生,学习学不进去,跑到街上“混帮派”。
甚至还听到一些家长反馈说,这些小朋友认为这种霸凌的行为“很Cool”“很有Power”等,甚至有一批青少年专挑弱势的华人少年来打,欺软怕硬。“这使得我们华人社区在面对这种华二代的问题,这种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这种反霸凌反帮派的教育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凌飞说。
正在参选第17选区州参议员的退休警佐陈学理表示,他对社区孩子间的欺凌行为感到非常失望。他强调,欺负他人并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真正的酷是行善。他呼吁欺凌者不要让任何人,包括自己和整个社区,感到失望。
校方、警方盼家长挺身而出
正在竞选第49选区地区领导人的谢晓琼(Joyce Xie)是二十学区教育委员会的成员,也参与PTA(家长教师协会)和SOT(学校运营团队),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说,尽管许多人都发表了反霸凌的观点,但实际上参与反霸凌的家长并不多。
她指出,在学校里,当孩子遭遇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报告,这导致学校难以得知并介入。“尽管有家长在社群中表示孩子受到了霸凌,但如果没有正式报告给学校,学校是不会知道或能够采取行动的。”
72分局代理局长许辉也说,希望家长能挺身而出或拨打911让警方知道,以便警方可以过来调查,警局也将增加在这附近的巡逻。72分局亚裔外联警官高志刚(Gina Gao)也鼓励家长勇敢报警,并及时通报问题。她说,有些受害者家长害怕报复,可能不会报案,这会妨碍警方继续帮助社区。
亚裔社区中心(ACC)创始人林宝珍(Sabrina Lin)表示,他们刚成立反霸凌中心,将在ACC大楼定期与警局举办讲座,把反霸凌的事广而告之,若孩子在学校遭到霸凌,家长可前往ACC求助,地址是布碌崙61街746号。她呼吁一旦发现霸凌行为,当事人应立即联系学校、老师、社区组织、议员和警方寻求帮助。
点击关注视频号
更多精彩新闻